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書畫三絕的擔當和尚

詩書畫三絕的擔當和尚

阝勹

廴匚

大概在明末清初的光景

雲南出了個

詩書畫造詣都很深

且風格自成一家的

擔當和尚

擔當,俗姓唐,名泰,字大來,法名普荷,擔當是他的號。萬曆年間,三月的某天,出生於晉寧縣城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長了一身的藝術細胞,13歲就考上秀才,之後四處遊學,書法和繪畫已成風格。那時,朋友圈裡對他的備註昵稱應該是「詩書畫三絕」或者「滇中第一人」此類。

明朝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徒步旅行愛好者,這個人在那個時代用一雙腳逛遍中國,就像我們現在去公園散步似的,後來他還寫了本書,叫《徐霞客遊記》。徐霞客逛到雲南的時候,已經窮的差點編草鞋賣了。正準備尋求驢友組織支援,卻收到了擔當的邀請

明朝的聊天記錄,因而有點模糊

於是,徐霞客在擔當家裡泡了二十多天,走時擔當基本把私房錢都給他發了微信紅包,徐霞客才買夠了爬雞足山的戶外裝備。

擔當一輩子云游四方,做過公務員,干過革命,最後出了家。但無論他在何地做何事,都有詩書畫伴身,偶爾發個微博,也是非常有格調,引來各路大咖點贊。

擔當

老衲筆尖無墨水,要從空處想鴻。

人閑山必瘦,只為色全無。

26分鐘前

董其昌,陳眉公,本寧,征君

陳眉公:贊!靈心道響

本寧:清而不薄,婉而不傷,法古而不襲跡,卑今而不弔詭

董其昌:溫淳典雅,不必賦帝京而有四傑

擔當的書法老師是董其昌,但又自成一派。他的墨跡是古滇書壇的鎮館。如《千峰寒色》、《如讀陶詩》等件,下筆斬釘截鐵,生辣雄渾;《南嶽高僧留客去,廬山道士送書來》軸,豪放恣肆,鋒芒顯露;《常戴一彎荷葉帽,見人免得更科頭》軸,筆勢圓勁跌宕,節奏強烈;《似大澄兄》軸,筆如遊絲,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詩畫合壁》諸冊,妙生自然,方圓變化,純似神運。

觀其書法風格,既融匯了詩學禪理,怡淡清逸,又不失鋒芒,顯示出錚錚傲骨和豪縱之氣。

擔當的畫,風格枯淡,也自成一家,以潑墨山水畫為主,兼及人物。其畫筆墨構圖十分簡練,高度概括,黑白之外,留給人們許多想像不盡的空間,清淡俊逸之中,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其代表作主要有《一筇萬里》、《三駝圖》等。

除此之外,擔當作詩撰聯,謀篇獨特,用詞古怪新穎,使人讀後回味無窮。所撰的楹聯,堪稱明末清初聯壇一絕,無愧為孫髯翁之前雲南聯壇巨將的稱號。在盤龍寺祖師殿他留下的妙聯:

這個骨堆,是怕死的猛然見了皆道活;

一團熱鐵,在咬破者即時嘔卻豈容吞。

用佛家的眼光把人的生死玄機描繪得非常貼切自然,字字情真意切。

在雞山出家時的一些聯作

托缽歸來,不為鐘鳴鼓響;

結齋便去,也知鹽盡炭無。

這副聯的大意是:托缽化緣,然後回到深山古寺。出家修行,並不是希圖聽到鐘鳴鼓響,有口飯吃啊!吃完齋飯,離寺遠行,心裡明白,此時寺里鹽已用盡,炭也燒完了。意在告誡行腳僧們,要認真修行,不要忘記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門前只許堆黃葉;

屋上何妨滾白波。

寫出了寺廟的清靜和荒涼,門前黃葉堆積,屋上白雲滾滾,畫面上僅只有黃白兩種顏色,多麼令人泠然凄然!

擔當晚年,居點蒼山感通寺,來大理為官的,無不前來登門拜訪。師著有「修園集」、《橛庵草》、《罔措齋聯語》、《雜偈》等,其絕筆的最後為《拈花頌》等百首。這幅著名的楹聯就是在感通寺所寫:

寺古松森,西南攬勝無雙地

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以上文章由「愛上大理」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部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繫。

愛上大理

文獻名邦 · 詩詞大理

《昆明池》

明 · 擔當

昆明池水可容舟,劃地休輕水一漚。

西望已辜炎漢想,南來空憶腐迂游。

百巒洗甲星俱動,萬馬投鞭月不流。

莫道兩關終外域,旌旗千古指神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大理 的精彩文章:

初遇大理8·一切都有跡可循

TAG:愛上大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