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起喜人——評張冉科幻文集《起風之城》

風起喜人——評張冉科幻文集《起風之城》

張冉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起家」於網路文學寫作,因偶然的機會開始科幻寫作的張冉,是80後科幻作家中入行較晚的一個。或許得益於自幼對文學的興趣,以及長期以來筆耕的浸潤與錘鍊,他的起點很高,大概是近幾年出道的中國科幻作家新人中實力最強的。2013年11月,第24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在成都頒獎。當時尚算新人的張冉以科幻處女作《以太》摘取了分量最重的「傑作獎」,同年,這篇小說還摘得了第四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科幻小說金獎。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張冉發表了《晉陽三尺雪》《太陽墜落之時》《永恆復生者》等中短篇小說十餘篇。幾乎篇篇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而《起風之城》《大飢之年》《晉陽三尺雪》也接踵折掛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獎金獎及銀河獎。

從創作科幻作品的數量來看,張冉的作品不算多。他擅長以宏大磅礴的敘事、起伏跌宕的構思、婉轉細膩的文筆講述一個勾聯人心的傳奇或是關乎人性的故事。科幻的內核在他的小說中並不是著力要書寫的,甚至只是點綴,他更著力於通過科幻的外衣去書寫某種情緒、境遇或是情懷。整體來看,以陳楸帆、郝景芳、夏笳、寶樹、飛氘、張冉等為代表的80後科幻作家群並不以硬科幻的書寫見長,題材擇取上,更關注心理學、語言學、人工智慧等選題,他們更願意將筆觸放置在鉤沉歷史、影射現實方面,陳楸帆更是高舉起了「科幻現實主義」的大旗。

《起風之城》是張冉出道以來科幻創作的一個總結,集中收錄了最能體現其創作風格的9篇小說,包括「灰色城邦」系列的《以太》《起風之城》《永恆復生者》,分別講述信息封鎖、大機器人和死者復生的故事;塑造了真菌毀滅人類文明的末世世界觀的《大飢之年》;以爭奪太陽能空間站為背景的驚險科幻《太陽墜落之時》等。

科幻評論者張懿紅在《這一代人的英雄夢》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張冉小說凸顯的共性:追求自由解放、反抗極權壓迫的英雄主義。這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小人物形象或是物象,基本都是社會階層中處於弱勢的、受壓抑的一方:單身獨居,有些孤僻的中年大叔(《以太》),由3個孤獨而堅持的年輕人(大熊、琉璃與喬)共同完成的破碎落後的巨型雙足機器人,對機器公民大本營發起了攻擊(《起風之城》),為了留住復生的父親而孤注一擲奔向核電站的「反叛者」瑪姬(《永恆復生者》),為了建立自己的理想城邦而挾武器以令聯合國的3個太空宇航員。談到為何偏愛塑造這類形象,張冉在接受筆者採訪時也戲稱自己也是個比較「宅」、有點孤僻的人,熱愛自由,以至當年辭去了《經濟日報》記者、評論員的媒體工作,毅然選擇做一名自由職業者。依此看來,這類形象大抵有作者自己身上的影子。

張冉善於從歷史題材中尋找切入科幻的鉚接點,《野貓山——東京1939》中穿越時空隧道錯失戰機卻依然懷揣使命在日本堅守的國民黨飛行員,這篇小說是由真實事件延伸而來的,文中被審訊的「梁犯」的原型是梁思成之女梁再冰,她是串起幾位飛行員故事的引子,在歷史上,確實有過這段相遇。而幻想與現實互為穿插敘事的風格,更是風煙迷離中,見得赤誠人心。除此之外,《晉陽三尺雪》《大飢之年》也是試圖將科幻與歷史做嫁接的嘗試。

張冉稱自己不是一個以科學為基本信仰的人,這點是和那些以科學為信仰的作家(例如《三體》作者劉慈欣)是不同的。他更關注技術可能導致的災難,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帶給社會的影響,總體持「短期樂觀,長期悲觀」的態度。或許對科學秉持的這種態度致使他不太擅長,也無意於從科幻點子的創新上著墨,小說中科幻的內核不見得新鮮,甚至可能是很多科幻作品中已經寫過的,儘管並不夠「硬」,但不失堅實。張冉的本事在於,哪怕是前人講了幾十遍的科幻點子,他也一樣可以講得比前人好看。

毫無疑問,張冉是一個講故事的好手。「我寫故事常常從某一個畫面宕開去,在此基礎上增添延伸的場景」,張冉稱自己近期每天都會看兩部電影,而長期以來喜歡看漫畫的習慣使他對畫面有著較強的敏感度。加上他長於製造懸念,把控敘事節奏,使得他的小說有看電影般的即視感與帶入感。從這本集子收入的幾篇作品來看,早期的作品更有傳統文學寫作的慣習,譬如發表於2013年的《起風之城》並不受科幻圈的歡迎,當年評獎時爭議較大,因為它更偏向於傳統的文學文本。很多科幻讀者認為「裡面大段大段的描寫沒有太多用處」,而讀慣了主流文學作品的讀者,則能理解那些看似無用而實則別具匠心的鋪陳敘事。張冉稱,《起風之城》是沒有妥協的作品。而到了之後的作品,在寫作《太陽墜落之時》的時候,敘事節奏明顯加快了,該小說是較為典型的科技驚險小說,可謂步步驚心,一點點逼近高潮。張冉常常在小說的3/4處猛然剎尾,他認為到此就好,不願意再寫下去了。這種戛然而止的寫法,常使得讀者覺得不過癮,但又未嘗不是一種特點,更容易形成餘音繞梁的效果。酷愛音樂的日常喜好也在小說寫作中有所映射,在他的小說中隨處可見音樂的影子,書後的跋即以「我喜歡的故事有音樂」為題,可見張冉對音樂熱愛。

重視細節卻依舊保持著宏大的敘事,較強的故事性、傳奇性以及文學性,富麗精緻、如漢賦般的語言流,都使得這本短篇集收錄的作品值得一讀。

文 / 姚利芬,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科普創作》編輯。

(責任編輯 李娜)

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23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

《科技導報》

中國科協學術會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導報 的精彩文章:

全球變暖被預測進一步加重

TAG:科技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