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雄航天員與首都學子共敘航天夢

英雄航天員與首都學子共敘航天夢

英雄航天員與首都學子交流互動。本報記者 郭俊鋒攝/光明圖片

寒冬臘月,暖陽普照。1月26日,英雄航天員景海鵬、王亞平和陳冬來到光明日報社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八一學校、北京市第五中學的學生相對而坐,暢談飛天經歷、共敘航天夢,現場氣氛熱烈、暖意融融。

播種航天夢想

「今天,我和陳冬、亞平兩位戰友來到光明日報社與首都學子歡聚一堂,共敘航天夢,我們感到非常高興。」一開場,三度飛天、累計繞地球飛行753圈的景海鵬就將現場的氣氛點燃,在座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北京市八一學校的李世龍從小就愛收集與航天相關的東西,家裡大大小小的火箭模型有很多,他率先發問,一口氣問了三個問題:「火箭逃逸裝置、火箭燃料、不同類型火箭的區別在哪?」看到這個小夥子如此熱愛航天事業,景海鵬打趣地問他的身高。「一米八八。」得到這個回答後,景海鵬開玩笑說:「按照現在的航天員選拔標準,你可能太高了。」現場笑聲一片,景海鵬期許以後的飛船能讓更多高個子的航天員飛上天。

相比航天員的身份,王亞平的另一個身份更為人津津樂道。2013年6月20日,王亞平在太空給地面的學生上了一節太空課,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5年前,北京市第五中學的張宇同就在電視機前聽了這堂課,讓他記憶猶新的是,「王老師」進行了一些在軌實驗講解和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王亞平透露,在太空的那些天,美國首位「太空教師」芭芭拉·摩根女士曾致信她:「在您忙碌之餘,請記得望向窗外,中國和這個世界美麗迷人。」返回地面後,王亞平收到很多孩子的來信。她深情地說:「親手給孩子們播種航天夢想,開啟他們的追夢旅程,感覺太好了。」

古人常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在座談會上,王亞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大家更新了概念,「如果按照日出日落算一天,天上一天相當於地上16天。因為在地面正常的24小時里,在太空中能夠看到16次日出日落」。面對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眼神,王亞平將太空中十分短暫但異常壯觀的日出日落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她說:「自己彷彿能看見太陽的餘光勾勒出一條長長的金色曲線,那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

放飛科技理想

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專業的白雪,憧憬著將來能成為一名飛行器的設計師,她向景海鵬請教如何不斷改進飛行器。「每次任務結束後,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將感受、體會、意見、建議給工程部門。這是對科研人員負責,更是對航天員的安全負責。」景海鵬表達了自己的期許,「希望你們這一代的設計師好好努力,讓中國的航天員住進尺寸更大、更舒適的太空艙,甚至用上WiFi。」

付宸聰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他想知道以後是否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飛往太空。「多少年前,誰會想過我們可以飛上藍天、飛出地球。但現在我們都實現了。」陳冬為同學們勾勒出一個令人嚮往的未來:「以後我們還可能去月球和火星,甚至走出太陽系去尋找一個可以生活的類地球。」

北京市第五中學的李雪桐是太空實驗的愛好者,他想從航天員那裡了解到太空實驗的目的和意義。「發展載人航天的目的是利用太空資源造福全人類,我們每次任務所攜帶的每一個實驗都意義不凡。你們知道蠶在太空吐絲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嗎?」景海鵬說,「這就是夢想,我們把蠶寶寶帶到太空,就是要讓孩子的夢想在太空變成現實。」

北京八一學校學生設計研製的小衛星是我國首顆中學生科普小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學生孫雨馨說,在航天夢的激勵下,同學們的熱情越來越高,如今新的小衛星研製計劃正在進行中。王亞平在現場寄語他們:「多去參觀航天員訓練的地方,體驗航天員的生活和訓練,激發更多的感悟和靈感。」

相信夢想的力量

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很多都圍著「夢想」這個話題。而景海鵬就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分成三個階段,都以「夢想」貫穿:從1998年進入航天員大隊到2008年首次出征,等待了十年,這是實現夢想;2012年,首次實現手控交會對接、太空行走,這是超越夢想;2016年10月,與陳冬完成中期在軌駐留33天,他說這是升華夢想。

浩瀚的宇宙讓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郭自偉深感個人的渺小,他向航天員「取經」,該如何規劃未來的路。「資深逐夢人」景海鵬建議他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拼搏的人生最壯美,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跡。」陳冬的一番話立刻引起陣陣掌聲。

三次飛天,功勛卓著。面對學生們,景海鵬幾乎一字不差地說出2016年10月16日出征時的那番話:「雖然這項工作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乃至危險,但我喜歡、熱愛甚至享受自己的工作。」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張雅凌和印堯就航天員在逐夢過程中如何頑強堅持表達了關心。2016年首次入選乘組的陳冬告訴她們,雖然經過6年的學習和訓練才迎來首次飛天任務,但他覺得不早也不晚,時機剛剛好。加入航天員隊伍以後,他從思想、身體、心理、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準備,「只要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就會成為你的朋友」。

航天員為國出征蒼穹的壯舉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趙博軒感到非常振奮,他想知道航天員飛天的信心和力量從何而來。「是黨和國家的培養讓我越飛越高,是所有航天人的托舉讓我越飛越高,是全國人民大力支持讓我越飛越高。」景海鵬表示,會盡最大努力多飛幾次,「世界上最大飛天年齡是76歲,如果條件允許,我爭取破紀錄!」

「夢想、感恩、忠誠」是支撐景海鵬前行的力量,他堅定地說:「夢想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會到達。」(本報記者 章文 陳鵬劉小兵)

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息早早 的精彩文章:

航天員身上的重與輕

TAG:消息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