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風水與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中規設計講座

易經風水與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中規設計講座

朱國偉,中國風水家協會理事,從事易經風水研究20餘年,有多部風水研究專著出版。

GIF

究竟什麼是風水?

中國的金字塔: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易經講八字定終生,陽宅定富貴,陰宅定生死。孟母三遷買風水。

那麼,什麼是風水?

風者,宇宙中空氣的自然流動;水者,液體的水流。

對於風水的解釋,歷史上沒有定論。風水最早出自晉代郭璞的《葬經》,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使聚之不散,行之不止。《葬書》簡明的概括了風水的選擇標準:來積止聚,沖陽和陰,土厚水深,郁草茂林。

李約瑟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中對風水如此定義:風水,使生者、死者之所處與宇宙氣息中的地氣取得和合的藝術。

建築設計學者程建軍在他主持編寫的《風水與建築》一書中說:風水是古人選擇建築地點時對氣候、地質、地貌、生態、景觀等各種建築環境因素的綜合評判,以及建築營造中某些技術和種種禁忌的總概括。風水是考察山川地理環境,包括地質地理,水文、生態的小氣候及環境景觀等,然後擇其吉而營造城廓屋舍或墳墓等,使其達到天地合一的至善境界,實為一門實用技術。

風水又名堪輿。來源於《淮南子。天問》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勘察,輿,負載,堪為高處,輿為低處,天高地下之義,是天地運行的原理。

風水是迷信還是科學?

人有精氣神。古人論風水過分強調客觀,忽視人的影響及人的主觀連動性。風水受人的磁場、氣場的影響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磁場和氣場,一間屋子不同的人住進去會發生不同的吉凶際遇。風水學因人而異,它不能離開人的命理而單獨存在。

我們講風水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一個「氣」字,氣就是超然物外,看不見、摸不著的超微粒子,是場,是電磁波,它誕生在天地之間,有能量,它與光是孿生兄弟,是一個整體,不可分離,氣是看不見的光,光是看得見的氣,光中有氣,氣中有光。

風水學的科學性就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使我們的居住環境更符合人體的生理機能。

風水的理論精髓

1、天地人和諧統一

2、陰陽平衡

3、五行相生相剋

風水學認為人與自然,都是天地造化,都是天的組成部分,人與天皆物,物物皆太極,形態相殊,本質則一。天人皆諧。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掌握自然規律,輔助自然變化合符時宜。

陰陽平衡,山水相交,陰陽凝融,情之所鍾之處。《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風水作用:睡得好,工作好,情感受控制,可以陞官,得以懷孕,買到好房子,業績突出,美好的性生活,增加動力,社交自如,家庭和睦,有名望,受尊重,有愛情,在家鬆弛等。

易經的整體哲學思想:

易經是中國古代研究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發展規律的自然哲學典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山之作,位列五經之首,它以太極為宇宙觀,以像數理為思維工具和方法論,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形式,闡述了對世界的認識。

從本質上講,易經是一部卜筮之書,是我國古代預測學中的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有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的階段。

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孔子作傳解經。我國歷史上名垂青史的大家偉人大部分都是這方面的大師。

城市規劃風水

1、都城風水:明代風水大師廖希夷在《葬經翼》說: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龍也。冀州者,太行之干,中條之干也。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隴之盡,鴨綠界其後,黃河挽其前,朝迎萬派,擁護重複,北方一大會也。

北京原是明成祖朱棣的封地,北京城南面是永定河,北面是燕山,紫禁城南面是金水河,北面是景山,金水河是挖出來的,景山的堆起來的,這些都是人造的風水。

據說元朝定都大都是太文學家、水利學家劉秉忠、郭守敬師徒二人集風水名家堪輿規劃建成的。整個城市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古制建起來的。朱棣定都北京後,採納風水大師的建議,將宮殿中軸東移,使原元朝大都中軸落西,處於風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殘餘王氣,並鑿掉原中軸線上的御道盤龍石,建設新的景山。這樣就形成了新的明王朝興旺風水。

如:古洛陽、杭州,今鳳凰古城。

2、城鎮風水:《陽宅集成》曰:若都省府州縣邑,必有旺龍遠脈,龍氣大則結都會省郡,氣小則結縣邑市村。

比如廣州:背山面海,地勢開陽,風雲之所蒸變,日月之所摩盪,往往有雄霸之氣。廣州的龍脈是白雲山,而白雲山又有三條支脈。

越秀山脈稱為政脈,省政府、廣州市委、市政府都位於此脈;

瘦狗嶺山脈稱為商脈,商貿區在此脈上;

五山、茶山稱為文脈,大學城都在此脈上。

3、古代城市規劃選址:

(1)、中正,古都為什麼不選廣州、上海等,因為太偏。《太平御覽》曰: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有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洛陽之所以為九朝古都,是因為居天下之中也。居中還要求布局整齊,突出中心。附加設施僅僅圍繞中心。

比如北京城,歷代帝王的寢陵及園林,比如蘇州園林,北京的拙政殿、無錫的留園等。

(2)、坐北朝南,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云: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為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

(3)、生氣要旺。辨氣、辨水、辨木、辨土

(4)、四面要和、八方位不缺

(5)、地勢要高

(6)、明堂要寬闊

重點考慮地形、地貌,水流、方位。

地形:選馬蹄形的隱蔽地形,以山丘為靠背,前面有流水,落穴地點位於山脊的主峰之下,坐北朝南為佳。基址要乾燥。

大致模式是:北面有蜿蜒而來的靈動龍脈做靠山,南面有遠近恰當的低丘小山做案山,左右兩側有砂山做青龍白虎,中間堂局寬闊,前面有屈曲流水環繞,共同構成一個三面有屏障護衛,前面相對開闊的小環境。

4、城市環境的不利因素:

近工業區的環境多煙氣,

近墓地的環境多陰氣,

近紅燈區的環境多邪氣,

近政府機關,特別是公檢法的多陽氣,

近監獄、醫院、殯儀館的多戾氣、陰氣,

近垃圾場的多污穢氣,

臨窪地多濕氣,

臨風口多散氣。

應避免惡氣和惡形:各種形煞。反弓煞、天斬煞、尖角煞等。

5、風水補救:

(1)、風水林:為建築小品,聚風藏氣,一般用來擋風,主要是西北風、東北方、西方、北等。在道路反弓路段對側及道路盡頭的對側,道路斜交叉的剪刀口處,均應設置相應的公共綠地,以植物來化解沖煞的不利氣場。一般以陽性樹種為宜。

吉祥樹中:桔樹、椿樹、槐樹、桂樹、竹

鎮妖祛邪的樹:桃樹、柳樹、柏樹、榆樹等

種樹的方位很有講究:東種桃柳,西種梔榆,南種梅棗,北種奈杏。宅後有榆,百鬼不近。榆樹有極強的吸附毒氣和煙塵的作用。

忌諱:東杏戶主好酒色,西桃淫亂、發狂,後槐鬧鬼,門前棗瞎眼,門前桑死人。

(2)、風水亭、塔:古代塔是用來補地勢、鎮水口、引瑞氣的。古人把塔都建在西城,因為西方的白虎容易發凶,塔形似鞭,可以鎮嚇白虎。

黃淳甫云:一塔在巽方,或離艮辛方,為文筆,主法文魁,在坤方,發女婿,申方兄弟同發秀,庚方二支好,丁方有壽,乾方運亦好,震山卯方,系一白,科名亦好。

(3)、文昌塔:古人認為東南方地窪而輕,地氣外泄而難出人才,加之文曲星的巽卦位於東南方,所以文昌塔一般建在東南方的巽方和南方的丙、丁方。比如西安的奎星塔,位於西安城東南方;比如四川邛崍市東南的回瀾塔(鎮江塔為中國最高的風水古塔),75.48米。

(4)、城門、牌坊、照壁等避邪祛凶

街道規劃要義:陰陽宜平衡,五行求相生。低高有進退,臨街慎反弓。造型可多樣,風格必一統。建築有物語,彼此無角沖。 叉口不設門,綠化三角形。

6、城市功能分區

以政府辦公樓為主,左賓館,右牢獄,一巽一庚,俱宜隱藏;東書房,西銀庫,一木一金,得位安康。比如:

a、宮殿、衙署、公廳

城市中風水最好的用地應首先用於建設宮殿,其次,次一點的穴位可以應用於建設府署官衙,再次一點的用地用於一般的行政建築。

b、學宮、文廟儒學

風水理論認為文化建築的選址布局得當,不僅可以壯人文、正風俗,反之還可以培風脈、紀地靈,因而文化性建築的用地應選擇城市中的第二等好地,以清幽為妙,不必居於正中。

學校屬陽,屋檐必重左,寺觀屬陰,門喜右轉。

秀山秀水朝丁辛,砂高水拱吉秀方,當應魁元鼎甲,濟濟翰林。

三吉六秀:三吉,震、庚、亥;六秀:艮丙巽辛兌丁。

7、城市道路系統

城市道路網線性規劃風水認為,以方格網式為宜。中國傳統的古城,也確實是以方整的棋盤式道路為主。就是在山區地形建城,其中心城區也多為方格網式道路系統。風水認為城市道路網規劃有四忌:忌曲折、忌斜射、忌四正、忌裸行

忌曲折,系指兩個幹道交叉口之間的線段,忌諱折曲線形。

忌斜射,斜射的路形在中心放射式城市道路系統是常見的,但容易造成大量地塊的不均勻、不方整,從而損害用地的風水價值;同時它也會造成幹道缺少良好的朝向,造成建築布局的困難。歪門邪道,風水所忌。

忌四正,就是說道路的走向不宜正南北或正東西。中國建築,傳統上是避開正子午的。風水認為正子午不宜民居,只適於祭祖性建築。這種建築的朝向和現代測定的建築的最佳朝向是不謀而合的。

忌裸行,就是說道路不能無依而裸行,路兩側應有護路的植物。因而,古代城市也注意留有道路綠化用地。

8、城市綠地系統

在古代城市綠地布局中,特別注意喬木樹榦對門、窗的風水影響。植株位置避免正對門窗,或枝幹沖向門窗。在總體綠地布局中,為避免這種失誤,則將灌木、草坪、花卉等低矮的植物靠近建築物,並留有寬鬆的綠地面積。

風水認為,山環可以藏風,水抱可以攬氣。林木主要功能利於藏風,水面利於攬氣。因此,古代城市綠地總體布局的理想模式為:城市的北部、西北部、東北部以林木綠地為好,如果有山更好;城市的南部、東南部、西南部有水面為佳,這也就是風水理論要求的基本模式。

9、對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批判

70年代起逐漸突出的城市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危機等共同引發了西方世界對自身建立的工業文明與現代化模式的全面反思。

社會重新關注個性與差異性,關注矛盾和複雜需求。部分建築師走上了技術至上的道路,偏離了建築關懷人類現實生活的基本原則,對一些風格的模仿更是場所性和地方特色失落的直接原因。

對於現代主義戰後的城市規劃產生質疑,雅典憲章帶來了城市中簡單死板的功能分區和單一類型的城市居住方式。以印度昌迪加爾和巴西利亞的城市規劃為例。昌迪加爾的市中心的巨大尺度無法顯示其公共屬性,

而作為新印度的象徵,卻完全脫離了這個國家的現實生活狀態:「這是一座為小汽車設計的城市,卻建造在一個許多人尚未擁有自行車的國家中。」巴西利亞不僅可達性差,而且形成了兩個城市—即一個由政府部門和大企業所在的、規模宏大的紀念碑式的城市,另一個則是規劃之外的「非法居住」的城市。

10、「風水」---樸素的應用地質學

根據一些古人有關「風水」的論著,以及相關考察,包括一些都城、名鎮、寺廟及古民居的建築格局和選址藝術,筆者認為「風水」從起源到發展基本上都是沿著樸素的應用地質科學的方向前進的,但是從內容到形式卻浸染了許多迷信的色彩,需要我們用科學的觀點正本清源。

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較快,開發規模也趨於擴大,已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在市場激烈地競爭情況下,出於經濟利益的需要,從南方一些城市開始,風水術開始扮演營造樓盤賣點的角色。由於地質科學知識的缺乏,一些風水師不能全面了解當地的地質情況,房地產商盲目開發,結果破壞了城市合理規劃和自然湖光山色。

比如,現在樓盤廣告最流行的促銷賣點是「依xx山、傍xx水」,但實際的結果卻是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水泥建築包圍著山,困死了水,有幾處達到並能保持「天、人、地」合一的景觀小區呢?

據筆者研究,選擇建築風水的方法,不外對於地質、地形地貌、水源水質、氣候環境、土質情況、植被綠化和景觀氛圍等進行綜合的考慮,再加上社會、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因素而裁定,對於其中的牽強附會之說大多僅是一笑而已,並不佔選址的主流。

從傳教士將中國的風水術帶到西方起,歐美等國的學者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對「風水」的研究,而且他們研究的方法基本上都在科學的範疇以內。在第五回世界易經大會上,筆者作為「周易與人居環境學」分會的主持人,聆聽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的發言,明顯地感到我國及東亞、南亞等國在風水的研究上落伍了。因為我們還停留在發掘、繼承和應用古代風水術上。

當然,中國風水學博大精深,流派眾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涉及除地質學以外的水文、氣候、環境、文化藝術、天文等眾多學科。筆者歡迎有關學者從不同領域以科學的觀點來闡述並豐富中國風水學的深刻內涵,早日和國際接軌,破除迷信,造福當今社會和人民。

文章摘自講座PPT資料

獲取講座錄音

講座精彩,不可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規設計 的精彩文章:

TAG:中規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