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文成績難有效提高,這是廣大語文教師和學生深感困惑的問題

語文成績難有效提高,這是廣大語文教師和學生深感困惑的問題

一、前言

語文成績難有效提高,這是廣大語文教師和學生深感困惑的問題。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語文課程的設置,歷來都是所有課程中的重中之重。課時多,耗時費力,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難怪過去有人說語文教學是「高耗低能」、「少費差慢」。從效果看,說語文教學是事倍功半,應該一點也不過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局面呢?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這裡難以盡述。我只想就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與「學」兩個環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存在問題

先說教。現在的語文教學以升學為目的,以教材為依據,奉課本為圭臬,講讀課文,精講多練,配套練習,作文訓練。閱讀教學往往囿於教材,缺少了更廣闊的視野。這是坐在教室里教死書,讀死書。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了語文教師的手腳,老師不敢教,不會教,不敢放手教。教師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徒喚奈何。

此外,應試教育,標準答案,抽掉了語文課的精髓。考試答案要求精準逼迫學生的思維趨向同一,不能越雷池半步,把教學內容分成條條塊塊仔細研究。於是,語文課被肢解得支離破碎,成了無所不包的大拼盤。教師惶惶然,學生茫茫然。本該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課變得枯燥無味,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苦心孤詣,但學生的成績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

有些教師的教法陳舊,一成不變,模式化,是語文教學失去吸引力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學有法,而法無定法。但事實上,有些教師講讀課文無非就是背景介紹、分段和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總結寫作特色四大步,外加解詞和語法分析。有些教師用的是填鴨式教學,不會或不善於啟發學生。我記得多年前實習時的語文課任教師把思考練習題的答案寫滿一黑板,讓學生抄下來,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在學習中根本不知道該怎樣思考問題。

再說學。課堂教學難以吸引學生,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甚至有些學生對語文產生了厭惡情緒。這必然使學生形成拿起課本都會,放下課本都不會的惡性循環。何況課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電視網路等的誘惑力遠遠大於課堂,試想,語文課又如何取得好的效果?

閱讀少更是嚴重製約學生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一本課本外,很少再讀別的書,甚或不讀書,整天接觸的是網路和電視。而語文水平的提高來自積累,任何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辦法均難奏效,電視|網路代替不了讀書。沒有足夠的閱讀就難以積累豐富的辭彙,就不能培養起對祖國語言文字敏銳的語感。

三、具體方法

1.改變「一本書、一套教材」的做法

語文閱讀教學如果只滿足於一本課本,一套教材,勢必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須知語文知識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豈是一本書,一套教材所能容納?再說教材是編者按自己的鑒賞標準,根據自己的好惡編選出來的,而學生的興趣愛好千差萬別。因此,僅靠一本書去教語文,不僅教不好語文,還會使語文教學的路越走越窄。

2.改變教法

語文教材只是語文教學的「範本」,而不是「標準」,更不是「聖經」。教師講讀課文是要傳授語文基礎知識,引導學生鑒賞文章,陶冶性情。語文課與數、理、化等課程相比,有它自身的特點。它的許多內容與答案都很模糊,不像數理化那樣精確。對課文的理解要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多向思維。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題的理解「基本正確」就行,不拔高,不貼標籤,重在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可不必追求圓滿,必須和老師的答案吻合。語法學習要化繁為簡,不要為語法而學習語法,讓語文教學做一些勞而無功的事。所以,語文閱讀教學切不可背答案,扣標準,而是通過老師的教,使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思維,能舉一反三。

3.打破常規,不能畫地為牢

文章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何必人為地用一個模子去套?文體不同,內容不同,教法也應該不同。分段,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是為了理解內容。有些文章不分段,不總結中心思想,學生就不能理解內容;而有些文章段落簡單明了,主題鮮明,學生早已心領神會,再分段、概括中心思想既是畫蛇添足,又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教學時間,衝擊了教學主題,撕裂了文章內容的完整性。這種教法,師生們天天尋章摘句,語文缺少了文學氛圍和人文性,味同嚼蠟,語文也就僵化了。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閱讀教學的精讀是一種示範,是要傳授學生「狩獵」的方法,是交給學生一把學習的鑰匙。那種摘章索句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以魚,偏離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4.抓好課外閱讀這一環節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示範,要想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這一重要環節。課外閱讀可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閱讀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材料或書籍。如學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可以要求學生閱讀《水滸傳》;學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正氣歌》等。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

課外閱讀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閱讀和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只有抓實了這一環節,語文教學才會收到良好效果。為使課外閱讀取得預期效果,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與督促作用,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比如,指定一些書目篇目,組織讀書會,開一些故事會、討論會、辯論會等,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鑒於學生學習負擔重,時間有限的實際情況,多讓學生讀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鼓勵學生每天抽出幾十分鐘時間閱讀報刊雜誌。

課外閱讀貴在持之以恆,養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語文水平與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既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又要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過程。立足課堂教學,注重學生課外閱讀,課內課外相結合,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它的成敗關係整個語文教學的成敗。語文教學一方面要改變教法,一方面要改變學法。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教法問題,只有教法變了,學法才能變。語文教師是教學的主動者,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真正解決好了閱讀教學這一環節,必將打破語文教學沉悶呆板的局面,還語文教學五彩紛呈,生動活潑的本來面目,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神病院鑽石vip 的精彩文章:

TAG:精神病院鑽石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