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祠堂:鄉村血緣崇拜的聖殿

祠堂:鄉村血緣崇拜的聖殿

編者按

余悅研究員主編的《畫說鄉愁叢書》(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追求立意高遠、內容生動、文字淺顯、通俗易懂為特色。叢書一套三本,分別為:1、《鄉村風物》(王柳芳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自然風采與建築、物件,以及相關的事物故事;2、《鄉間風尚》(馮文開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社會結構、宗族、家族和村落生活、民間文藝及節日,重點寫相關的人物故事;3、《鄉土情懷》(葉靜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良風淳俗、道德情操,主要是寫好生活故事。如今,正值春節即將來臨,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鄉愁。應讀者要求,「悅讀茶書會」公眾號特推發這套叢書。

第五章 物換星移幾度秋——歷史建築

中國傳統村落保留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內核精神,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性文化依託。我國正處於傳型時期,文化要繁榮,必須先要守護好自己的民族文化,要守住文化的「根」。村落歷史建築具有聚族群體性、血緣延續性的特質,並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因而極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傳承性,是古老傳統的物載,正是歷朝歷代無數傳統村落中的原住民,通過代以相繼的身體力行、忠實踐行,使得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不斷傳承、光大和創新。

一、祠堂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裡,家族觀念相當深刻。一個宗族聚居形成一個自然村落,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單元,內有宗族自身嚴格的法規,體現了以儒家思想為支柱的宗族文化。一般一村一姓,一個宗族組織管理農村的一切社會事務,觸及鄉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宗族成為社會管理的最基層政權機構。但凡興旺的家族,都有家譜、祠堂、祖訓,並且像守著生命一樣守著這些家譜、祠堂、祖訓。仁義禮智信,孝悌勤儉廉,在這些土地上,已經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宗族社會的代表性建築是祠堂,各村內設有大小不等的祠堂若干,它們起著團結宗族,維護封建人倫秩序的作用。祠堂,也稱「宗祠」,是中國鄉村血緣崇拜的聖殿,祠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血緣和地位為核心的鄉土社會中,祠堂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中,宗族祠堂被描寫成為「民族秘史」的核心所在。在傳統村落中,宗祠往往是全村最雄偉氣派堂皇的建築。

祠堂、家譜、族田是宗法制度的三大組成硬體。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為紐帶,把全體家族成員聯繫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這種植根於百姓骨髓的傳統文化,使華夏大地蔓延生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形成獨特的儒家文化體系,而祠堂便是這一文化世代傳承的最佳載體,同時也是儒家文化最穩定的標誌。魯迅小說《祝福》開始就交代了「四叔家裡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祭祀」,「冬至祭祖。在祠堂進行,是全族的大祭祀。早在宋代,人們就將享祭先祖作為冬至節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明清時代凡中舉人、進士、探花、狀元,都要回鄉豎旗祭祖,非科舉出身而上品位官員,都有資格在宗祠前堅立文武「石旗杆」,以炫耀祖宗。故「石旗杆」是功名、榮譽、權勢、地位的象徵,「石旗杆」越多表示該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貴和榮耀。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祭祀祖先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它的議事廳,是宗族執行私法權利的地方,是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祠堂是古村落建築的一大特點,是農村宗族活動中心,可以集會、演戲、放電影、舉辦文化講座。

凡是婚喪壽喜,一般都有在祠堂進行拜祭活動,儀式結束後,就在祠堂大擺宴席,設宴就餐,酒、菜非常豐盛。族人們相聚在宗祠,飲水思源,緬懷祖先業績,頌揚祖先恩德,思祖之情融於佳釀,崇祖觀念進一步地得到強化。逢年過節,有的祠堂裝飾一新,族人帶著自家做的果子、酒來到祠堂,大家坐在一塊,相互問好,大人喝酒、聊天、下棋,小孩嬉鬧玩耍,其樂也融融。有的地方祠堂還搭台唱戲慶賀。每次演戲,不會是演一、二天,而是演一段時間,短至三、五天,長至一、兩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添丁上燈之日,鞭炮齊響,醒獅起舞,主人大宴親友,還會有戲曲表演或醒獅武術表演,令眾親友心情歡慶。

舊時,祠堂都有祠產,有祭田、義田、儒資田等,也叫作「眾公田」。 義田的收入用於救濟族中的鰥、寡、孤、獨等貧疾者及賑荒和修祠建廟、造橋鋪路等公益事業的攤派或捐贈。儒資田則專用於興學和資助族人參加科舉,族內子弟外出參加考試的,提供路費,考取的,祠堂(眾公)出資助學。祭田用來舉辦祭祖儀式的費用等.

在封建時代女性是不能涉足祠堂的,死後也不能將牌位供奉在祠堂內。祠堂作為崇祖的重要形式,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向是男人的聖殿。祠堂之於女性就如同封建的枷鎖般恐怖而又負累。然而,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北隅的客家人聚居地白鷺古村,卻坐落著一座建於清代道光年間,全國罕見的以女性姓氏來命名的祠堂——「王太夫人祠」。

王太夫人是鍾愈昌的二夫人,也即嘉興知府鍾崇儼的生母。鍾愈昌的結髮妻子早歿,繼室為趙太夫人,作為二夫人的王太夫人一直幫助趙太夫人管理事務,後來趙太夫人去世,她一人主理家務二十多年。王太夫人一生賢淑,相夫教子,經常勸導丈夫和兒子要為人正直,扶弱濟貧。王太夫人樂善好施的德行尤為人們稱道。她用布衣素食節省下來的積蓄為病人施藥,為貧寒者施糧施衣,甚至為死於白鷺村的所有乞丐施棺木並妥善安葬。王太夫人臨終前,唯一念叨的是設立義倉,並把所有積蓄拿出來成全此事,交待兒子鍾崇儼義倉規模要達到一千擔義谷,每年用於賑災濟貧,不得留存。

王太夫人死後,鍾崇儼遵母願,辦起了義倉,名曰「葆中義倉」,族人在族譜「王太夫人傳」和「義田記」中對此作了專述。此外,還將王太夫人事迹報朝廷旌表。由於王太夫人義舉不凡和兒子任嘉興如府而「母以子貴」,朝廷特下懿命,誥封王太夫人為大恭人,誥贈太淑人。

王太夫人祠即為紀念王太夫人而建。建成後,樓上主要用作義倉儲存義谷,樓下則成赤貧子弟讀書的場所。大災之年,大天井成了擺放大鐵鍋熬粥施粥的場所。因此,王太夫人祠成了當時救難濟貧的專門場所,也成了白鷺人心中的一塊聖地。

白鷺人的崇文樂施激勵著白鷺子弟求學上進,據記載,在明清兩朝,白鷺村共有秀才586人,文武舉人17人,知州、知縣6人。幾年前,白鷺古村設立「捐資助 學基金會」,每年春節期間,返鄉過年的白鷺村民便踴躍向基金會慷慨捐款。

浙江蘭溪諸葛村是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諸葛大獅(諸葛亮第二十八世孫)在高隆安家落戶後,他按九宮八卦學說精心設計了整個村莊的布局:以鍾池為核心,八條小巷向外輻射,形成內八卦。八座似連非連的山包是村落的天然屏障,形成環抱之勢,構成外八卦。諸葛村內外八卦的布局,構建了村落對外防禦、對內向心的環境條件,村中巷道縱橫,似通不通,半連不連,似迷宮一般。外人貿然進村,如果沒有熟人帶路,往往進得出不得。據說,曾有盜賊混入,找不到出路,結果只能束手就擒。

諸葛亮作為一代名相,令諸葛後裔倍感驕傲。諸葛大獅定居高隆以後,大公堂、丞相祠堂等相繼興建,並定期舉辦隆重的祭祖大典。丞相祠堂是蘭溪諸葛氏的總祠,平面按「回」字形布局,有屋52間,由門廳、中庭、廡廊、鐘鼓樓和享堂組成。作為祭祀大廳的中堂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中間四根合抱大柱,選用上好的松、柏、桐、椿四種木料製成,取「松柏同春」之意,以祈求家族的世代興旺。中庭兩邊廡廊各七間,塑諸葛後裔中的傑出人士,用來激勵諸葛子孫們奮發向上,成就一番事業。

大公堂位於村中心,共前後五進,裡間十分開闊,可供數千人舉行活動。大公堂只奉祀諸葛亮的神主和畫像,舉行諸葛亮的春秋二祭。堂內壁上繪有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白帝託孤等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壁畫。正廳上書有諸葛亮告誡兒子諸葛瞻的家書,全文共86字,可謂字字珠璣,成為諸葛亮子孫的「家訓」。堂外圍牆旁現存六株龍柏,寓意著諸葛後人六族繁衍。

諸葛後人們聚居在諸葛鎮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樸實而妙趣橫生。走在村中,細心一點的人都會發現,窄巷中相對的兩家人家門卻並不相對,而是錯著開,無一例外。當地人管這種做法叫「門不當,戶不對」。諸葛後裔們說,這種建築格局有利於處理好鄰里關係。如果「門當戶對」,兩家人家每天進進出出,交往過多難免發生矛盾。發生矛盾仍要每日面對,積怨更深,難以解決。如果「門不當戶不對」,問題就會因刃而解。無疑,「門不當戶不對」正是牽住了安定團結的牛鼻子,恐怕只有諸葛亮的後代,才會想出如此簡單有效的辦法來。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長。祠堂這一傳統文化的載體,恰好成為廣泛開展農村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各村落興起一股修祠堂和修家譜熱潮,大部分資金都來自民間,這不僅保護了古建築,對建設和諧團結的新農村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很多村落里已經把祠堂改造成健身娛樂、學習教育的精神家園,它已不再是封建宗法勢力的道德武器。祠堂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每個匾額和祖訓後面都有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而祠堂古建築特有的文化沉澱,也是一個難得的教育資源。如今,許多地方的祠堂已煥發出新的面貌,成為村落的德育教育基地。

為了避免鋪張浪費、配合『廉政文化進萬家』活動,改變過去村民做酒席去賓館、飯店大操大辦的陋習,江西安福縣通過發動村民集資,村組集體補一點的辦法把古祠堂修繕一新,還成立了管理小組,祠堂安排了專門人員管理,凡是村民有婚喪嫁娶、升學等都在祠堂里操辦,這樣既方便又廉政。目前,該縣19個鄉鎮已有10多個古祠堂改造成廉政「食堂」,這樣在保護村裡文化古迹的同時,又為村民節儉、廉政辦酒席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小編:吳允琴

END

余悅教授,著名茶文化專家、民俗研究專家,「中國茶文化學」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悅讀茶書會」倡導者與推動者。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總主筆、全國《茶藝師》培訓鑒定教材主編,中國民俗學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副主席,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學會會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文藝理論家》、《內部論壇》、《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社長、主編,江西省期刊協會副會長,獲得首屆江西省「十佳出版工作者」、首屆江西省「十佳期刊編輯」等榮譽稱號;兼任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茶藝導師、南昌女子職業學校高級茶藝顧問、江西廣播電視大學茶文化專業建設委員會主任等。

主持全國和省級課題16項,發表論文200多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多篇;撰寫書籍60多本。多次到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進行講學與交流。

悅讀茶書會

悅讀茶書,悅讀好書,悅讀社會,悅讀世界。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茶書會 的精彩文章:

舌品天下,胃知鄉愁:家鄉風味

TAG:悅讀茶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