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等戰鬥功臣,90後女兵踏著英雄父親的榮光前行
來源: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作者:吳瑞承、王君、特約記者李乾成
90後女兵張曉悅與英雄父親有個約定
1月中旬,第80集團軍某旅在組織新戰友參觀旅史館時,該旅信息保障隊列兵張小悅來到榮譽牆前,看著父親的名字出現在上面,激動的掉下了眼淚,並且終於完成了當初與父親的約定,來到父親曾經戰鬥過的部隊服役。
張曉悅的父親參戰邊境作戰時與戰友合影
90後女兵張曉悅
熱血報國,無悔青春正當時
「爸爸,我長大以後我也要做軍人」。 為了完成兒時和父親的一個約定,2017年剛調職作為班主任的張曉悅毅然放棄了教師的優越工作,原本是中學教師兼班主任的她,本來已爭取到讀研的機會,卻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攜筆從戎,開啟自己的軍旅生涯。
張曉悅父親與戰友合影
張曉悅的父親叫張安利,是「對越反擊戰一等戰鬥功臣」,因為左手粉碎性骨折,為了不給部隊訓練拖後腿,即使對軍旅的生活有萬千的不舍,最後還是毅然選擇了退出現役。從小在父親紅色故事中長大的張曉悅,學會了感恩和回報社會,勵志從軍,並和父親約定「到父親曾經戰鬥過的部隊服役」,走好父親沒有走完的路。
參軍前當班主任時的張曉悅
敢於挑戰吃苦的「功臣兒女」
來到軍營,穿上了夢想已久的軍裝,張曉悅體會到了夢想照進現實的喜悅。喜悅過後,作為戰鬥功臣女兒的她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軍營畢竟不同於學校,儘管來之前父親跟她說過部隊訓練很辛苦,她也做好了吃苦準備,但是每天的體能訓練、技能訓練和專業訓練還是讓她感覺很吃力。
隊列訓練中的張曉悅
看著戰友懷疑的眼神,想到父親殷切的期盼,不服輸的張曉悅暗下決心:高考我都能拿下,一定要把訓練成績搞上去!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體能訓練時,別人跑三圈,她就跑五圈;單杠訓練時,上肢力量偏弱的她採取了最原始的訓練方法——吊杠,開始時她只能堅持20秒,慢慢的30秒…50秒…1分鐘,單杠成績迅速提升;夜深人靜時,當戰友們都進入甜美的夢鄉時,她還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背密語。功夫不負有心人,使出了洪荒之力的她很快在集體中「脫穎而出」。
年長的她成為了新戰友們的「知心姐姐」
經過幾個月的鍛煉,張曉悅很快適應了軍營生活,本來就比身邊戰友成熟一些的她成了知心姐姐。訓練間隙,她給戰友們講她大學的經歷,講她中學裡的學生們,引起戰友們的歡聲笑語;訓練苦了累了,她給戰友們講授放鬆身心的方法,緩解緊張訓練的疲勞;她還分享了自創的聯想記憶法,把枯燥乏味的密語轉化為活潑生動的形象事物,極大地提高了訓練效率。戰友們都親切地叫他「小張老師」,對於這個昵稱,張曉悅欣然接受:「她們比我中學裡的那些學生大不了幾歲,充滿朝氣和活力,和她們每天在一起生活訓練,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苦一起扛,我感到很快樂!」
參加邊境作戰時榮立一等戰功的張曉悅父親
說及未來的打算,張曉悅充滿了憧憬:「走進軍營,也就完成了和父親的約定——就是選擇了軍人這個職業,就要在軍營闖出一片天地,在強軍路上干出一番成績!」張曉悅父女的英雄故事在軍營傳開後,官兵紛紛進行討論,要堅定強軍愛國夢想,強能精武報效國家。
正在值勤的張曉悅
參加演講的張曉悅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