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禮儀與動能教育

禮儀與動能教育

1】什麼是禮儀?

2】禮儀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3】動能教育中的禮儀有哪些?

研究歐爸動能教育,特別是觀摩歐爸的教育活動,很受啟發的是歐爸教育活動的儀式。儀式是表象,背後的真相是倒過來愛的信仰。儀式,來自於禮儀,是流程化的禮儀。

中國是禮儀之邦。那麼什麼是禮?什麼是儀?為什麼需要禮儀?

禮,就是符合道德的觀念與準則,是觀念和思想。儒家經典著作《禮記》,記錄儒家的典章制度,也叫禮制。

儀,本意是外在形式,禮儀就是禮的外在表現形式。流程化的禮儀,就叫儀式。

婚喪嫁娶,宴請送別,西方人聖誕節要吃火雞,中國人過年放爆竹,貼春聯,南方人吃年糕,北方人吃餃子,中秋要吃月餅,端午要吃粽子,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約定俗成的社會活動,統統都是儀式。

在政治與組織活動中,為了凝聚組織力量,人們就會創造一些活動儀式,如國家層面的閱兵式、升旗儀式、宣誓儀式、接待外賓儀式等等。企業團隊的周年慶、慶功會、動員會、年會等等,也都是儀式。

最早的儀式應該來自於祭祀。

遠古時期,祭祀活動事關部族的生死存亡,比如面臨旱澇災害、瘟疫、戰爭等重大時刻,必須極端虔誠。為表達虔誠,需要要召集很多人,而且活動持續時間漫長,為避免混亂引起上天或神的不滿,主持祭祀的人便逐漸設計出一個流程,將祭祀活動分解成很多環節,並由不同的人來負責,以確保祭祀在嚴肅、安靜、有序的狀況下完成,從而達到祭祀效果。

這個流程就是儀式,主持儀式的人稱為「巫」。「巫」的字形,就是兩個舞者在溝通天地。

周代以後中國人漸漸不太迷信怪力亂神了,所以這些原來的知識分子—巫,不吃香了,儒家等學派實現了成功轉型,開始為國家和社會活動效力。儒家的「儒」,從字形看就是人在求雨,所以早期的儒就是主持求雨儀式的人,當然也有主持其他儀式的人,統稱各種巫術。

儒家的轉型始於孔子或者更早的周公。周公、孔子等人將原本用於祭祀的儀式,歸納成「禮」,用來規定和約束各階層的言行。李澤厚認為,孔子提倡的道德、禮儀,就是要把從巫術儀式中發展的禮法情感延伸到普通人的生活實踐中。禮,其實就是教育。歷代朝廷所設「禮部」,就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所以說,我們做教育,要汲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營養,就要學禮。

在甲骨文中,禮就是一個玉串,一個帶腳架的鼓,表示擊鼓獻玉,奉獻神靈的儀式。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在論語裡面說的學,就是學禮,學這些儀式流程。

為什麼能夠將祭祀的儀式轉化為「禮」?因為從祭祀儀式到普遍的社會活動,都需要規則,都需要參與者有敬畏之心,這是相通的。封建社會家天下,靠什麼,就要靠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就是「禮」的核心,是人的精神需要。敬畏之心怎麼養成?通過規定日常行為的一些儀式來不斷鞏固這種意識—這就是形式對內容的強化。要學內容,先從形式學起。

鑒於禮的神聖與崇高,古人對儀式的要求十分嚴格。中華文明3000年,對禮儀的研究與發展舉世無匹。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儒家經典中《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中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真是名至實歸。

禮與儀的關係,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不僅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而且相互作用。所以,要切實重視形式—儀式的力量。

傳統的禮,其實就是教育。歷史上朝廷所設「禮部」,就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所以說,我們做教育,要汲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營養,就要學禮節,學儀式。

在歐爸動能貴人教育文化中,學禮就是學習「倒過來愛」的思想,學儀就是學習行之有效的動能儀式。

歐爸說,教在狀態,育在心態;教在做事,育在做人。這基本就是禮和儀的關係,是教育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他說,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有信仰的、獨立自主的自己。心中有愛,人才厲害。倒過來愛,就是歐爸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當然,在歐爸看來,教育內容要超越孔子之「忠恕」之禮,而是要讓孩子學會「倒過來愛」,實現愛通天下。歐爸說: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為了更加具體化,歐爸講價值觀濃縮為「五愛66條價值觀」和「111黃金價值觀」。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目的,歐爸的教育活動中非常注重儀式。他說,要把對孩子的愛變成理智的科學的流程,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動能貴人」教育目標。

所以,歐爸教育活動中儀式的嚴肅性、規範性,是其教育活動的顯著特徵。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儀式。歐爸說:嚴格出高貴。他動能貴人文化概念,並用愛的「鼓掌套餐」、「愛的鞠躬儀式」等11個文化特徵來貫穿這一文化精神,11個文化特徵,就是文化思想的外殼,就是儀式。做好動能教育,必須十分重視這些文化特徵,嚴格地執行,為把孩子培養成動能貴人,時刻打造高貴的能量場。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學習歐爸的動能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就是禮和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星老師愛歐爸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懂「梅花香自苦寒來」嗎?

TAG:星星老師愛歐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