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幣貶值,看看香港人怎樣應對……

港幣貶值,看看香港人怎樣應對……

臨近農曆新年,美匯指數上周跌穿90水平後持續向下,一度見3年新低88.438,刺激其他外幣走強。港元匯率與美元掛鉤,美元走弱,港元也不能倖免,面對手頭現金突然「縮水」,相信準備外游或回內地度過新春的人難免發愁。專家認為,香港人現階段可先兌換些人民幣,至於日圓、歐元及英鎊等則宜等一等。

美國財長鉧欽上周三於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唱淡美元,明確指出弱美元對美國貿易有利,鉧欽的講話凸顯了美國主張弱美元的政策立場,美匯指數進一步急跌0.86%,再創三年新低至88.438;美元兌日圓曾急跌0.66%至108.50,美元兌瑞郎更一度暴挫1.7%至0.9290,是2015年8月以來的最低位。美元兌人民幣亦曾急跌0.83%至6.2965,創2015年8.11匯改以來最低。

(美元兌人民幣創2015年8.11匯改以來最低。)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指鉧欽的言論被斷章取義,又指美元會走強,但無法改變市場看淡美元的立場。全周計,美匯指數跌1.66%至89.067,是連續第六周下跌。東亞銀行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接受本報訪問時指,美元整體方向偏弱,雖然特朗普挺美元,自從上任以來,過去一年他曾經多次唱淡美元,說要美元貶值來刺激出口及製造業,因此他近日突然轉口風挺美元,只能緩和各國對鉧欽言論的不滿,並不能代表其弱美元政策立場的改變,市場不相信特朗普真正挺美元,所以美匯指數只會反彈一下,接著又會回落。

賴春梅:美匯指數見90難再彈

賴春梅續指,中線來看,美元仍然比較弱勢,預期今年美匯指數有機會下試85水平。她說:「短線而言,要注意美匯指數由年初至今累跌3%,不排除美匯指數徘徊88.5水平,下月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惟反彈速度不會太快,美匯指數於90水平存在頗大阻力。」

(美匯指數見90難再彈)

ADS Securities零售市場銷售總監陳健豪認為,美匯指數首季會逐步喘定,未必會再急跌,惟跌勢料未完,今年投資主題炒環球經濟復甦、通脹升及全球央行加息兼收水,對外幣有利,對美元卻不利,皆因市場已炒作美元數年,即使美國再有加息及收水措施的消息,亦已失去新炒作價值,反之其他貨幣的炒作主題不斷更新,所以今年大方向美元將持續走弱。他預期,美匯指數於88水平先喘定,之後視乎會否反彈,即使反彈,料最多升至91水平。

現階段可兌換人民幣

市場看淡美元之際,人民幣則盡顯強勢,在岸人民幣(CNY)及離岸人民幣匯價(CNH)上周一度升至至1美元兌6.32水平,有銀行牌價更重回每百港元兌80元人民幣水平,意味著大家荷包又「縮水」。想趁新春假期到內地旅遊,是否需要趁早買入人民幣?賴春梅表示,距離農曆年還有兩至三個星期,如果想兌換些人民幣,可以考慮現階段兌換。「通常愈近農曆年,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愈大,屆時人民幣或再走高,建議當人民幣兌美元6.30時,及時兌換。」她說。

陳健豪也指,預期人民幣最多見6.3,然後處橫行格局,雖然人民幣已破頂,但料人行不想人民幣升得過急。賴春梅則認為,人民幣今年走勢會頗強勁,人民幣年初至今已累升了近3%,在CNY及CNH兌美元都累升差不多3%,近期人民幣升幅都頗快而急,投資者須留意,究竟人行容忍程度有多大,若人民幣升得過急或過快,對內地出口或多或少有影響,預期人民幣兌美元見6.3水平時將遇初步阻力。雖然CNH曾經升穿6.30,但預期會先於6.28至6.30喘定,未必再持續上升。如果升得過快或急,人行或會出手,透過口頭上干預或通過中間價去調整其走勢。

日圓宜待回調吸納

日本作為另一個熱門旅遊地,當地貨幣亦持續走強,日圓兌港元於月中一度突破「七算」,近日在每100日圓兌約7.15港元水平徘徊,想準備趁低吸納也頗難,建議待下月回調才考慮兌換。賴春梅表示,日圓近日偏強也是受惠於美元弱勢,現時美元兌日圓開108,在美元弱勢情況下,不排除試去年低位107.3至107.5水平,但此水平將遇阻力,難再向上。她認為,本月份美元確實兌其他貨幣的跌勢頗大,下月份或開始出現技術性調整,屆時日圓或可望回軟,「想兌換日圓,可待回調後才兌換,因近期日圓實在太強。」

至於打算歐遊的話,兌換歐元或英鎊前亦宜持觀望態度,待下月美元出現技術性反彈後,才可趁低吸納。賴春梅表示,歐元大方向向上,今年市場聚焦歐洲央行9月份買債計划到期,會否續期,按現時當地經濟情況持續復甦,消費者信心及企業信心均升到幾年的高位,服務業及製造業都持續擴張,預期今年9月歐洲央行停止買債機會高,所以預期中線來看歐元兌美元今年有機會上試1.30,但短線來看,歐元調整空間未必太大,在1.22至1.23水平有頗強支持,若跌到1.22至1.23此水平可視為吸納機會。陳健豪也認為,今年歐元偏強,大勢會偏上續升,但於現水平先行調整,歐元兌美元於1.23至1.25為首季阻力位,可候1.21水平吸納。

英鎊於1.4有支持

英鎊方面,英鎊兌美元上周一度升破1.4關口,創2016年6月脫歐公投以來新高,兌港元更曾高見近10.95,迫近11算。賴春梅認為,英鎊有機會再試新高,惟要視乎英國脫歐談判的進度,因現時英國經濟表現不算太差,預期英鎊兌美元於1.39至1.40有支持,向下幅度也未必太多,中線英鎊兌美元有機會上試1.45水平。短期內,預期英鎊1.40附近有支持,預期今年英國首相文翠珊會全力推進脫歐談判,因明年3月底其談判將到期,料今年其談判會有實質性的進展,這將利好英鎊。陳健豪表示,英國2月份與歐盟談判,英鎊或會略調整,最多下試至1.37至1.38水平,建議投資者可趁低吸納。

商品貨幣看俏

市場憧憬全球經濟復甦,加上美元弱勢下,商品價格則造好,商品貨幣也走強。澳紐加三隻商品貨幣中,分析指,較看好加元及澳元。加拿大央行於本月17日一如市場預期加息25個基點至1.25%,成為G7國家2018年來首個加息的央行,加元走強令同樣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元亦受惠。

東亞銀行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表示,今年商品價格上升,對商品貨幣始終有利,澳紐加三隻商品貨幣中,看好加元及澳元的表現。她表示,加元或將續受惠加息憧憬,加上商品價格如油價升,預期加元中線有機會試1.20水平。澳元兌美元見0.81水平,可考慮待0.78至0.79買入,中線可望上試0.82至0.83。

不過,賴春梅提醒道,短線只只貨幣都累升了不少,須慎防技術性的調整,或獲利盤,要留意此風險,尤其要留意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否向銅鋁徵收關稅,這或隨時引發貿易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商報 的精彩文章:

灣仔沙中線地盤驚現千磅戰時炸彈!

TAG:香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