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個朝代!兩個忠臣!最後的下場確是天壤之別?

兩個朝代!兩個忠臣!最後的下場確是天壤之別?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歷史上唐朝與明朝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都在發展的頂峰時刻經歷了一次亡國之危,唐朝歷經開元盛世之後,因為唐玄宗的放縱導致安史之亂髮生,自己倉皇逃竄,大唐危在旦夕;而明朝在經歷了仁宣盛世之後,繼位的明英宗由於獨寵宦官王振,不顧群臣反對,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北征,導致土木堡之變,自己被俘,明朝岌岌可危,幸運的是兩次亡國之危都出現了力挽狂瀾的英雄,他們是唐朝的郭子儀、明朝的于謙。一個為大唐續命150年,一個為大明續命200年,何等的壯烈豪氣,可惜倆人的結局卻迥然不同,他們的結局各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貞觀之治

大唐王朝在經歷了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唐玄宗開元盛世等幾大盛世,終於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頂峰,這時社會經濟及各方面空前繁榮,正如大詩人杜甫所寫的詩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國家承平日久,又無大事發生,唐玄宗開始變得日益驕奢,對政事也不再關心,完全把政事交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此二人在當政期間為了個人私慾是排斥異己,培植黨羽,禍亂朝政,弄得是民心盡失,而外在的節度使安祿山卻趁此機會慢慢的掌握了許多地方的軍政大權,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

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安祿山趁唐朝政治腐敗,內地兵力空虛之際,在范陽發動叛亂,唐朝部隊很快敗北,唐玄宗趁亂倉皇逃亡蜀中,滅國之危就在眼前,此時以郭子儀為首的唐朝大將力挽狂瀾,最終平定安史之亂。

作為平亂的大功臣,唐朝給予了他無限的榮耀,比如封王,賜號「尚父」等等,生前榮耀加持一身,死後唐德宗亦為他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臨安福門送葬,並違反禮制,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

郭子儀

明朝在經歷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朱棣的永樂盛世,仁宣二帝的仁宣盛世之後,終於在仁宣二帝時期達到頂峰,可惜兩位帝王並未能多享受、瀏覽大明的繁華時光便撒手而去,年幼的明英宗繼位。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出征的5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50萬大軍可是明成祖5次北伐蒙古留下來的精銳啊(朱棣5次北伐在1410-1424年間進行的,土木堡之變在1449年),一夕覆滅,很是傷筋動骨。之後明朝對蒙古一直是防守姿態。皇帝直轄的中央軍隊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被殲。從軍力分析的角度講,明三大營算當時全世界最精銳的軍隊,擁有大規模的火器,最優秀的冷熱配合,還有最精銳的蒙古僱用騎兵,九邊地方戍守軍隊實力上升。

土木堡之變中,蒙古兵馬逼近北京城,勢不可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于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明朝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種思想我也不知道對明朝的滅亡有木有起到一些作用,雖然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土木堡之變

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但是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我覺得在那個時候明知不可為的時候可以遷都的,可惜啊,崇禎被大臣以這種思想逼得沒法遷都,唉!

明英宗繼位後獨寵宦官王振,此時北方的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宦官王振便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不諳世事的明英宗不顧朝臣反對,同意了王振的請求。誰知這次征戰不僅沒有再現其祖先的榮光,反而是自己被俘,京師精銳全部在土木堡之變中淪陷喪失,消息傳到京城,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城富貴人家紛紛南逃,許多大臣也建議帝都南遷以避瓦剌的鋒芒,明王朝遇到嚴重的亡國危機。

危急時刻朝中大臣于謙站了出來,他不僅反對南遷避免重蹈宋朝的覆轍,反而力勸堅守,最終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佔據上風。此後在於謙的組織和領導下明軍一次次粉碎了瓦剌的進攻,最終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明朝之危解除,明英宗被無條件釋放。

于謙像

回到京師之後的明英宗不甘做一位太上皇,趁著明代宗病重之際發動奪門之變,廢明代宗為郕王,抄查于謙私宅時,什麼值錢的東西和謀逆的罪證也沒有查出來,于謙的住室僅遮風雨,四壁蕭然,除了書籍之外,家無餘資。錦衣衛的士兵見之,不禁潸然淚下。土木之變中產生了與于謙之死有直接關係的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石亨、一個是徐珵。據史書記載,徐珵「生而短小精悍,目光炯炯注射。」在也先大兵壓境之時,徐珵主張將京都南遷,並主張議和,認為「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被唾罵。

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為于謙平反昭雪,將他的故宅改為「忠節祠」,

將于謙等一干保衛京師的棟樑全部殺害。

1984年 北京市政 府公布「忠節祠」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同樣是為王朝續命,同樣是保家衛國,可惜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位是榮耀加持一生,一位卻含冤被殺,嗚呼哀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西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永樂爺和他的子孫們

TAG:老西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