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如品茶

讀書如品茶

讀書如品茶

讀書如品茶

周末的午後,陽光大把大把地灑在陽台上,端一杯熱茶,捧一本書,斜倚在藤椅上,品一口茶,讀幾頁書,好不愜意的生活。

窗外,湛藍的天空下雲捲雲舒,樹的枝葉在風的吻中翩躚起舞,遠處的湖,波光粼粼,湖面上有新下水的遊船游弋。凝視茶杯,杯口氤氳繚繞,水中的茶葉起起伏伏,就似這書中的人生,有波瀾壯闊,有跌宕起伏。

《紅樓夢》中妙玉對寶玉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我之讀書,讀小說就非得如牛騾飲,要一氣呵成讀下去,如極度口渴的人抓起茶杯,不管不顧地幾大杯下去才能解渴。讀陳忠實的《白鹿原》是在20世紀九十年代,拿到這本書,我一連兩天一夜一口氣讀完,為此還在單位撒謊裝病請了一天假。讀完這本書,就好似長跑回來喝乾一壺熱茶,那份酣暢淋漓痛快之極。讀散文,特別是經典的散文,就得如喝二杯茶,先讀一遍,回頭來再細讀,悟文字之美,如品茶之甘醇。讀詩非得細品,一行一行,乃至一個字一個字,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啜飲,方得詩之精魂,茶之精髓。

林語堂說:「讀書是一種樂趣,品茶是一種情趣。」妙玉用五年前從梅花上收積的雪水釀茶,書亦如此,曹雪芹畢其生作《紅樓夢》,路遙為《平凡的世界》死而後已。讀這些書必得細斟慢品,方解其中味。

《茶疏》裡面寫到最宜於飲茶的時候和環境時說,飲茶的時機是:「心手閑適、披詠疲倦、意緒棼亂……」品茶要有一個好心境。靜夜獨坐,捧茶入定。清苦的茶葉幽香四溢,一小片茶葉可品出山川風月與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煩惱憂慮,心靈復歸寧靜。讀書與品茶一樣,同樣需要好的環境和心情,處於喧囂或煩悶中,難品茶中真味,難悟書中要旨。只有無瑣碎事擾心,無嘈雜之聲亂耳。靜心地品茶、讀書,沉醉其中。好書往往動人心扉。縷縷微妙感覺從心中輕輕滑過,靈感頓悟,妙趣橫生,不經意中是真切的觸動,忘記了眼前的世界,心中盈動的書中主人公的情緒和精神,流動著一個個高尚的影子。讀畢合卷,如夢初醒,如暢飲一杯清茶,疲憊盡消。讀書伴茶正當其妙,書中情,茶中味相互滲透、相得益彰。

不同的茶有不一樣的風味,不同的書有不一般的意趣。碧螺春如江南少女,龍井如詩書士人,普洱如滄桑老農,鐵觀音如深山俊婦,大紅袍如古剎名僧……讀冰心,清純淡綠,鮮如清明嫩尖;讀魯迅,濃如雲南普洱,釅烈過癮;讀梁實秋,老練淡定,似陳年烏龍;讀余秋雨,渾身芳香,如碧螺初春……人人都喝茶,喝出不同味。同一本書,眾多人讀,也是讀出各自感味。

沒有一朵花能盛開四季,唯有茶,開在一隻小小的杯里,一年四季,長盛長青。一本好書,如普洱,如盛開在塵世里的花,歷久彌新。

一杯佳茗,一本好書,人生有此,足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書房聽雨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