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智謀賽過劉伯溫,一封書信就可幫朱元璋定天下,令人嘆服!

此人智謀賽過劉伯溫,一封書信就可幫朱元璋定天下,令人嘆服!

前面說到,朱元璋想要和元朝求和,想藉機壯大自己,哪知元朝卻要招降自己,朱元璋沒有辦法,只要和元朝打起了太極,一拖就是一年。當時元朝政府黨爭十分厲害,一年之中,朝廷的人事變動非常大,對朱元璋的招安的態度開始淡化了,不再像之前那樣,三天兩頭問朱元璋招安的事情。

這時,朱元璋又收了一封書信,發件地址是浙江海寧,落款人叫做葉兌。史書上記載:

「以經濟自負,尤精天文、地理、卜筮之書。元末,知天運有歸,以布衣獻書太祖。列一綱三目,言天下大計。」

《明史》

意思是說,這個人是個經濟學家,而且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還會算命占卜(反正能耐和劉伯溫差不多)。元朝末年的時候,他知道朱元璋乃是日後的天子,以平頭百姓的身份去拜見朱元璋,獻上一書叫做《武事一綱三目》,陳述改如何打敗張士誠,暴元,從而奪取天下!

《明史》對葉兌的評價非常之高,可以說,又是一個像劉伯溫這樣能掐會算的神話級人物了。

葉兌,字良仲,號四梅先生。浙江寧海縣紆岸(今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上葉村)人。他的祖父叫做葉培,本是南宋咸淳進士,博通經史,尤精天文地理,後來因為南宋滅亡,於是回到家鄉隱居,教授一批鄉里子弟。葉兌從小得到家傳,所以也博通經史,尤精天文地理,但是這個就是不喜歡功名,唯獨一個愛好就是喜歡在鄉里教書。(老實說,我一直覺得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從小我就唱著《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站在講台上,然後……)

元朝末年,戰亂四起,葉兌隱居鄉野,卻能審時度勢,知道元朝氣數已盡,遲早要亡,而方國珍雖然竊據了浙東(葉兌的老家就是方國珍的地盤),但是此人是個反覆小人,成不了大事。直到後來朱元璋出現在浙東,他便知道此人乃是日後的真命天子,於是寫下《武事一綱三目》一書,在書中詳細寫出了朱元璋該如何奪取天下的策略。

這也兌是個教書先生,也是個議論文高手,就我個人看來,《武事一綱三目》就是篇優秀的議論文和策論文。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學習一下。

葉兌在書中開篇就寫道歷史上韓信見漢高祖畫楚漢之成敗,諸葛亮在草廬中與劉備論三分天下,這是引題,當然他寫這段話,我相信除了引題之外,還有一層意思,我不說,你懂的,其實就是暗語朱元璋,今天你和我,你若是漢高祖,我就是韓信,你若是劉備,我就是諸葛亮。

然後開門見山點出了一綱(論點)。以我們今天的形勢來看,要定都金陵(南京),北面拒絕元朝政府的招降,一路南面,滅掉張士誠,撫慰佔據溫州、台州的方國珍,直取浙江的其它地區和福建,想辦法開拓江西和兩廣地區。只要運用了這個戰略,進攻,就可以跨越兩淮而北伐;退守,還可以劃江而固守。(第一句話就點出論點,夠開門見山了吧。)

「今之規模,宜北絕李察罕,南並張九四。撫溫、台,取閩、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廣。進則越兩淮以北征,退則畫長江而自守」

《明史》

論點點出後,葉兌進一步講道理,擺事實,想辦法論證論點,說服朱元璋。他說南京城池堅固,物產豐富,我們只要營造好根據地,利用好這些資源,進攻則無往不勝,退守則固若金湯,就是一百個察罕帖木兒又能奈我何?(第一個分論點是定都南京後,元朝不用怕了。)

堅守長江天險有個優勢,不僅可以防止蒙古人南下,而且還可以兼守兩准。千萬要記住,不可以急於攻取上流的陳友諒。因為現今的滁州、和州至廣陵已經都是朱元璋的轄地,現在又攻下了江州,足可以對付吳地的張士誠。我相信張士誠的失敗指日而待,江東諸郡也都會自動歸降的。(第二個分論點是定都南京後,張士誠也完了。)

現在北元的招降,其實是仿效三國的曹操之招降孫權。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元朝國運將盡,遲早要亡。(第三個分論點是今天和三國的情況不一樣,元朝要亡的,我們定都南京才是天命所歸。)

最後,所以建議朱元璋應該採取魯肅的計謀,應當「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變)」,就是說好好營建應天,以待時機。(最後,又總結了下要定都南京,等待時機。)

朱元璋看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發笑,暗笑道:「書獃子就是書獃子,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行軍打仗有你說的那麼簡單嗎?」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到底會怎樣呢?請聽明日解說!

-----------------------------------------------------------------------------------------------------------------------------------------------------------------謝謝閱讀,歡迎訂閱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往前一步是死路,退後一步也是死路,朱元璋教你該如何做呢?

TAG:清風明月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