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祭祀有講究

春節祭祀有講究

在中國傳統民俗中,過年是要祭祀各路神仙的,祭祀是古代人民對來年的美好祝禱,不同的神仙也掌管著不同的事務,如何正確的祭祀還真是一門學問。

灶神,是年節期間的第一個大神。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東廚司命、張灶爺爺等。「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這一天俗稱小年,要祭灶送神。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間了解民情和是非善惡的神,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他都要回天上去彙報和述職。一旦告訴誰人誰家罪惡,玉帝對大罪者減壽300天,小罪減壽100天。人們為讓灶神能夠「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因此祭灶要用糖糊其嘴,甜其心,讓其在彙報工作時只說甜言蜜語,以免遭減壽。年三十那天,還需將灶神接回,俗稱「接灶」、「迎灶」。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在這天祭灶,也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即在祭灶的時間上,官家是二十三,百姓家是二十四,而水上人家是二十五。

Happy

門神,是年節期間的第二個大神。貼門神起源於古人的一種信仰觀念,古人認為人居空間是與外在神秘空間隔離的,門戶是唯一與外界交流的通道,為防入侵、驅邪避災,因而要貼門神。門神在漢時演變為神荼和鬱壘的人形圖像,這二人便成了我國最早的門神。隨後又出現了多位門神,如具有正義感的大鬼王——鍾馗,威震鬼邪的唐朝開國功臣——秦叔寶、尉遲敬德。至今,三位門神仍廣存於民間。單扇門貼鍾馗,雙扇門貼秦叔寶、尉遲敬德,也有人直接在門上寫「神荼」、「鬱壘」兩位門神的名字。

HELLO 2018

財神和窮神,是年節期間連續露面的兩位大神。新年來到,也就意味著財神的降臨。在我國,財神有許多化身,如文財神、武財神、五路財神、青龍財神等。文財神有比干、范蠡等;武財神有趙公元帥(趙公明)、關公(關雲長)等;五路財神指東西南北中五路,五路神是行神,即出門五路皆為發財之路;青龍財神在山東、浙江一帶尤其盛行。迎財神、祭財神的時間全國也各有不同,不變的是當日絕對不能出門。之後便是「破五送窮」,所謂送窮,說的便是送窮神(「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一天人們紛紛將家中的垃圾扔出去。

廁神,是年節期間出現的最後一位大神,也是唯一的女神。廁神,也叫紫姑神、姑娘、戚(七)姑、廁姑、坑三姑等。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能先知。明朝北京在正月十五前後夜,婦女扎一草人,穿上衣裙,號稱姑娘(此類活動不能出現男人)。杭州婦女人家在元宵節以卜問一歲吉凶。清時蘇州用紅布纏繞斗筲、銀簪劃灰方式接紫姑,問一年農桑、疾病、牲口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源燕府 的精彩文章:

TAG:新源燕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