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聯金抗遼最終滅了自己,但聯金抗遼確是優選戰略
當時大勢,單論軍事,遼國強於金國,金國略強於北宋,北宋強於西夏。
遼宋長期對峙,遼國兵強馬壯,一路南下,劫掠婦女財物無數;北宋軍事無能,無法抵擋,於是稱臣乞和。不打了,咱給錢給錢,還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呢?於是宋給遼每年支付巨額財富。遼國皇帝想,不打仗也能獲得大把白花花的銀子,費一趟力和不費力效果是一樣,那還費力去打仗幹什麼。於是兩家暫時和平,北宋皇帝每年繳納巨款,好在北宋有錢。
優選戰略,聯金抗遼。
金國作為遼國的藩屬國,自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又完成了從狩獵部落到封建王朝的轉化,整體實力增強,不甘於為遼附屬遂起兵反抗。
女真部崛起,給北宋創造了絕佳機會。況且女真天然反遼,根本不用去聯合。所以此時北宋優選戰略為聯金抗遼。
分兩步走:
第一步:派出使者宋金聯盟,把支付給遼國皇帝的錢轉移給金國,金國得到了這筆財富進一部壯大自己的實力,足以對抗遼國。
第二步:金遼開戰,北宋作為盟國出兵助金,出兵是為了堅定金國消滅遼的信心,真打起來主要任務是保存自己的實力,讓金兵和遼兵對砍。戰爭開始,宋兵和金兵共同殺遼兵,當戰爭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宋兵見機行事,於中取利,因為戰爭的結果總是不確定的。
結果有三:
一、最好的結果,金遼兩家大火拚,打消耗,兩敗俱傷,兩方都打成殘廢。此時北宋出兵,先滅遼國,次滅金國。
二、次好的結果,遼國被打敗,實力大大削弱,金國也有傷亡。此時宋兵故意放遼國一條生路,不趕盡殺絕,讓遼兵有力量反撲,繼續對殺,等第一種結果出現,宋兵此時只需要乘機搶地盤。
三、不能接受的結果,遼國和金國任何一方的實力增強。任何一方增強則更加難以控制,會有攻宋的可能,北宋就處在了更危險的境地。
總之北宋的目的就是促成金國和遼國打消耗,防止任何一方實力壯大,即防止出現第三種結果。
事實是:北宋完成了優選策略的第一步,宋金結盟,但是沒有完成第二步。戰爭出現了第二種結果,宋兵應該放遼國一馬,而不是一舉將遼國消滅。
「靜水笑滄笙//感謝您的來訪//歡迎留言評論/點贊/關注/訂閱」


TAG:靜水笑滄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