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緒版《續修崞縣誌》胡成冡銘

光緒版《續修崞縣誌》胡成冡銘

備註

文章來源網路與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

光緒版《續修崞縣誌》胡成冡銘

胡成冡銘

張震

成之先世,隸籍秀容。從父來崞,為賀氏傭

日爨而爨,日舂而舂。宵營早作,無詭無慵。

父歿母死,仆實□瘁。倚賀如親,勤勤終歲。

賀本舊家,漸乃陵替。兄弟三人,凋殘相繼。

成無所託,行汲而沽。鬻緡於市,厥口是□。

垢顏蓬首,斷履敝襦。尺布斗米,膽其主孤。

十月寒衣,清明紙錢。且行且泣,出涕漣漣。

眂成之貌,與乞丐倫。眂成之心,衣冠逡巡。

主僕大義,惟君與臣。始終不二,能有幾人。

成之生平,未有家室。居停楊君,實埋其骨。

念成之義,鐫辭墓石。永保其封,勿耕勿牧。

——錄自光緒版《續修崞縣誌》

附:明清時期崞縣名門望族之崞陽賀氏

崞陽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其可容納的家族也遠非尋常鄉村可比。但古城中可與亢氏一族分庭抗禮的名門望族,僅有一家,即賀氏。

賀姓來歷較為複雜。據《姓氏考略》載:西魏時有裴文舉,受賜姓賀蘭氏。複姓賀蘭多改為賀姓。《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有賀蘭氏、賀賴氏、賀敦氏,孝文帝推行漢制,改為賀姓。《通志·氏族略》載:漢安帝之父清河王名劉慶。因此天下避諱慶字,詔令天下慶姓改為賀姓。由此可見,東漢永初元年(107)以前無賀姓,只有慶姓,歷史上賀、慶本為一家。

據崞陽賀氏家譜透露,元朝時賀姓居住於崞州萬家莊,朱元璋滅元時萬家莊被戰火焚毀,賀永遂遷居崞城東北隅,成為明代崞縣城內始祖。賀氏一族在崞縣的出人頭地,時間與亢姓差不很多。也就是在明正統年間,「品端學優,涵養純粹」的賀永之子賀思溫成了歲貢生,後任陝西西和縣訓導。到了明成化年間,賀氏家族在追求科舉進仕的過程中突然爆了一個冷門。賀思溫五子中的賀貫(王字旁)、賀璠兄弟二人同時考中丙午科(1486)舉人。一時門庭若市、蓬蓽生輝,闔族為之榮耀。嘉靖朝歷45年,賀貫(王字旁)之子賀職成為歲貢生,而賀貫(王字旁)曾孫、賀職孫賀愈也中了甲子科(1564)舉人。就是這個名叫賀愈的舉人,不甘於科名至登上賢書而止,勵志清苦,發憤勤學,七年後又高中隆慶辛未科(1571)進士,列三甲55名。

賀愈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賀氏子弟的進取心。緊接著在萬曆年,賀繼冕、賀祥先後成為歲貢生,賀貢中丁酉科(1597)舉人,而賀愈的曾孫賀海晏也被選為歲貢生。

而賀氏一族相較於亢家,在清時的科名角逐中就遜色了許多,只出舉人三名:賀溥,雍正癸卯恩科(1723)舉人,後任湖北麻城縣知縣;賀裕,嘉慶丙子科(1816)舉人;賀誥,咸豐辛亥科(1839)舉人。另外,還有其它科名九名。

在望族中,經濟條件、家庭熏陶、環境影響往往是科名鼎盛的基礎,因而,兄弟、叔侄聯袂或相繼入貢、中舉者並不稀奇。崞陽賀家就有賀貫(王字旁)、賀璠兄弟同時中舉,還有賀騰龍、賀騰鵬兄弟,賀良弼、賀良直兄弟,賀謙、賀誥兄弟先後成名入仕。

令人可驚可喜的是,賀氏一族中還出現了「父子雙義」、「賀門三孝」的人物故事。「父子雙義」指的是賀桂、賀海晏父子的義行。賀桂,明庠生,萬曆三十七年(1609)歲飢,知縣劉楫濟諭民出粟賑濟,賀桂捐出穀子一百多石,事聞詔給冠帶、匾額旌之。賀海晏,賀桂之子。縣丞以木笥寄於其家,逢兵匪禍亂,笥中物品盡失。後來,賀海晏在修理損壞的木笥時,從木笥底部的夾層棉絮中發現白金370餘兩。這時縣丞已卒,賀海晏向官府稟明是由,喚來縣丞之子,悉數歸還。「賀門三孝」指的是賀多壽、賀膺選、賀謙的孝行。賀多壽,明庠生,臨洮知府賀愈之子。父母相繼故去,多壽廬墓數載,有白兔往來、青苗雙穗之感應。巡撫徐公上其事,御賜「純孝」二字建坊旌其閭。賀膺選,性篤孝,父母皆得歡心。其母賈氏性嚴厲,每逢母怒責怨,膺選必跪地受之,母怒釋然方敢起身。大陽村舉人張震作贊志其孝。賀謙,咸豐辛亥副榜,少年父歿,事繼母極孝。繼母歿,哀泣成疾。作為家中長子,對諸位弟弟十分疼愛,家庭氣氛祥和。人皆評曰:謙氣度靄和,學問純粹,立身正己,有古君子風。

較之於亢家高官亢得時的人生遭際,賀愈顯得自知老辣了許多。賀愈於隆慶五年中進士後,外放陝西咸陽知縣。其時,咸陽多有積案未決,株連人員甚多。賀愈到任後仔細審理積案,凡無辜者當即開釋,民眾稱頌。任滿後,賀愈調任工部虞衡司主事,「禁絕侵欺,節省庫金逾萬」。不久,賀愈擢工部都水司郎中,監督杭州稅事,剔除積弊。再後來,賀愈升任陝西臨洮府知府,以「廉明清勤」著稱。在知府任上,賀愈剛直的性格給自己種下了隱患。萬曆皇帝執政後期,大多以太監充任的礦監、稅監橫行。那一年,一名稅監奉命赴臨洮公幹,特權施威,驕橫百般。賀愈對其所作所為十分厭惡,「以法屈之」。閹官見私慾難以達到,心懷惱恨離開臨洮。賀愈心裡明白,得罪權閹就等於得罪皇帝,擔心該稅監挾私報復,橫生厄運,便懇切上疏,以「親老告歸」,得到皇上恩准。理智的賀愈年富力強時急流勇退,保全了自己,悠然自得度過餘生,善終於古城家中。

古城似酒,愈久愈醇。古城內的望族故事,說也說不完。

熱點資訊

——您的轉發和分享,將使更多宗親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賀氏楚風 的精彩文章:

山西呂梁《南梁賀氏族譜》家族淵源篇

TAG:賀氏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