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經之後看旅遊,歐中新期待

政經之後看旅遊,歐中新期待

中歐在義大利威尼斯共同啟動2018旅遊年開幕式後,歐盟駐華使團近期又就中歐旅遊合作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歐盟駐華大使史偉表示,希望旅遊能在歐中人文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人文合作成為繼政治、經貿後歐中合作的第三根支柱。

加強旅遊合作是基於歐盟對華合作戰略的調整。據史偉介紹,2016年7月,歐盟出台了《歐盟對華新戰略要素》的聯合通報文件,再次明確了歐盟對深化和再平衡歐中貿易關係的承諾。之後,歐中雙方在第19次歐中領導人會晤上敲定了一系列合作,其中包括2018年歐中共同舉辦旅遊年活動,這亦被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稱為「中歐雙邊關係發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除了戰略上的考量,史偉認為,近年來中國消費者迅速增長的跨境游需求也是歐盟決定加大對華旅遊合作的關鍵所在,因為旅遊業是歐洲為數不多的能與中國保持良好平衡的行業之一,前往歐洲的中國遊客的平均消費水平已經超過了美國遊客。

歐盟已為中歐旅遊合作程度設定了目標:即推動赴歐遊中國遊客年均增速達到10%,每年至少幫助歐盟旅遊業實現10億歐元的收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史偉認為需要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增強中國遊客對歐洲的了解。中國遊客當下對歐洲旅遊目的地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幾個國家的層面,這是不夠的。後期歐盟希望能有更多的歐洲二線城市進入中國遊客的視野。為此,歐洲旅行委員會特別創立了聯合推廣平台VisitEurope,通過平台提供430萬歐元支持資金幫助歐洲國家和城市在中國進行市場營銷活動,鼓勵他們將歐盟的旅行資源打造成品牌。迄今,他們已經收到了來自歐盟成員國、區域及地方各個層級的50多份提案。與此同時,更多的新提案還在不斷湧現。

二是以旅遊為基礎,加大產業的縱深合作。史偉強調,旅遊產業不僅能加強人文交流,反過來也能促進商業合作。因而歐盟也有借對華推動旅遊合作的契機,促成10場由COSME資金支持的「企業對企業」交流以及5000場「一對一」中歐企業會晤,以及推動中歐的B2B對接活動,促成歐盟和中國公司達成200項新的合作協議。

「歐盟已經為迎接中國遊客做好了準備。」史偉表示,包括加大中國電子支付方式在歐洲的普及度以及啟動並推動中歐簽證便利化談判等。

編輯: 李桂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商報 的精彩文章:

尷尬的「美國優先」

TAG: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