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這衛星給力!通信總容量高達20G,可提升作戰實力

中國這衛星給力!通信總容量高達20G,可提升作戰實力

從今年開始,中國發射靜止軌道的衛星數目陡然增加。近日,西昌衛星中心成功發射實踐13號衛星,這顆衛星工作在靜止軌道,通信總容量是全國所有的衛星中最多的,達到了20G,屬於世界尖端水平。據該衛星的總設計師稱,未來中國將發射更多的高通量通信衛星,使得全國各地的手機信號都達到WiFi的速度,從而實現了全國的「WiFi」覆蓋。

經典衛星通信理論認為,只需要3顆靜止軌道衛星,就可以實現全球衛星通訊的覆蓋。然而實際上,受限於衛星信道容量和通量的不足,僅僅3顆衛星根本無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通訊需求。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爆炸」時代,這就對衛星通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世界的在軌衛星數量超過了1000顆,其中絕大多數是工作在靜止軌道的通訊衛星。

而在這1000多顆衛星中,美國的衛星佔據了大多數。目前美國的GPS全部在網衛星數量達到了440顆,這些衛星為美軍在近年來的歷次精確打擊行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美軍的全部精確制導武器,都離不開GPS系統。而中國自主發展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是中國版的GPS,是中國反對霸權國家在衛星領域壟斷所邁出的一個堅實腳印。

理論上分析,如果「北斗」僅僅為了完成衛星定位功能的話,只需要24顆即可。然而近些年中國已經向太空至少發射了100顆衛星,更多的是為滿足高速通信的需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衛星參與通訊組網,會使手機信號更強、網速更快;而在軍事上,則是更加快速與高效的作戰信息傳達。現代戰爭強調分秒必爭,誰搶先一步取得戰場信息主動權,誰就會贏得戰爭。

高通量衛星更加重要的意義,是在保密型裝備的通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潛艇在遠洋執行任務時,為增加隱蔽性無法浮出海面。而在水下接受信息則只能通過長波台。長波台所發射的電磁波波長可達千米級別,這也造成了長波通訊的速度極慢。一般而言,長波通訊在發出3個位元組所用時間長達15分鐘!在情況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簡直是不能容忍的。而高通量衛星對潛艇的通訊速度至少可達4G級別,從而使中國海軍的潛艇更加優異地執行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龍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反坦克導彈能攻擊步兵嗎?威力不錯,就是太貴了些

TAG:紫龍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