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顏值靠演技的她才是真正的實力派女神
去年的奧斯卡烏龍似乎剛過去不久,新一年的頒獎季又來了,最佳影片的角逐又是一場博人眼球的試聽盛宴。
從「想和義大利小鎮談個戀愛」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到「成長里那些必然的抗爭」之《伯德小姐》,再到「宿命輪迴」的《三塊廣告牌》和有點被神化了的《敦刻爾克》...每一部,都是閃耀2017的佳作。
而這其中,還有一部真誠到極致的影片,那就是《水形物語》。一個「所有的邊緣人擁抱在一起就能對抗黑暗的世界」的故事,看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也變成了童心未泯、浪漫至極的人。
影片的女主人公,由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擔綱出演,她溫柔細膩的演繹,完美詮釋了影片主題——The Shape of Water,the Shape of Love。愛就像水一樣有著萬千形狀,也許你觸摸不到它,但它會溫柔的包圍你。
這位從倫敦來的英國演員,論顏值,絕對是能淹沒在BBC一眾美麗小姐姐的素人臉。
既然不能只靠臉吃飯,那就來拼一波才華吧!
論出身,幼時的她有著嚴重的閱讀障礙,直到三歲,都不會講話。好在家庭文藝氛圍足夠濃厚,父母也足夠有耐心,開始為她創作書籍。
幸運的是,莎莉開始茁壯成長,而她的父母也成了英國著名作家和插畫師,總共出版了一百五十多本兒童故事。
成年後,莎莉·霍金斯進入英國皇家藝術戲劇學院深造,1998年畢業後,便活躍於英國的舞台劇領域。
一如眾多的英國演員,舞台劇表演經歷是成就「戲精」的絕佳之選,莎莉·霍金斯也不例外。
幾年時間的積累,終於為自己贏來大熒幕出演機會。看過邁克·李電影《一無所有》的小夥伴們,還記得那個驚艷一脫的薩曼莎嗎?
雖然彼時演技還顯稚嫩,且被老戲骨無情吊打,但本片還是為莎莉·霍金斯贏得了一定的曝光度。
2005年,BBC繼續與「百合教母」薩拉·沃特斯(Sarah Waters)合作,將其名作《Fingersminth》改編為三集迷你劇《指匠情挑》。十多年過去了,這段唯美的船戲,乃至片中繾綣的維多利亞英倫風,依然是百合影視作品難以超越的。
莎莉·霍金斯飾演的女僕,正是書迷們心中那個單純善良、敢愛敢恨的蘇。
在能看到斷頭台的賊窩裡長大,我母親也被弔死在那裡。有個」看得見風景的窗戶「真好,每到行刑日,我們總能小賺一筆。所有人都在那可怕的一剎閉上眼睛,只有我和薩克斯比大媽,眼睛眨都不眨。薩克斯比大媽,我最親的人,只收了兩周照顧費用就養大了我,如果這不叫愛,那什麼才叫呢?我在偷來的繡花手絹上勉強學會認幾個字母,可我的世界照樣豐富多彩、生活無憂無慮。
順便說一句,莫德小姐的扮演者伊蓮·卡西迪(Elaine Cassidy),也同樣是大放異彩。
這之後,莎莉·霍金斯開始常駐BBC。很多熱門英劇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2007年,領銜主演由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勸導》。不得不說,這角色幾乎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簡·奧斯汀書中的女主,除了愛瑪,其餘的都是相貌中等,家境一般的女駭。而這裡的安妮,乾脆就是個年老色衰,家境凋零的老姑娘。
但是,在溫潤如玉的光澤之下,總是潛藏著種種近乎肝腸寸斷的欲言又止...簡·奧斯汀的文字,再一次被演繹得鮮活。
接下來的這一年,莎莉·霍金斯一如書中女主,滿懷激烈開始了新的征途,並迎來事業轉折點。
《無憂無慮》中那個閃耀著藝術靈感光芒的美術老師,用樂天精神治癒了無數喪到谷底的佛系青年。
在本片中的出色演繹,為她贏得了柏林電影節和金球獎等國際級別的影后桂冠。接受採訪時,這位影后羞澀、不會表達自己,實際上,她是個十分謙遜,性格開朗隨和、愛笑的人呢!
2013年,出演伍迪·艾倫的《藍色茉莉》,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同台飆戲,把個自暴自棄又自抱自泣的小女人刻畫得入木三分。
憑藉本片,莎莉·霍金斯入圍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和第71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配角獎。
帶著這份新鮮的國際影響力,莎莉·霍金斯以《帕丁頓熊》中布朗夫人的形象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愛心滿滿的她,暖哭了那隻小熊,也溫暖了熒幕前的你我。
這份正能量,延續到2016年的傳記電影《莫娣》,莎莉·霍金斯飾演加拿大民間藝術家,莫娣·劉易斯(Maud Lewis)。
人生冷暖,早已被框印在窗外。關節炎禁錮了腳步,小推車卻帶我週遊世界;我畫下黑色的貓、白色的雪、紅色的樹葉,畫下更迭的四季和更迭不掉的回憶。而每個回憶里,都有你。
厚積薄發,積跬步而行千里,不追名逐利,亦不隨波逐流。
莎莉·霍金斯,其本人一如其飾演過的角色們——溫潤且謙遜,勤奮而低調,認真又羞澀。這樣的演員,怎能讓人不喜歡?
最後,小編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圖解電影,觀看和支持更多作品~


TAG:圖解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