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感人母親一年半前曾捐肝救兒,如今孩子去世又捐兒器官救人

感人母親一年半前曾捐肝救兒,如今孩子去世又捐兒器官救人

昨日,珠江醫院開啟一場「生命接力」。

昨日下午5時許,已被正式診斷腦死亡的兩歲男嬰吳思睿,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OPO(器官獲取組織)接受了器官捐獻手術。他的兩個腎臟,將挽救兩個人的生命;他的眼角膜,也在接受評估,等待合適的受助者。讓媽媽陳木嬌感到難過和遺憾的是,一年半前自己移植給小思睿的肝臟,經評估並不具備再次捐獻的條件,不能再次挽救另一個生命。

「就讓孩子的一部分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這也是回饋社會對我們一家的幫助。」陳木嬌說,」他才不到兩歲,生病就折磨了他這麼久,以後他再也沒有病痛了。「

出生被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媽媽肝臟移植救兒

2015月12月24晚,吳思睿出生在順德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還有一個姐姐。不幸的是,平安夜出生的這個孩子卻並不那麼「平安」。因為膽紅素偏高,他在醫院的保溫箱住了四天,直到出院時膽紅素數值仍然超過了300。由於6歲半的女兒出生時也有輕微的新生兒黃疸,陳木嬌夫妻並沒有太往心裡去,就為小思睿辦理了出院。然而直到滿月,他的膽紅素指標依然遠遠地超出了正常水平。小思睿很快在離家較近的省婦幼保健院番禺分院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醫生告訴陳木嬌夫婦,只有肝臟移植有機會治好小思睿的病,而且直系親屬之間移植成功率最高。由於爸爸吳先生本身是乙肝小三陽攜帶者,陳木嬌毫無猶豫地做出了移植肝臟挽救兒子的決定。患病的寶寶煩躁不已,陳木嬌全身心照顧了他半年。2016年7月,還沒滿7個月的小思睿已經不能再等了,夫婦倆夫婦倆通過各種途徑籌得十餘萬元,帶著小思睿來到上海實施肝臟移植。醫生從陳木嬌的肝臟取出了300多克移植給小思睿。令夫婦倆感到欣慰的是,手術非常成功,康復中的小思睿比同齡人瘦弱,快兩歲時只有十幾公斤,但十分活潑可愛。

思睿生前是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

一場感冒奪走了脆弱的小生命,父母決定捐獻孩子器官

小思睿的康復只帶給了吳家短暫的快樂。去年9月份起,思睿開始斷斷續續地出現咳嗽等癥狀,被多次帶往醫院就醫。直到11月份,B超檢查都沒有顯示異常。去年12月份正是流感大範圍來襲的時候,長期服用抗凝抗排斥藥物的小思睿免疫力本就偏弱,這次也沒能躲過感冒的侵襲。

陳木嬌回憶,12月7日,1歲11個月的小思睿因為咳嗽、發高燒被送進了順德當地醫院,當晚體溫就飆升到39攝氏度,9日清晨,體溫升至40.5攝氏度,還出現了驚厥抽搐。當天,思睿再次轉入省婦幼番禺院區,入院診斷為感染性休克、重度肺炎、抽搐查因疑為高熱驚厥、顱內感染等。

陳木嬌夫婦倆知道自己兒子身體弱,易感冒,卻沒有料到這一次的感冒來勢洶洶,發展迅猛,很快就成了生死之別。在醫院近兩個月的時間裡,醫生不遺餘力地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救治,小思睿的生命依然走到了盡頭。12月30日的病歷材料已經顯示,患兒再次出現敗血症、顱內出血、瞳孔散大、腦疝……

醫護人員默哀致敬。

昨日,夫婦倆為彌留中的孩子辦理了出院手續,轉入珠江醫院OPO。這意味著,他們為孩子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捐獻器官。陳木嬌最希望的是,自己移植給小思睿的那部分肝臟也能再次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遺憾的是,器官獲取手術的執行者、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劉永光教授介紹說,經過手術醫生評估,由於小思睿這一次的重病已經導致肝臟重要功能受損,並不具備再次移植他人的條件。最終,在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的協調下,已初步找到了腎臟的受體,小思睿的腎臟將令另外兩位患者獲得新生;取出的眼角膜也將進行評估,捐獻給合適的患者。

器官獲取手術進行中。

「希望他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東西,證明他來過」

昨日下午,在獲取手術結束後,陳木嬌夫婦從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勁東的手中接過了器官捐證證書。「其實從孩子病危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有了讓他捐獻器官、回報社會的想法。」爸爸吳先生說,孩子生病以來,沒有大家的幫助,也堅持不了這麼久。陳木嬌說:「他才兩歲,從出生就一直生病、體弱,現在終於解脫了。只是希望他還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東西,證明他來過。」

吳先生夫婦接過器官捐贈證書。

據陳木嬌夫婦介紹,孩子捐出器官的事,家裡的老人都很支持。唯一比較難過的是,至今還沒有告訴6歲的姐姐,弟弟已經離去的這個事實。「她一直很疼愛弟弟,天天都在問,弟弟什麼時候回來?媽媽什麼時候帶弟弟回來。」

什麼是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就是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膽汁無法從膽道排到腸道,膽紅素等有毒有害物質無法排出體外,可導致膽汁淤積性的肝硬化;也會導致小兒生長發育遲緩、消化道出血等問題;而最終發生肝功能衰竭,並導致小兒死亡。

據珠江醫院肝膽外科專家鍾克波教授介紹,先天性膽道閉鎖病因並不明確,可能和孕期病毒感染有一定聯繫。目前產檢無法對其進行篩查,也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其發病率在一萬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點五左右。

先天性膽道閉鎖是小兒外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初期可通過「葛西手術」(繞過膽道閉鎖部分,實施肝腸吻合術)來治療,但手術有一定的失敗率,肝移植是先天性膽道閉鎖發展至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據不完全統計,在小兒肝移植中,先天性膽道閉鎖所佔比例接近一半,其中1歲以內所佔比例約90%。

嬰幼兒器官捐獻 成人可以接受移植嗎?

思睿捐獻的器官最終會移植給什麼對象?嬰幼兒捐獻的器官,受體可以是成年人嗎?

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勁東介紹說,在評估確定合適移植的前提下,中國器官捐獻系統會按既有的優先篩選規則,來確定最終合適的受體,一般來說會先優先器官獲取手術的實施醫院、然後是本市、本省,再擴大到全國範圍。嬰幼兒捐獻的器官,也會優先考慮移植給嬰幼兒,再考慮體重較小的成年人。針對腎臟移植而言,腎臟比較特殊,從胚胎期開始,腎臟的發育就比人體的其他器官超前,1歲左右的嬰兒腎臟移植給成人,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目前醫療界也有成功的先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孕育孕婦課堂 的精彩文章:

你只需要學會這個簡單的公式,就完全可以掌控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

TAG:快樂孕育孕婦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