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親節目口味變清淡,爹媽為兒女瘋狂打call那叫一個猛!

相親節目口味變清淡,爹媽為兒女瘋狂打call那叫一個猛!

文/羊城派記者 龔衛鋒(二球) 劉虹

最近,爆款相親綜藝《中國式相親》的姊妹篇《中國新相親》在番茄台開播,嘉賓們帶著父母、親友登台尋找另一半。

接替金星的主持人,是最近連續在《國家寶藏》擔任「001號講解員」,並在《演員的誕生》擔任嘉賓主持,刷足曝光率的張國立。

去年《中國式相親》中,不少嘉賓的奇葩言論,將這檔節目推向風口浪尖,成為繼《非誠勿擾》之後,難得一見的爆款婚戀綜藝。

一位男嘉賓的二姨幫妹妹制定了選擇兒媳婦的標準:「身體健康,心地善良,勤勞肯干,當家理財!就是幹活、幹活、幹活……」當男嘉賓提醒二姨女生還得長得好看時,二姨回嗆道:「好看的臉蛋不出大米。」

另一位男嘉賓的媽媽更誇張,她公布選擇兒媳婦的標準是手腳不能冰涼,原因是容易「宮寒」對後代身體健康不利。

她對男人評價也有獨到的觀點:「二十歲的男人是期貨,三十歲的男人是現貨,四十歲的男人是搶手貨!」

隨著種種奇葩觀點曝出,「中國式巨嬰」「離婚女性擇偶」「婦女工具論」「直男癌」等話題強烈刺激了國人神經。

這種奇葩畫風也貫穿了一整季節目。

沒想到《中國新相親》的口味清淡不少,家長們也不再用奇葩言論嚇唬人。

例如首期節目中,一位男嘉賓的媽媽放言未來兒媳婦必須遵守「四不家規」,即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晚上不能晚於11點回家。

節目播出後,不少女網友表示理解,但也有人開玩笑:「前三條都可以做到,最後一條加班超過11點怎麼辦,怪我咯?」

目前也沒有再見到偏執的公公婆婆,家長的不少觀點充滿溫情,比如一位兒子的爸爸對女嘉賓說:「兩個人在一起是要遷就,但是,不需要你為誰而改變,為你自己改變,不要為別人改變。」

節目播出後,他被稱讚是「中國好公公」。

昨天晚上,節目討論了「伴侶之間該不該互看手機」的話題。

前三段戀情均告失敗的男嘉賓,對未來伴侶提出一條標準——不許看對方手機,彼此保有隱私空間,相互尊重。

張國立開始打趣:「難道前三段戀情都是因為手機而『敗露』的?」

引發全場大笑後,他洒脫表示自己和老婆鄧婕平時手機都是隨便放著,不關心對方是否會查看:「想看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但是我們也不會刻意去看,因為用不著,這就是彼此間的一份信任。」

從社會層面看,《中國新相親》也展示了當今相親市場的一些細微變化。

以首期節目為例,男嘉賓群體中,90後佔比較重,首期節目只有一位85後男嘉賓,其餘都是90後,甚至剛滿法定結婚年齡的94後也已登上相親舞台。第二期節目的女嘉賓配置同樣如此。

這一現象,與另一檔代際相親節目《愛情找對門》的相親嘉賓年齡段相似。

而且相親嘉賓的職業也發生了變化,這也與90後的擇業觀相似。

嘉賓的職業不再是單一的銀行職員、公務員、教師等,而是變得很另類:有民宿老闆,也有大學老師兼電台主播這類「斜杠青年」(跨職業者)、平面設計師、網路主播,自由創業者也佔了不小比重。

90後嘉賓相對應的是60後,甚至70後父母,他們的思想更加開通,在給出參考意見的同時,也更支持子女的自主選擇。

首期節目中,創業青年的爸爸為兒子瘋狂打call,妙語連珠,用詞也很年輕化。錄完節目後,連男嘉賓也不由感慨:「這輩子都不知道他這麼猛,為我拼了!」

此外,不少父母也更敢秀自己,有一個家庭的女嘉賓表示,父母常常相伴出去旅遊享受二人世界,自己被剩在家裡。節目錄製全程,這對父母手牽著手,羨煞旁人。

下面是二球總結時間:

目前雖然《非誠勿擾》收視率相對穩定,但熱度已大不如前,這兩年,相親節目在差異化方面做了不少文章,大致可以概括為兩類:「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模式,以及「幸福掌握在別人手中」模式。

前者以《單身戰爭》為代表,100位男嘉賓、100位女嘉賓佩戴「頭戴式攝像頭」,玩起「戀愛版飢餓遊戲」。嘉賓要經過才藝展示、三分鐘車輪約會、電話號碼追擊、與何炅對談等八個環節,逐輪淘汰,最終配對成功者將瓜分價值十萬元的大獎。

而「幸福掌握在別人手中」模式則以最近一年播出的《中國式相親》《愛情找對門》《為你而來》《中國新相親》等相親節目為代表。這些節目更有針對性,嘉賓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排除婚戀過程中的各種掣肘因素。

這類節目在舞台上呈現兩代人的溝通模式,也能反應當下中國人的婚戀觀,並給予普通觀眾更多參考。

來源|羊城派

責編|鄭少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派 的精彩文章:

我國「糖友」超一億 專家:治療30%靠醫生,70%要靠自己

TAG: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