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文讀懂小鵬汽車22億B輪融資:錢從哪裡來?

一文讀懂小鵬汽車22億B輪融資:錢從哪裡來?

(一)

2018年1月29日,小鵬汽車公布獲得由阿里巴巴、富士康以及IDG資本聯合投資的B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金額達22億元,在B輪融資完成後,小鵬汽車從資本市場融得的資金超過50億元。

據了解,小鵬汽車於2017年 A+ 輪融資共經歷了 A0、A1、A2 三輪,投資方除和何小鵬本人和阿里巴巴集團外,還包含了晨興、IDG、經緯、順為等多家國內知名風投以及神州優車產業基金等。

另外,小鵬汽車A+輪現身的多位互聯網科技行業個人投資者,包括姚勁波、雷軍、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獵聘網創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人,均加入小鵬的互聯網造車的「鵬友圈」。

(二)

小鵬汽車成立於2014年,在過去的近4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騾車、Beta版、量產車的進化,隸屬何小鵬本人的首款量產車則於去年底在北京掛牌亮相,並完成了自動駕駛泊車首秀。

作為新興互聯網汽車品牌,何小鵬在2016年9月份的Beta發布會上也提出深度整合互聯網的願景,何小鵬當時提到,「一定要做一樣跟其他的電動汽車不一樣的車,他的靈魂在於自動駕駛、在於將來他的應用與服務、在於數據和連接。」

個性化方面,小鵬汽車提出了模塊化的硬體升級概念,部分零部件則可以輕鬆拆解更換。

目前,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研發工作中第一階段的工作,即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的純電驅動系統的開發和以中控大屏為核心的智能系統的開發,也就是「三電一屏」的開發。

小鵬汽車的純電驅動系統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初版電機功率密度達到10kW/L,目標達到14.5kW/L,超過國內平均水平1倍以上,而電池方面,小鵬汽車的電池包能量密度接近150Wh/kg,續航里程300公里。

小鵬汽車擁有一塊中控大屏,這是汽車鏈接互聯網的入口和終端,加上一系列的虛擬按鈕,形成汽車的智能操控系統。

這個控制系統主要針對對車的控制,通過中控大屏,可以方便的控制方向盤位置、座椅位置、車燈開關、車窗升降、空調設定等,還可以進行駕駛風格的選擇、底盤剛度的調節、制動能量回收強度等的調節等等。

更重要的是,結合外圍的感測器資源如智能相機、雷達、GPS等,能夠搭建起智能駕駛平台。

目前,小鵬汽車從Beta版、1.0版到小鵬汽車2.0版G3,已完成2次革新,其中小鵬汽車2.0版G3也順利於2018年的CES國際電子消費展上亮相。

據了解,小鵬汽車工程量產車於2017年10月在鄭州成功下線,剛剛亮相的G3則將於2018年年內量產上市。

根據公開信息,小鵬汽車計劃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建成中等批量生產線,實現年產規模1萬-3萬台,2018年8月至2020年底,形成大批量生產能力,年產5萬至10萬輛,預計到2020年底前年產能達到20萬輛。

相比較國內其他的互聯網汽車品牌,小鵬的進度整體領先於對手,首批1.0版本下線儀式上,何小鵬也曾經表示,「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所有研發,供應鏈準備完畢,且具備了大規模生產交付能力。論及造車進度,小鵬汽車仍是第一。」

(三)

2014年中,夏珩聯合何濤、楊春雷獲得UC創始人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等人的天使投資,創辦小鵬汽車,何小鵬任董事長一職。

此外前京東高級副總裁熊青雲、前特斯拉技術專家谷俊麗以及前一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明輝等先後加入小鵬汽車負責市場和技術相關工作。

規模上,小鵬汽車目前已擁有近1000名員工,預計在2019年達到3000人規模,其中90%以上都是技術人員,主要來自各大知名整車企業。

生產線的規划上,小鵬汽車選擇了代工+自建工廠兩種模式,其中初期將有海馬汽車代工,首批1.0版本15輛車就是來自於海馬工廠,而根據此前海馬汽車發布的公告,雙方將在研發、生產、銷售上展開合作,初步確定每年代工生產5萬輛的目標。

自建生產體系方面,目前小鵬汽車已在北京、廣東肇慶、美國矽谷四地建立設計、研發、生產與營銷機構。產業園項目一期投資40億元,二期投資60億元,在一期項目建成之後,產能將達到20萬輛。

不過在自建生產體系上,小鵬汽車還需要解決的是生產資質的問題。

根據公開報道,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准入資質於去年5月份被臨時叫停,恢復時間暫不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姚鳳榮:我與初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