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被張儀用割地六百里的瞎話欺騙真的只是因為愚蠢嗎?
在戰國時期,楚懷王可能是最出名的楚國君主。不過楚懷王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他的功業有多輝煌,而是因為他幾次足以成為「千古教訓」的戰略失誤。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儀誆楚」,用割地六百里的瞎話成功地拆散了威脅秦國的齊楚聯盟。
後世在回顧「張儀誆楚」的時候,一般認為是楚懷王個人過於愚蠢和天真,才上了張儀的惡當。但在本鬼看來,楚懷王之所以會被張儀割地六百里的瞎話欺騙,其中是有其特殊的戰略背景和考慮,並不僅僅是楚懷王個人的愚蠢和天真。
戰國初期,楚國基本獨霸長江流域,就連當時最強大的魏國也無法染指。但秦國崛起之後,開始在長江流域與楚國展開競爭。更元十年(前316年),秦國攻佔了巴蜀地區,之後有攻佔楚國丹陽,楚國的核心地帶荊江地區面臨直接威脅。
為了抵消秦國攻佔巴蜀和丹陽的戰略優勢,楚懷王趁秦國一時不備的機會發兵攻入了秦國的藍田地區,兵鋒直指關中平原。但由於秦軍抵抗頑強再加上韓、魏兩國偷襲楚國,最終迫使楚國退兵,沒有實現控制藍田一帶的戰略目標。
在藍田遭遇挫折後,楚懷王便把目光轉移到長江下游的越國身上,想要「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但當時戰國七雄之間的戰略態勢導致楚國一時還不能對越國下手,特別是越國與齊國接壤,而齊國又與楚國聯盟,伐越可能會引起齊國的不滿。
就在這時,張儀提出只要楚懷王撕毀與齊國的盟約,秦國便將六百里的商於之地割讓給楚國。商於是秦楚邊界上的戰略要地,「秦之四塞」中的武關便位於其中。控制了商於就等於控制了秦國的「南大門」,之前的戰略損失都可以一筆勾銷了。
另外,撕毀與齊國盟約而與秦國結盟,也可以為楚國吞併越國掃除最大的外部障礙。所以說楚懷王被張儀割地六百里的瞎話欺騙雖是因為急功近利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錯誤,但並非完全因為個人的愚蠢和天真。


TAG: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