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事:我軍首用無人機補給演練,中央出無人機法規徵求意見
又到周一
無人機一周大事又來啦!
帶你快速讀懂上周無人機的
社會熱點、政策趨勢、行業動向
#上周無人機大事#
1.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法規徵求意見,駕駛輕型無人機無需執照
2.順豐在雲南首次試用無人機運輸後勤物資
3.大疆發布「御」Mavic Air,摺疊後飛行器面積與手機相當
4.我軍首次運用無人機實施聯合補給演練
1.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法規徵求意見,駕駛輕型無人機無需執照
1月26日下午,由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空管委辦公室)發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這也是我國出台的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專項法規徵求意見稿,是建國以來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無人機管理與發展做出部署。
工信部官網截圖。
《徵求意見稿》中將民用無人機分為兩級三類五型,微型無人機使用者無需向民用航空管理機構實名註冊登記;微型、輕型無人機駕駛員無需執照即可飛行;若飛行區域處於無人機適飛區域,無人機駕駛員無需申報飛行計劃。
南方都市報報道鏈接:
重磅!我國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專項法規即將向社會徵求意見
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法規徵求意見,駕駛輕型無人機無需執照
根據新條例,消費級無人機規定可能有什麼變化?無人機玩家看過來
首部國家級無人機飛行管理法規徵求意見 無人機適飛區域無需申報飛行計劃
【專家解讀】
明確概念便於細則制定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裝備所航空研究室副主任金偉對南都記者表示,《徵求意見稿》的一大亮點是,在法規中明確了無人機的概念。「最開始都叫無人駕駛航空器,現在根據人們使用習慣,將遙控駕駛航空器和自主航空器統稱無人機。」
金偉表示,使用無人機的概念是比較合理的,將法律法規的稱呼和人們日常使用的稱呼對應起來,這樣規定的好處是方便了今後的細則制定,以後就可以直接叫無人機了。
分類管理類似交通紅綠燈
無人機的兩級三類五型分類方法則是多位專家共同認為的亮點。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陶楊告訴南都記者,《徵求意見稿》中對無人機的分級分類管理打破了某些地方粗放的、「一刀切」管理無人機的局面。
他解釋道,對無人機進行分類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此前民航局、工信部也提出過一些分類方法。此次法規的創新之處在於將多種指標統一起來,使用綜合性指標將無人機劃分為兩級三類五型,相對來說比較科學。此外,《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監管主體、批複主體,簡化了申報流程,對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金偉對此也表示贊同。他介紹道,《徵求意見稿》參考國際上以重量為主的分類標準,對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和大型無人機以重量為基本指標,考慮運行風險對性能、速度等進行規定「這樣的分類更先進一些」。
金偉告訴南都記者,目前五種類型的分類管理類似交通中的紅黃綠燈,「微型無人機的管理相當於綠燈,不需要駕駛員培訓、飛行計劃、保險等要求,50米以下在限定區域外隨意飛行。輕型無人機管理則相當於黃燈,劃定一些適飛區域,你在這裡面可以自由地飛。小型以上的就類似紅燈,有更嚴格的管理要求。」
低空空域放開略為保守
《徵求意見稿》中對無人機的分級分類管理打破了某些地方粗放的、「一刀切」管理無人機的局面。在陶楊看來,目前在低空空域放開方面,《徵求意見稿》中的規定還是略為保守。
《徵求意見稿》中指出,120米真高以上空域為輕型無人機的管控空域。對此,陶楊指出,很多國家在這方面的規定都是150米,國家制定這一數值應也有其考慮,但相對來說略有一點保守。
此外,陶楊還建議要在條例中進一步明確如何協調無人機各方面監管主體間的工作,避免多頭監管的出現。
金偉也指出,這一條例商討制定已有四年多時間,逐漸形成了目前的《徵求意見稿》。現在《徵求意見稿》規定了許多內容,還有更多的細則及部門規章仍待制定。
2.順豐在雲南首次試用無人機運輸後勤物資
1月24日,順豐在陝西、雲南通過無人機對後勤物資進行實驗運輸。這是順豐該在研機型在一個月前完成首次應急物資快速投遞的驗證飛行後,首次試用運輸後勤物資。
順豐無人機機隊初見規模,首次試用無人機運輸後勤物資
順豐無人機在陝西起飛。
當天12時16分,陝西某地,順豐自有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V330也裝載了1公斤急救藥品在小雪天氣中起飛,飛行約23分鐘到達目的地,飛行距離24公里,爬升1100米。據悉,V330採用鋰電池供能,最大載荷重量3公斤,飛行高度120米,最大航程60公里,全自動航線飛行,可緊急返航、盤旋或降落。
算上此次場景試飛的無人機,2017年,順豐已經先後實現了水陸兩棲無人機、大噸位無人機的試飛工作。再加上此前對外披露過的各種中小型無人機,順豐的無人機機隊已初見規模。
順豐相關負責人向南方都市報-解碼無人機記者介紹,此次演示展示了運輸場景的多樣性以及適應性。在軍民融合的政策環境下,傳統物流企業在無人機領域的探索同樣適用,比如無人機可以實現海島、偏遠地區等遠距離供給,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運送藥品和急救用品的運輸等。
3.大疆發布「御」Mavic Air,摺疊後飛行器面積與手機相當
1月23日晚間11時,大疆創新在紐約舉辦新品發布會,推出「御」Mavic Air隨行無人機。
南方都市報-解碼無人機了解到,「御」Air改用直槳,摺疊時機臂可以直嵌入機身,因而摺疊後的飛行器面積大小與手機相當,飛行重量為430克。據了解,「御」Mavic Air配備4K三軸雲台相機,最長飛行時間達21分鐘,最大飛行速度68.4km/h。
「御」Mavic Air。
4.我軍首次運用無人機實施聯合補給演練
日前,空軍後勤部探索建立軍民聯合無人機補給模式,聯合兩家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單位,在北京成功組織雲南、陝西兩地三型無人機聯合補給演練。這是我軍首次運用無人機實施聯合補給演練。
這次無人機聯合補給演練,是對新型後勤保障手段的一種探索嘗試,開展了兩個課目的物資保障演練:
課目一是模擬戰時南部戰區空軍某陣地雷達受損,上級批准調用存放在某場站的戰儲維修器材。根據《協議》,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聯合順豐速運,實施中型物流無人機空投補給保障。演練現場,6套雷達維修器材在檢查包裝、標籤打碼、簽字確認後,由1架順豐中型無人機運送至雷達陣地上空投放,最終降落傘落點與指定點偏差不到50米,用時60分鐘。如果按照以往的汽車運輸方式,約需兩個半小時。
課目二是模擬中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1名戰士被毒蛇咬傷,中部戰區空軍某基地聯繫西京醫院準備抗毒血清,並啟動應急響應機制。22分鐘後,一架順豐小型無人機在飛揚的雪花中,平穩降落在這個雷達站的籃球場上。在此等候的衛生員快速從無人機上取出血清後,無人機自主起飛返航。由於此地山區路況較差,採取傳統的公路運送方式,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在此之前,京東小型無人機也攜帶急需物資準確到達。
采寫:南都記者卜羽勤(部分綜合解放軍報融媒體)
—————————————————————
如果你正在關注無人機領域
如果你對無人機行業政策的完善有自己的建議
如果你對無人機企業發展和行業轉型升級有興趣
歡迎與我們聯繫
郵箱:nd_uav@163.com,或在文章下方留言
—————————————————————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