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鋼華:漫談「旅遊研究」與「中國旅遊研究」

陳鋼華:漫談「旅遊研究」與「中國旅遊研究」

推文導讀

感謝陳鋼華博士給大家帶來了「青年說」欄目第二篇旅遊博士論文的回顧與反思。鋼華這篇推文閱讀後給人很多啟發。其一,如何尋找一個研究問題。這幾乎是每一個碩博士研究生入門之後都要面對的問題,具有普遍性。有一句頗有啟發,就是在有一個初步的研究想法「研究海濱度假區開發模式」後,廣泛地閱讀「政治學、社會學以及跨學科的組織研究中與制度變遷相關的文獻」,最後把研究聚焦到「多重製度邏輯視角下的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其二,就是旅遊研究的理論貢獻。我們的研究普遍存在「重技術輕理論」的問題。鋼華針砭時弊,提出了旅遊研究的理論貢獻這個我們值得重視的研究現象。那麼,如何提高旅遊研究的理論貢獻?可以從「道」與「術」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從「道」方面就是通過中國的經驗研究擴大傳統學科理論的邊界與範圍,增加了原有理論的新情況、新類型甚至尋找到傳統理論體系中新的反例。從「術」的方面,重視西方理論中潛在的「預設」和「有色眼鏡」,從中國的現實反思甚至推翻這種理論預設。另外,在文章中做足文獻綜述與理論探討,從深度的理論分析與探討中確定文章理論貢獻。其三,鋼華博士還提及後博士研究的轉型問題,適時拓展博士研究領域。該篇推文中還有更多的詳盡精彩分析,歡迎大家閱讀品鑒。

韓國聖,山東大學(威海),副教授

漫談「旅遊研究」與「中國旅遊研究」

陳鋼華

1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題目:「旅遊研究」與「中國旅遊研究」?

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題目!

因此,當我終於鼓起勇氣要開始寫韓國聖老師和《旅遊學刊》「青年說」微信推送欄目劉魯老師的這篇約稿時,我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種心情完全和我寫博士論文的後記一樣。

(註:「青年說」好像對約稿有要求,希望作者可以談及博士論文的研究經歷及相關思考,也可以並不完全聚焦在博士論文及本人,還可以適度拓展談及相關議題。)

「當我終於鼓起勇氣要開始寫博士學位論文後記的時候,我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回首在中心[註: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的三年,尤其是過去的人生中最煎熬的5個月,內心的複雜依舊難以言表。有時候會感傷過去的三年自己的進步是否不如預期,有時候會悔恨自己是否不夠努力,有時候也曾埋怨自己是否不夠自信。展望前程,似乎依舊有種「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孤獨與渺茫。(博士論文後記,2012年5月)

但與當時的複雜心情相比,似乎現在要從容了一些。這種從容得益於過去5年多來我的博士導師保繼剛教授和其他諸多前輩的提攜、鼓勵和幫助及眾多好友的幫助,讓我對什麼是研究、如何來做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得益於博士畢業後在高校(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東南大學旅遊學系)「安居樂業」的從教經歷,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心境來思考旅遊及更廣泛的社會科學研究。

2旅遊研究的可能貢獻

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多重製度邏輯視角下的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以三亞市海棠灣、亞龍灣為例(已於2014年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關於「調研歷程」,我的博士論文後記有所記錄:

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都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經過近十年的學習和實踐,對旅遊現象的了解自然不是最大的困難。最大的困難來自於研究方向的轉變、研究方法的實踐以及多學科理論的掌握和駕馭。整個博士學位論文的完成,從最初的選題、開題、到實地調研,到寫作成文,無疑是相當焦灼,甚至是極度煎熬的。短短的三年,我必須硬著頭皮去查閱、學習政治學、社會學以及跨學科的組織研究中與制度變遷相關的文獻。在2011年8月正式赴海南進行實地調研之前,我還必須絞盡腦汁地琢磨研究的理論問題。在實地調研中,必須冒著酷暑坐「摩的」穿梭在三亞的大街小巷、奔走在三亞市各政府部門和案例研究點之間;必須為了一次簡短的訪談甚至一次不到一分鐘的談話來回坐車幾小時往返於案例地和住處之間。好幾次我都想放棄,但是我堅持了下來,因為我認定我的努力總是會有回報的;我不希望將來因為我曾經的不努力而後悔。幸運的是,我住在三亞灣城市段的家庭旅館中,不到兩分鐘就可以走到海邊;每天傍晚我都可以赤腳漫步在三亞灣的沙灘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望著遠處的晚霞,總結一天的調研成果,反思每一天的成敗,思考著下一步的安排。(博士論文後記,2012年5月)

雖然,我目前不再系統地研究中國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制度變遷(順便多說一句,關於制度、政治、政策等話題的中國旅遊研究,保老師一直強調,我也深表贊同:關注和研究旅遊發展需要有非常深厚的社會科學理論功底與駕馭能力,對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的敏銳性,還有就是研究的可進入性),但博士論文研究的經歷,為我後續思考中國旅遊發展中的制度與政治議題奠定了理論和實證的基礎。從博士論文及相關研究中整理出的成果還算是不錯的。

更為重要的是,博士論文的研究經歷讓我開始思考旅遊研究可能的理論貢獻以及中國旅遊研究的現狀及未來。在旅遊研究可能的理論貢獻及可能的進路方面,我的博士論文後記略有提及:

每個攻讀旅遊管理博士學位的博士生也許都有過這樣的困惑與迷茫:旅遊管理或者說整個旅遊學科本來是沒有太多的理論基礎的,尤其是與成熟的傳統社會科學諸如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和心理學比較起來。那麼,旅遊管理或者旅遊學科的博士生們如何才能在對旅遊現象的研究中建立起理論發展的意識和行動呢?

無可避免地,我們自然要借用原有成熟學科的理論,從較早介入的地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到新近熱門的社會學、人類學和政治學等。但是我們卻不是也不能簡單地套用這些理論。從理論發展或曰學術史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理論的提出或者一個學派的建立,都是基於特定的研究對象的(例如,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學派最早就將學術目光和研究對象聚集在組織的趨同上),從而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現象。例如,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在營銷學中已經廣為接受,但是當時的產品主要是指實物意義上的商品或者一般服務,而沒有涉及到旅遊產品/旅遊服務以及這些旅遊產品/服務的集聚地——旅遊目的地。因此,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的提出與後續的不斷發展,無疑是拓展了原有生命周期理論的解釋力度和範圍,這本身就是學術史上的理論貢獻,這也就是瓦格內和鮑格(Wanger & Berger,1985)所說的理論深化、理論拓展/繁衍。社會科學的理論總是在新舊解釋之間的更替中不斷演進。

我想作為一名旅遊管理專業的博士生以及今後在高校從事旅遊研究與教學的老師,只有始終堅持研究的終極目標是理論解釋的信念,不斷地汲取成熟學科的理論資源,紮根於旅遊業發展與運行的諸多現象,開展理論的深化、拓展與整合,才有可能推進社會科學對旅遊現象的理解和解釋,才能一步一步地增進旅遊學科理論發展的進程。

因此,儘管我學力未逮,但出於對學術研究的追求,在我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中,我將目光投向了傳統社會科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關注較多的制度變遷研究領域,但我的選題是關於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這一主流制度變遷研究中關注不夠的領域;所選案例地是中國制度變遷研究中常被忽視的有「中國改革試驗田」之稱的海南省。 (博士論文後記,2012年5月)

因此,毫無疑問,旅遊研究是可能做出理論貢獻的。一方面,隨著旅遊研究與更廣泛的社會科學研究的融合,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旅遊研究者能夠更加正確地、成熟地、有深度地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來理解和解釋旅遊現象,從而識別可能的新的理論解釋的機會。另一方面,隨著旅遊新業態、新現象的不斷湧現,對新的理論解釋的需求會進一步擴大,這也會給旅遊研究者更多的理論發展的機會。

3中國旅遊研究的理論貢獻

在「後博士」的五年多中,我與第一期「青年說」作者張驍鳴老師有類似的經歷——開始經歷、思考「中國旅遊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的進展和未來,並發表了一些成果。這些成果都是在海內外資深前輩(保繼剛教授、黃松山教授)的領銜下開展的(當然,我所寫的以下內容,文責自負)。

在這些成果中,我們一方面積極地向海外尤其是英文學界的學者介紹、反思中國大陸旅遊研究的進展,另一方面我們也開始反思海外學者(包括華人和非華人群體)開展的中國(大陸)旅遊研究。

其實,不光是中國大陸地區作者投給國際雜誌的稿件會被主編、審稿人重點檢視「是否有理論貢獻」,還是說「只是特別關注了中國(大陸)的某個特別的現象?」,即便是已經在英文雜誌發表的有關中國大陸的旅遊研究成果,也同樣需要被問及上述問題。

從我個人的投稿和審稿經歷來看,稿件評審時,提及最多的是「中國的這個現象真的有那麼特殊嗎?」「為什麼要研究中國?」「為什麼要選擇中國的受訪者?」等等。這些關注點,都指向一個問題:中國旅遊研究可能有理論貢獻嗎?還是說,這篇論文只是讓我們對這一現象/問題/市場有所了解?與之相關的問題是,中國旅遊研究如何能有理論貢獻?

對「中國旅遊研究可能有理論貢獻嗎?」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我們投稿至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時,時任主編Bramwell教授在郵件就明確提及:「這篇論文可以做出新的有用的貢獻」(……the paper could make a useful new contribution)。

保繼剛教授在回顧個人與旅遊地生命周期的「因緣際會」時,非常樂觀地看待中國旅遊研究(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未來的發展,尤其是理論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機會為全球的knowledge(知識)做出我們的貢獻的。就是因為你不同,西方的理論解釋不了你。……就是說,當我們在做追趕戰略的時候,你當然是很難挑戰西方的概念、西方的理論。但是,當我們的發展超過了西方的發展範疇,西方也沒有理論來解釋我們的現象的時候,那我們提出的理論就是我們的新的理論,就不是跟隨了。」

(點擊可查看該文章)

當然,這一理論貢獻並不是「水到渠成」的甚至是可以坐等的,而是需要全體中國旅遊研究同仁(所有關注「中國旅遊[China Tourism])」作為一個研究領域/話題/對象的研究者)的努力。做「有理論貢獻的中國旅遊研究」,除了前文提及的如何「做有貢獻的旅遊研究」的進路外,還需要系統地、深入地調查、觀察、思考中國獨特的旅遊現象,並積極與國際學界(西方理論)對話。

一方面,正如保繼剛教授等在「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Insights from insiders」談及的,為做「有理論貢獻的中國旅遊研究」,中國大陸地區的旅遊研究者,需要:

(1)提出基於中國本土旅遊實踐的地方知識。

(2)關注國際旅遊學界共同關注的議題

(3)符合國際標準並提升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也正如保繼剛教授等在近期發表於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上有關海外中國旅遊研究的反思中所呼籲的(註:這些年來,保老師非常敏銳地觀察到,從上世紀80年代起,來中國大陸做深入的田野調查的且會說中文的「純老外」[例如,Timothy Oakes教授,Margaret Swain教授,和Stanley Toops教授]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不會說中文的「老外」,在中國合作者/學生的陪同下短暫地考察中國,或者是直接讓合作者/學生做實地調查),海外中國旅遊學界還亟待「更多的能真實地反映中國轉型期的旅遊發展及相關的社會文化與政治發展的嚴謹的田野調查」。

4靠博士論文「吃」多久

擺在很多在讀博士或者剛畢業博士面前的很嚴峻的現實問題是:我的博士論文能夠供我「吃」幾年?也就是說,我在博士畢業後的多少年內依舊可以依靠博士論文及相關研究「不愁吃穿」?就我個人而言,我始終覺得,博士論文只是職業生涯/學術生涯的一次「經歷」、「檢視」,並非全部,是起點,而不是「中點」,更不是「終點」。在讀博士期間以及在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參加保老師的導師組會時,保老師經常言傳身教地告誡我們:在漫長的學術職業生涯中,我們依舊需要不斷地尋找新的(甚至是多個)研究問題、新的研究領域、獲得新的資助。博士論文,也許可以給我們今後的選題奠定一些理論、方法、可進入性的基礎,但不應該成為「後博士」階段研究的全部。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適度的轉型是非常必須的。這些轉型,涉及到研究領域/選題的轉型。雖然我博士論文關注的焦點是制度變遷,但我一直對旅遊消費者行為和目的地營銷感興趣。所以,在博士論文的相關成果陸續整理髮表期間和之後,我繼續關注中國旅遊消費者行為研究,例如,中國背包客的出行動機,背包客感知的個人發展,身份認同與身份焦慮等。並且,從最初的有關背包客動機的描述性研究與背包客市場細分研究,到後來關注研究方法與測量(量表開發),再到近期聚焦到有關背包客個人發展與成長的理論解釋,也越發覺得「樂在其中」。

當然,現有的研究與博士論文研究並非完全沒有關係。恰恰相反,正式因為我既關注消費者行為,又在博士論文研究期間關注旅遊度假區(三亞亞龍灣、大東海、海棠灣等),所以我最近的一些研究在關注度假遊客對旅遊度假區環境恢復性的感知。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也是經歷了從測量量表開發與跨文化驗證到旅遊度假區環境恢復性影響機制的理論解釋的過程。

另一方面,「後博士」期間的轉型,還涉及到新的研究方法的學習和研究方法的「兼容」。我一直不主張對研究方法有「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截然劃分甚至偏見與歧視。所謂方法,我一直以為只是一個研究工具,是回答具體研究問題需要具體選擇的「利器」(專門研究『研究方法』的除外)。我的博士論文是案例研究,用到是主流的定性方法(來收集資料):深度訪談、二手資料(政府及公司年報等)收集等。但做消費者行為研究,固然可以做定性研究,例如,文本分析,但單純地依靠文本分析,尤其是作者的主觀解讀,很容易讓作者「『迷失』在『故事』中」。從我個人而言,我傾向於做定量的消費者行為研究,也會依據研究問題考慮做混合研究。因此,在博士畢業後,還需要繼續學習一些定量研究的方法和統計分析的技術。

5結語

這是我用了近一個月時間來思考(甚至是故意拖延),然後才「漫談」而成的小文。文中種種,都只是個人的經歷與思考,純為一人之言。若言辭有不敬,又或討論有失偏頗,萬望諸位前輩與同仁好友多多海涵。更希望「拋磚引玉」,期待更多同齡的青年好友分享博士論文研究及成長的經歷!

感謝《旅遊學刊》提供發聲的平台!感謝吳巧紅老師、劉魯老師的熱情幫助!

陳鋼華博士論文相關信息

標題:多重製度邏輯視角下的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以三亞市海棠灣、亞龍灣為例

專業:旅遊管理

博士生:陳鋼華

導師:保繼剛教授

摘要:中國大陸自1978年以來30多年的發展經歷,為海內外社會科學界聚焦於中國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眾多研究都致力於解開中國發展之謎,為過去30多年中國發生的種種現象與存在的問題提供一個普遍的解釋模式。然而,轉型期中國地方制度的複雜多變以及改革開放進程中「文化墮距」的存在,使得我們很難用一個簡單的答案,來描繪中國市場化改革與發展的複雜景象。中國轉型期所具備的「國中之國」的客觀現實,必然要求社會科學研究者更多地開展基於不同區域和背景的經驗研究與理論提升。在大變遷、大轉型的時代,社會科學研究需要對這些大小不一、領域各異的紛繁複雜的變化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因此,在關注轉型期中國的研究中,對制度變遷的關注一直是熱點。在這一領域,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及其互動亟待更多的學術關注。海南作為中國改革的「試驗田」,在過去20多年中發生了諸多影響深遠的制度變遷,然而現有的社會科學研究並沒有對此給予應有的理論關注和解釋。

因此,本研究嘗試著以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作為切入點,借用並拓展 「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分析框架,以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國際休閑度假區和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為例,試圖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理論解釋,來透視海南省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制度變遷,從而推進我們對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理解,推進社會科學研究從「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這一分析框架/研究取向出發對制度變遷作出的理論解釋。

在上述理論與現實背景下,本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多重製度邏輯視角下,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是如何可能的呢?再進一步,作者將研究問題細化為四組研究子問題。通過實地調研(深度訪談法、觀察法、政府文獻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發現:

(1)海棠灣國際休閑度假區的開發模式經歷了由政府主導、企業配合模式向政府主導模式的轉變。三亞市政府在海棠灣開發模式變遷中的行為邏輯經歷了理性化邏輯到合法性邏輯的轉變。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經歷了由政府主導模式、到企業主導模式再到政府主導、企業配合模式的轉變。三亞市政府在亞龍灣開發模式變遷中的行為邏輯經歷了理性化邏輯/合法性邏輯到理性化邏輯,再到理性化邏輯/合法性邏輯的轉變。

(2)以海棠灣國際休閑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為例的研究發現:其一,政府能力影響制度變遷的途徑是雙方面的。一方面,政府能力的欠缺(資源的匱乏)驅使地方政府推動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向政府主導模式轉變,以便抓住度假區開發建設的主動權,最大化土地財政收益、提升政府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源自於土地財政和土地開發專項貸款的財政汲取能力的提升,不但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調控能力,也明顯地改善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從而使得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向政府主導模式的轉變成為可能。其二,合法性資源影響制度變遷的過程也是從兩條途徑展開的。一方面,制度擴散的合法性機制驅使地方政府推動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向政府主導模式轉變。另一方面,合法性資源的拓展,也促成了政府主導開發模式的確立和不斷推進。

(3)為對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的路徑依賴的生成機制進行解釋,本研究整合了路徑依賴理論和制度費用理論,提出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路徑依賴生成機制的基本命題並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在關鍵性節點上,對開發模式選擇及變遷具有影響力的行動主體(各級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在多重製度邏輯下,面臨著諸多選擇。制度費用的存在從兩個方面約束/結構化了潛在的選項:一方面開發模式的選擇必須考慮到放棄之前制度安排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必須考慮到選擇新的制度安排的潛在新增成本。制度遺產、利益集團討價還價能力等均不同程度地、不同方向地影響了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的制度費用和制度收益。

(4)通過比較海棠灣國際休閑度假區和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二期)新的開發模式的實施進展發現,開發模式的推進存在顯著的差異。雖然行政管理約束、政治約束可以部分地解釋兩個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實施進展的差異,但其中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兩個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中面臨著不同的激勵。三亞市政府在兩個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中所面臨的不同的激勵,解釋了即便是同樣地面臨著征地拆遷和安置難題(行政管理約束/監管約束)和政治約束(政治精英與經濟精英之間關係),哪個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被提上議事日程並強勢推進,哪個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被「束之高閣」。亞龍灣二期在新的模式下開發建設進展緩慢的現實,不是偶然,而是轉型期中國地方政府基於科層制邏輯的必然選擇。

本研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本研究對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理論框架——「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進行了拓展,增加了企業作為制度邏輯主體及其所遵循的市場邏輯和商業邏輯等,並具體討論了國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社區居民等主體在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的場域中的微觀行動邏輯。其次,本研究通過上述關於政府能力、合法性資源是如何影響制度變遷的研究發現,以及對開發模式變遷路徑依賴的生成機制的解釋,都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的「黑箱」,增進了我們對海南乃至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解釋,豐富和推進了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與理論解釋。第三,通過對海棠灣國際休閑度假區和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這兩個典型案例地的分析和理論解釋,豐富和推進了國內旅遊度假區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制度變遷;多重製度邏輯;政府能力;合法性資源;路徑依賴

陳鋼華博士及後博士階段相關研究成果:

Chen G, Huang S, Bao J. The multiple logic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6.2.

Bao J, Ganghua C.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volution of resort governance models in China[J].Tourism Geographies,2014,16(5):812-825.

陳鋼華. 海島型目的地的旅遊滲透度——海南案例及其國際比較[J].旅遊學刊,2012,27(11):72-80.

陳鋼華. 旅遊度假區的可持續發展——治理能力視角的思考[J].旅遊學刊,2014,29(3):8-9.

陳鋼華, 保繼剛. 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的路徑依賴及其生成機制——三亞亞龍灣案例[J].旅遊學刊,2013,28(8):58-68.

陳鋼華. 旅遊度假區開發模式變遷研究:以三亞市海棠灣、亞龍灣為例[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

陳鋼華, 保繼剛. 專業化旅遊城市的發展歷程與動力機制——以三亞市為例[J].旅遊論壇,2014,7(1):1-10.

Bao J, Chen G,and Jin X, China tourism research: a review of publications from four top international journals.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accepted and forthcoming)

Huang S, Chen G. Current state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6,20:10-18.

Bao J, Chen G, Ma L.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insights from inside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5(1):167-181.

Chen G, Huang S. Towards an improved typology approach to segmenting cultural touri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8.

Chen G, Huang S. 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al tourists: typology and profile[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7(7):1-16.

Chen G, Huang S, Zhang D. Understanding Chinese vacationers』 perceived destination restorative qualities: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perceived destination restorative qualities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7(1):1-13.

Huang S, Chen G.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themes and issues.[M].2015.1-2.

Chen G, Huang S. Toward a theory of backpacker personal development: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BPD scale[J].Tourism Management,2017,59:630-639.

Qu Y, Qu H, Chen G. Market segmentation for a leverage revitalization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the case of US leisure tourist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6:1-17

Chen G,Typology, tourist. In: Jafari J, Xiao H. Encyclopedia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5,29(3):885-886.

Chen G, Bao J, Huang S. Developing a scale to measure backpackers" person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4,53(4):522-536.

Chen G, Bao J, Huang S. Segmenting Chinese backpackers by travel motiv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4,16(4):355-367.

陳鋼華,趙麗君.旅遊領域量表開發研究進展——基於國內外六本旅遊刊物的分析[J]. 旅遊導刊, 2017, 1(6): 66-85.

陳鋼華.旅遊心理學[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孫九霞, 陳鋼華. 旅遊消費者行為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

微信編輯:庄敏

~ 歡迎您留言抒發感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學刊 的精彩文章:

TAG:旅遊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