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則天放大招:輿論造勢三步走

武則天放大招:輿論造勢三步走

在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一個女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是極其艱難的,要當皇帝那簡直不可想像!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是怎麼做到的呢?她又創造或具備了哪些獨特的條件呢?

雖然武則天早已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實際主宰,但是離皇帝始終還是有一步之遙。傳統社會強烈的男尊女卑思想、世俗的正統觀念、王朝的祖制、大臣的不解和反對等,都成了她通往女皇寶座的攔路猛虎。如何才能營造出,「改朝換代是民心所向和歷史必然」的氣氛呢?為此,她在侄子和謀士的策划下,也是費盡心機、絞盡腦汁。

《國家寶藏》中寧靜飾演的武則天

第一招:文王后代,出身高貴

武則天很早就開始為自己上台作輿論準備。經過專家「嚴密考證」,她確信自己的先祖是東周開國之君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兒子姬武。那麼,自己當然就是歷史上享有盛譽的周文王親親的後人。周文王集賢德與智慧於一身,能與他攀上親戚,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啊,以後說話都可以硬氣多了!

為了表明她領導的政權,就是從周朝直接繼承而來的,武則天不惜在光宅元年(684年)將幾乎所有政府主要官職,全部按照《周禮》改了名。雖然,這些聽起來很浪漫的官名,在周朝都沒有實行過。例如,宰相里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被改成「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被改成「同鳳閣鸞台三品」,「尚書左僕射」被改成「文昌左相」,「尚書右僕射」被改成「文昌右丞」;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改稱天、地、春、夏、秋、冬部等。當然,這一串讓人頭暈的官名在武則天倒台後(705年),都又馬上被恢復原樣了。實際上,在此100多年前由鮮卑人宇文覺建立的北周(557—581年),為了表明自己和周朝的親緣關係也曾採取過類似的做法。等到武則天稱帝後,就自然而然地也為自己的政權命名為「周」。並且,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他夫人姒氏為文定皇后,封周公姬旦為褒德王等。

找到歷史淵源後,684年九月,武則天下令改東都洛陽為「神都」,顯露出與李唐分道揚鑣的跡象。

第二招:女主君臨,彌勒轉世

這是更厲害的一招,因為佛教在當時的中國影響很大。武則天能稱帝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藉助了彌勒佛的名號和聲威。但是,佛法體現在武則天身上,與其說她信佛不如說她善於利用佛教,進行了一場社會革命。

經過武則天的第一個男寵兼洛陽白馬寺主持薛懷義(原名馮小寶)和「高僧」法明等人,夜以繼日的「刻苦攻關」,終於在浩如煙海的佛經里找到了一部《大雲經》(全名為《大方等大雲經》)四卷,並對其進行了注釋寫成《大雲經疏》。《舊唐書》、《新唐書》等很多史料都認為,《大雲經》是薛懷義等人專門為武則天偽造的。但宋朝贊寧的《大宋僧史略》、祖琇的《隆興編年通論》,分別對此提出過質疑。因為,《大雲經》出自印度,並且早在十六國時期便有兩種中文譯本。一種是後秦(384—417年)高僧竺佛念在長安翻譯的,另一種是北涼(397—439年)高僧曇無讖在姑臧(今甘肅武威)翻譯的。也就是說武則天在天授元年(690年)頒行、推廣《大雲經》時,它已經存在了260多年了。20世紀初,在敦煌發現的兩個《大雲經疏》抄本,就與曇無讖所譯《大方等大雲經》幾乎完全吻合。羅福萇、王國維、陳寅恪等近代國學大師,據此認為薛懷義並沒有偽造《大雲經》。薛懷義只不過是根據前朝高僧的翻譯,對這部佛經按照當時政治的需要進行了註解。

《大雲經》是一部正統的佛教的經典,其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凈光天女曾在同性燈佛那裡聽過《大涅槃經》,後又在釋迦牟尼處聽聞佛法深義。佛對凈光天女說,你將化為菩薩,然後會以女身成為國王,得到轉輪王統領疆土的四分之一,而後又得大自在。

據說凈光天女的前身,就是某國王的妻子。這個由王后而成為國王的故事確實太巧妙了。女主統治國家,最後又成佛的故事,前半段簡直就是武則天經歷的翻版,後半段又正符合武則天的理想。佛經里的女性可以稱王、成佛,武則天當然可以做皇帝了。薛懷義和法明等人,巧妙地借用了《大雲經》中凈光天女將君臨一國的佛祖預言。他們炮製的《大雲經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晦澀的經文加以演繹闡發,再和當時流行的彌勒信仰結合起來。他們將凈光天女的故事嫁接到武則天的身上,將其神化為佛教中的未來佛——彌勒佛,以此為武則天稱帝製造輿論。然後,煞有介事地宣稱:李唐衰微,太后武則天就是彌勒下界,當然應該做人間之主了。這就名正言順地,為武則天當皇帝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權威的理論依據。用佛教來打壓正統儒家思想,彌補武則天女性身份的先天不足。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既然佛經都認定武則天是彌勒佛下凡,那麼由她替代李唐王朝做皇帝就是一種天意了,必將給普天下的百姓帶來福音。從而,在武則天時代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和世俗的正統觀念,暫時地破除了!

武則天為此大喜過望,在稱帝後大力推廣《大雲經》,為其造勢。她下令全國各州要分別建立大雲寺,收藏和供奉《大雲經》,專門塑彌勒佛像,為她取得帝位的合法性大造輿論。705年她兒子李顯復辟李唐後,下令拆毀大雲寺,當時全國各地的大雲寺大多不復存在了。日本的國分寺就是模仿武則天時代的大雲寺所建的,在它的附近今天居然已經形成了一座城市——京都國分寺市!

稱帝後的第二年(691年)四月,武則天下令:「佛教地位在道教之上,佛教僧尼排在道教道士、女冠之前。」而唐朝以老子的後人自居,向來推崇道教。武則天還建造了許多以彌勒為主佛的洞窟,她的帝號為「慈氏聖神金輪皇帝」。「慈氏」就是彌勒,「金輪」就是佛教的轉輪王!武則天真是用心良苦,為其帝位的合法性大造輿論。至今在敦煌莫高窟,還留有一座依山而建高達9層的木結構建築——即第96號窟的大佛殿(俗稱九層樓),保護著裡面還完好地倚坐著的一尊高達35.5米的彌勒佛像!這尊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像和「室內第一大佛」,正建於武則天時代,是1300多年前往事的歷史見證。透過滄桑的塵埃,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煙霧繚繞之下,人們紛紛進香跪拜,希望在彌勒佛的保佑下能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而武則天也好似看到,人們就是在朝拜她。

今甘肅敦煌莫高窟九層樓

而在武則天之後,歷代皇帝都禁止佛教徒朝拜彌勒佛,以防止再有居心叵測之徒藉此搞轉世、陰謀什麼的。所以後世雖有權勢衝天的女性,但再沒出現過女皇。有不少造反的農民組織,仍舊打著彌勒佛降生的旗號,壯大聲勢。比如,白蓮教、青紅幫、天地會等等,其首領都自稱是彌勒降生,想以此來變革天命。

695年,「薛懷義勢力集團」因野心膨脹而遭覆滅。此後,武則天還是用佛教作為自己的輿論工具,但《大雲經疏》已不太受重視。她開始庇護此時迅速發展、深受歡迎的佛教華嚴宗和禪宗。按照佛教理論,佛有三身,報身盧舍那佛、法身毗盧遮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武則天統時代後期,博大壯美的盧舍那佛取代了彌勒佛的地位,引發了中國佛教思潮的新動向。

今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675年完工)

武則天給自己取名為武曌,而盧舍那的譯意正好為「光明遍照」。很多學者認為,洛陽龍門石窟著名的盧舍那大佛就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還有人甚至直接說,那就是按照武則天25歲時的形象與儀錶及容姿而塑造的。

總之,經過幾十年轟轟烈烈的大肆鼓吹,武則天處心積慮的、巧妙地將自己變為神佛的化身。這一番頗費力氣,但也是很見成效的炒作,為她掃除了做女皇的一大障礙。久而久之以假亂真,在一幅天下祥和的景象中,要求武則天稱帝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這招畢竟只能應對普通民眾,要使飽讀詩書、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知識分子和官員們信服,她還得再費一番力氣。

第三招:河圖洛書,天命所歸

在「彌勒轉世」有利的輿論基礎上,武則天又派人編排了一出「河圖洛書」的鬧劇和一系列如期而至的神秘「祥瑞」。

《周易·繫辭上》說:「黃河出圖,洛河出書,聖人效法它們。」據說,孔子從古籍的記載中得知,伏羲時代黃河裡出現了一匹龍馬,它身上有花紋圖案,這就是「龍馬負圖」。伏羲把上面的圖文記載了下來,因為出現在黃河,就稱作「河圖」。而傳說在黃帝時代時,洛河浮出一隻神龜,它的背上有九宮花紋數字。黃帝把它記了下來,將其命名為「洛書」。 關於河圖洛書,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其來源於中國上古時代的九宮星相圖與占星術,結合了五行、風水術數的理論,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和古代文明的里程碑。據稱其哲學理論,在中醫、易經、姓名學、占卜、八字學、紫微斗數、風水學、算命、擇日學、奇門遁甲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據說這是包羅萬象、高深莫測的專門學問,但時至今日真正懂得其中含義的寥寥無幾!不懂也不要緊,因為它的政治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河圖」(左)、「洛書」(右)示意圖

河圖洛書作為一種祥瑞,經常被看做是上天對政權合法性和君主政績的極大認可。除了虛無飄渺的伏羲、黃帝時代,河圖洛書還有幾次載入史書。傳說中,帝舜曾經得過黃龍背著送來的「河圖」,大禹接受過「洛書」,周文王接受過河圖和洛書,周成王得到過龍圖龜書。而河圖洛書的第5次「出現」,就是在武則天時代了,因為武則天需要它的出現!688年四月,武承嗣命人偽造了刻有「聖母將君臨天下,使帝業永遠昌隆」(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色石頭。然後,唆使雍州(今陝西西安)人唐同泰向武則天上奏摺,稱在洛水發現了「瑞石」。武則天大喜,給這塊石頭命名為「寶圖」。五月,武則天加尊號為「聖母神皇」。七月,實行大赦天下,改「寶圖」為「天授聖圖」。改稱洛水為「永昌洛水」,禁止人民在此釣魚。封洛水神為「顯聖侯」,加位特進(國策顧問,正二品),並且為其立廟祭祀。還在發現瑞石的地方附近設置了永昌縣,特許百姓聚集在一起飲宴5天。十二月,武則天親自祭拜洛水,並在洛陽舉行了盛大的受圖儀式,以此表明老天爺同意她做皇帝!當然,那個「發現」瑞石的唐同泰也一舉被提拔為從五品的游擊將軍。

689年正月初一,武則天在明堂舉行皇家大祭,她身穿龍袍、頭戴龍冠,手持巨型玉圭,與皇帝李旦、皇太子李成器等,叩拜了昊天上帝神位,然後依次序叩拜了一任帝李淵,二任帝李世民,三任帝李治,再叩拜先王武士彟(武則天的父親),再叩拜五方帝王神位。武則天登上則天門,宣布改年號為永昌,再次大赦天下,允許百姓飲宴7日。

為此,大詩人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還特意寫了首詩,謳歌這一盛事:

大酺

聖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

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

雷雨垂膏澤,金錢贈下人。

歡賞遍,交泰睹惟新。

正月初三,武則天在明堂接受百官朝拜祝賀。初四,武則天頒布施政綱領和九條訓詞,用以勉勵文武百官。初五,大宴文武百官。武則天完全處於舞台中央,唯一就差一個「皇帝」的名份了。一方面是其樂融融的盛世場景,另一反面再給李家緊緊枷鎖、撒撒氣。夏天,武則天又誅殺了汝南王李煒、潘陽公爵李諲等皇族12人,流放了他們的家屬。

武則天是理論和實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很硬。這三招一過,如同程咬金的三板斧,使輿論界、朝堂上、民間都一邊倒地出現了,支持太后高升一步的呼聲。看來,這最後的一層窗戶紙不捅開是不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自信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