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翟大雷:方塊字里說「祭祖」

翟大雷:方塊字里說「祭祖」

過年過節,作興祭祖

尤其大年除夕,家家戶戶祭祖

祭祖儀式,因地而制

繁簡皆宜,心誠則可

管子云

「倉廩實則知禮節。」

華夏禮典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祭祀

祭祀對象除天地神靈外

便是祖宗

包括國家民族祖先和宗族家族祖先

過去皇家在太廟

民間在祠堂祭

在家裡祭

這可是我國傳統倫理道德里的頭條

祭祖文化除文獻記載外,單從堂堂正正的方塊字里就可解讀出來。比如「祖」字的組合,「祭」字的結構,「宗」字的來歷等等,無不蘊涵著豐富的祭祖信息。

「祖」,是由「示」和「且」組合的

「示」,象形字

取象於三只腳支起一塊木板

上面放著一口牲,呈祭台或供桌狀

(後來以「示」為部首組成的漢字大多與祭祀類事物有關,如禮、祠、祭、祀、神、祐、福、祿、祥等)。

說到這裡,宕開一筆

順便看看「祭」字的結構

《說文解字》中

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也。就是指人用手拿著一塊肉放在供桌上獻給神靈或祖先——請您老人家吃肉啦,您可要保佑芸芸(眾生)子孫哦!

回頭再來看「祖」的另一半「且」

「且」,象形字。取象於男根

該字在甲骨文里

就代表「祖」字

《禮記·檀弓》里曾子云:「夫祖者,且也」。在遠古父系社會裡,這可是圖騰崇拜物,是男陽的象徵。除了繁衍子孫外,還有辟邪的宗教意義(陽剛威武勇猛雄壯)。以致後來人們把「且」字請上了神聖的供桌成了後代祭祀的「祖」。

君不見,這個象形的「且」字

在悠久的傳統文化中

古義長存:

神廟裡供奉的神位、祠堂里供奉的牌位、靈堂里供奉的靈位乃至墓碑是什麼形狀?不就是一個「且」字么?還有,今天機關單位的內設機構辦公室門上或學校教室門上的標誌牌不也是一個橫放的「且」字么?這正是由「祖先繁衍子孫」之本義而衍取「分支派生」之引申義的。

「且」為象形,「祖」是會意

「祖」字來歷既明,「宗」字也就好解了

「宗」也是會意字

上面那個「寶蓋頭」就是「家」字頭

甲骨文寫成「介」字模樣:

有茅屋頂,有柱子,不就是房屋么?「宗」就是把供桌搬到家裡來。祖宗祖宗,先祖後宗,不再像原先那樣一塊兒祭祖了,而是分家而祭,一個「宗」字,蘊含了「後代」或「分支」之義。就是說,樹大分椏,人大分家;家大分支,開門列戶。繁衍開來,興旺起來,當然要分家而祭了。

就國家而言

先有祖後有宗則體現在皇帝的廟號上

從漢代起

開國皇帝的廟號多為「祖」

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而自唐代以降,繼位皇帝的廟號則一般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元太宗、清太宗等。祖者,始也;宗者,繼也。之所以這樣起廟號,也是緣於先祖後宗這個道理。

就家族而言

同姓同祖不一定同宗

同宗者即可稱為「宗家」

當然也應該同「宗祠」

實際上建宗祠修宗譜

正是基於「分支」意義而延續香火名份的

此外

與「祖」與「宗」有關的詞條

基本義大多也是蘊含了先祖後宗的道理

至於時下商家廣告里的「祖傳」、「正宗」之類的用語,雖大多名不副實,但也無非是想攀龍附鳳,表明其與原創的脈承關係。

炎黃子孫一脈傳

國史方誌族有譜

源遠流長不忘本,方塊字里說祭祖

感謝文章作者:翟大雷

配圖選自網路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能漲五毛

歡 迎 在 本 文 底 部 留 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涇縣之窗 的精彩文章:

乖乖!快絕跡的西湖名魚,竟然在涇縣常看到,誰見過?

TAG:涇縣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