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有求必應」,變成「毀其一生」
育兒
01-30
現在一個家庭最多也就兩個孩子,相當於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六個大人來照顧兩個孩子。爸爸媽媽由於要賺錢養家,照顧孩子的重任一般就落在了四個老人的身上。
「大孫子,要什麼我就給什麼,只要我能做到」這是老人對孫輩孩子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十歲的磊磊從小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個周六日都會接回磊磊住兩天。
就在前幾天,磊磊去完衛生間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爺爺聞聲趕過去一看孩子竟然出現的血尿的情況。胳膊和腿都腫的很嚴重,於是給磊磊爸媽打電話送磊磊去了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磊磊是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患者多數都是成人男子,怎麼會出現在磊磊身上呢?原來磊磊非常喜歡吃路邊的炸油條,爺爺奶奶順著磊磊,就連續的讓磊磊吃了半年的炸油條。
油條在製作時會在面中添加明礬和蘇打。明礬是一種鋁鹽,而人體允許每日鋁攝入量是:每公斤體重不超過0.7毫克鋁,吃的油條越多,進入身體的鋁元素就越多。磊磊太小,每天攝入的鋁嚴重超標,這才導致了急性腎衰竭。
老人們疼孩子,可以,但是不能任由他們沒有底線的「有求必應」,家長們要起到監督作用,該管的就管,要把寵愛控制在別誤事的範圍內,別讓老人的「有求必應」毀了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成長就一次,長歪了誰也救不了。你們說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