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南極出現裂縫,21公里冰川滑向大海,NASA擔憂的事或將發生,急派衛星監視

南極出現裂縫,21公里冰川滑向大海,NASA擔憂的事或將發生,急派衛星監視

2018年1月26日,科學家又一次將「末日時鐘」撥快30秒,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剩2分鐘。將「末日時鐘」再度撥快,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全球變暖所引發的南極冰川融化加劇。

10年前NASA就開始了對南極冰川的變化情況進行監視。以前,NASA發現的冰川移動現象大多發生在南極冰蓋的西部,但是最近NASA的航拍飛機卻驚訝地拍到南極南部半島有一個長21公里、寬11公里的冰川正在滑向大海,在冰川緩慢移動的過程中,巨大的裂縫隨處可見,一旦形成永久性的裂縫,南極冰川將會出現崩塌,海平面將會隨之升高。因此,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心頭湧起一絲隱隱的擔憂。南極南部半島冰川的移動,說明氣候變暖所引發的後果正在變得日益嚴重。

NASA的專家稱巨大的裂縫是冰川斷裂形成的。當較大範圍內的冰川整體向下滑動時,如果遇到南極大陸的峽谷地貌或者山崖,就會出現這樣的巨大裂縫。而這些巨大的裂縫反過來也說明冰川出現了極大的位移現象。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冰川的大範圍移動呢?如果沒有地殼運動的跡象,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氣溫在升高,融化帶來的冰殼應力破壞了冰川局部的構建兒,造成了大範圍的位移、斷裂和滑向大海的現象。

隨後NASA所調用的高程衛星-1號,又進行了精確觀察,目前已確認南極大陸南部半島的冰川和冰架已經變得十分脆弱,巨大的冰川整體下滑,裂縫造成的冰殼斷裂,隨時都會引發冰川的崩塌現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全世界的海平面將會加速上漲,從而造成許多發達的海濱城市將來被淹沒在大海當中。

不過,這一現象一定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為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影響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再加上南極大陸原有的山川地貌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遲滯冰川下滑的速度。但是,儘管這樣,科學家們也不願眼睜睜地看到將來發生這些悲劇事情。

為了更深入地加以研究,NASA決定今年底再發射高程衛星-2號,交替觀測,加大對南極冰川變動情況的監測和研究,期望給全球人類提供一個科學的行動指導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端1號 的精彩文章:

英科學家:外星人或為人類意識與機器人的結合體,會千變萬化,我們難以看見

TAG:尖端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