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子對古代漢唐國家發展的影響

老子對古代漢唐國家發展的影響

1、文景之治

秦末戰亂,整個國家元氣大傷,社會動蕩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西漢初年,社會經濟非常貧困。史書上記載當時的情況是:老百姓無法在田地上生產,到處是饑荒,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百姓死者過半。那時連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純一色的馬拉的車子,將相們只能坐牛車。面對著這種形勢,恢復和發展封建經濟成為鞏固統治的當務之急。漢初的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頗見成效的「無為之術」推行於全國,減輕徭役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以鞏固封建統治。文景兩代,繼續大力推行這一政策,因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歷史文獻中記載了漢初統治者採取的一些良策,例如,陸賈認為:「夫道莫大於無為」。司馬遷寫道:「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

經過勞動人民幾十年的辛勤勞動,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已經比較富庶。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說:「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由此可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確實稱得上是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稱這段統治時期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扭轉了漢初以來經濟破敗、政局動蕩的局面,代之以「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寢息」、「海內安寧,家給人足,後世鮮能及之」的安定、繁榮景象,奠定了西漢盛世的堅實基礎。西漢人口達到六千萬之多,其後直至一千五百年後的明朝方超過此數。人口的增長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漢朝統治者管理有方,他們實踐了老子的管理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貞觀之治

我國另一個為人樂道的鼎盛三〔朝是唐朝,通常「漢」、「唐」並稱,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朝代,在世界歷史上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在外國的中國人聚居地還稱為唐人街或唐城。但是不管是「貞觀之治」,還是「開元、天寶盛世」,都是與老子管理思想分不開的。李唐工朝自稱「出自柱下」,得天下時即承道士們的大力相助,治天下時奉《老子》為圭泉。唐初君臣是十分重視「清凈無為」的。唐太宗說「君無為則人樂」。魏徵說:「無為而治,德之上也。」宮中殯妃也知道「為政之本,貴在無為。」唐太宗「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他說「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唐初實行寬刑薄賦政策。唐高祖一起兵就「布寬大之令」,太宗則進一步實施輕刑方針,他要求:不輕易變制,法律條文要精減。他說:「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他認為:「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

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資治通鑒》卷192,武德九年)唐朝政府還用法律來保證這一點,「非法興造」者以坐贓罪論處。

唐太宗引用《老子》教育臣下說:「『古人云: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固知見可欲,其心必亂矣。至於雕鏤器物,珠玉服玩,若態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他下令:「自王公以下,第宅車服、婚嫁喪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斷。」他自己這方面也堪稱表率。據說:「二十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

唐玄宗前期主要實行的也是老子清凈無為的治國之術,他自己還親注《老子》,並把《老子》命名為《道德經》。唐玄宗說:「清凈者萬化之源,……無為者太和之門,……求所以理國理身,思至乎上行下效。」(《全唐文》卷三十一,《為玄元皇帝設像詔》)有一次他攬鏡而照見自己瘦了,感慨道:朕 瘦了,但人下肥了。因為如此,方有開元、天寶盛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