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書接上回。

胡雪岩豪賭2000萬兩白銀,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故事,並非由《紅頂商人》創造,卻因它而謬種流傳,其實都有種種前史。

比如清人歐陽昱(1838-1904)在《見聞瑣錄》就寫道:

「某年新絲將出,(胡雪岩)遣人通天下收買,無一漏脫者,約本銀2000萬兩,夷人(洋商)欲買一斤一兩而莫得。向胡說。願加利1000萬買轉此線,胡謂非1200萬不可,夷人不肯。……至次年新絲出,胡邀人集資同買,謂再收盡,則夷人必降服,必獲厚利。……然無一人應者。於是新絲盡為夷買,不復問舊絲也。胡急甚,反託人向夷人說願依初議買,不復應。復婉轉言之,夷人曰,必欲賣,非損本800萬。折一年息金不說,2000萬兩出,1200萬兩歸,家資去其大半。」

通篇讀下來,一個拉著同行要收拾洋人的愛國商人形象呼之欲出,可這第二年,繼續邀請人一起買盡新絲的胡雪岩,沒有得到同行的響應,最終洋人買光了新絲,把他擱在了干岸上,最後賠了個底兒掉。

與其說這是一段歷史記錄,不如說是作者採信的一篇關於國民性的寓言,中國商人面對外國人的不團結,領頭者的尷尬,躍然紙上。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然而, 這事兒也不是真的。

上海《申報》1881年6月24日報道:


「(生絲價格)今日三百數十兩者,明日即昂至四百餘矣,又隔宵而五百餘矣……」

當月,胡雪岩購入生絲3000包,也就是說,在價格的高漲已成為事實的情況下,胡雪岩進了場,而根本原因,其實是對大趨勢的一個判斷。

美國商人白爾辣1883年9月給李鴻章的信中提及:

「從光緒二年(1876)至六年(1880),上海每年出口生絲,最低的一年為6萬5千包,最高的一年為8萬5千包。光緒七年(1881)則降至5萬5千包;光緒八年(1882)更降至5萬包。今年(1883)可能連4萬包都不能超出。」(《浙江檔案》刊張學勤《胡雪岩破敗的真正原因》文引)

換句話說,就是上海出口的生絲正在逐年減少,白爾辣給李鴻章的解釋是一種名為「粒瘟」的蠶瘟病在產區蔓延導致產量減少,但是他的預測,明顯並沒有成為現實。

如下表所示,1882年—1883年度上海的生絲出口只比上年減少了3000包,下一個年度就又恢復了5萬包的規模。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具體地解釋一下,就是胡雪岩對生絲的囤積,對於整個上海的生絲出口的影響確實有,但是並沒有很多國人想像得那麼大,比如1882-1883年度發歐洲的蠶絲,確實減少了2000包左右,到印度的少了800包左右。

我們知道,蠶絲上市是季節性的,往往是在每年農曆六、七月上市,過了中秋節,貨源漸少,而當時東西方的交通主要通過帆船運輸,所以,哪家洋行的貨品能夠趕得最早到歐洲上市,就可以在供不應求的條件下賣出高價,因此,在上海的洋行也非常急於更早搶貨。

胡雪岩的第一筆就投在了1881年度的新絲上,1882年5月,他的存貨達到8000包;1882年10月,達到14000包,也就是說,他真正的大規模囤積,是在1882—1883年的蠶絲年度,但是他在一年間11000包的瘋狂吃貨,也不過是將上海的出口總額拉低了3000包而已。

那麼,生絲的價格到底有沒有如願瘋漲呢?這個價格到底有沒有一個現實的天花板限制呢?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先回答後一個問題,天花板其實就是倫敦交易所的絲價。

上表的單位是海關擔,即133磅,1包蠶絲=0.8海關擔(133磅)=106.4磅,一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

1873年,倫敦絲價是1英鎊2先令6便士,摺合白銀是3.6986兩,1海關擔的生絲價格是491.91兩,比上海價格430兩,多61.91兩。

1881年,倫敦絲價是15先令,摺合白銀是2.95了兩,1海關擔的生絲價格是392.45兩,比上海價格380兩,多12.45兩。

1883年,倫敦絲價是15先令6便士,摺合白銀是3.1兩白銀/磅,1海關擔的生絲價格是412兩,比上海價格420兩,少8兩。

這個數字,驗證了美國學者斯坦利(John C. Stanley)在《晚清財政》中寫道的:


1882年9月,每磅生絲已經漲到17先令4便士,超過倫敦交易所的價格16先令3便士,出現嚴重的倒掛。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簡言之,1882-1883蠶絲年度的生絲價格存在嚴重的價格倒掛問題,我們也可以計算一下這個極端價格:

上海:460兩,倫敦:432兩。

以上海的高位價格減去胡雪岩出手的價格,即(460-380)*2000+(460-362.5)*13000=1,427,500兩。

大體約等於英國總領事給國內報告中提及的胡雪岩損失的35萬英鎊,按照時價兌換率,其實是140萬兩白銀左右。

換句話說,英國人《商務報告》中所謂的「損失」,其實只是胡雪岩折價清倉之後,少賺的數量,而不可能是他個人的損失,畢竟英國人如何能知道胡雪岩究竟花了多少成本來收購這些生絲?

一代首富胡雪岩與洋人爭奪生絲定價權的大商戰真的賠錢了嗎?

其間的中間商的剪刀差,很難量化,按照《吳興農村經濟》中的描述,就是


「同為一兩之絲,育蠶農民所得,不及商販所入之十一,在蠶農因為絲價年年皆好,衣食不缺,已為莫大幸運;在絲商轉手之間,利益何啻倍蓰。」

作為絲商的角色,只以胡雪岩最擅長的金融業務而論,就可以大幅降低收購成本。

以生絲主產區湖州為例,蠶農由於資本單薄,往往需要向絲商借預付款,這種貸款期限為2、3個月,利息一般為10%(這個不是年利率),即「貸錢一千息一百……責償毋許逾三月。」(《湖州府志》)借款期再長些,利息就要翻番了。

綜合考慮之下,這場生絲大戰,胡雪岩還真不能算輸,首先,在綜合因素之下,中國絲商確實實現了價格倒逼,產地價格甚至高過了消費地價格;其次,胡雪岩的囤貨「賤賣」,只能說是少賺,實在算不上什麼嚴重虧損,基本上就是以1881年的上海絲價,將自己從產地囤積的貨品出了手,這之中,少賺自然是免不了的, 是不是賠了錢,還真不見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