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挑擔為啥不是沙僧是八戒?擔子里究竟裝的啥?

挑擔為啥不是沙僧是八戒?擔子里究竟裝的啥?

(蝸牛看西遊第245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在網上,有一個段子流傳甚廣——

這麼多年,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我,西遊記的沙和尚的擔子里挑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果是衣物,這師徒四人從沒換過衣服。如果是食物,可每次他們不是去求齋飯,就是大師兄去采野果。現在才明白過來是什麼!你想,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風裡來雨里去前後十幾年,他們一直是四個人,四個人!請注意是四個人!!

所以,擔子里一定是……麻將!

這段段子,也間接反映了一個情況,即人們都以為挑擔的是沙僧,擔子里的東西並不重,甚至可有可無。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

從小看央視86版《西遊記》,八戒牽馬、沙僧挑擔的畫面印象深刻,片尾曲流傳也很廣: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所以,一直以為這擔子是沙僧挑的。

不僅是央視,其它好幾個版本的《西遊記》,挑擔的也是沙僧。

沙僧挑擔也符合我們對取經團隊人物性格的認識:豬八戒奸滑,肯定干輕活,沙僧老實,所以挑重擔。況且八戒比沙僧先入門,擔子理應從孫悟空交給豬八戒,再由豬八戒交給沙和尚。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沙僧入門後,豬八戒的擔子就沒交出去,仍由他一直挑著。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並非豬八戒不想把這擔子交出去,而是交不出去!

我們來看原著第二十三回,唐僧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繼續往西天走。八戒看添加了個師弟,心想該把擔子交給他了,但又不好明說。天晚上,唐僧問大家哪裡安歇,孫悟空說出家人哪裡黑哪裡歇,有什麼講究的?

八戒一看機會來了,趕緊說道:「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輕省,那裡管別人累墜?自過了流沙河,這一向爬山過嶺,身挑著重擔,老大難挨也!須是尋個人家,一則化些茶飯,二則養養精神,才是個道理。」

你看他,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到了擔子上。

孫悟空知道他的心思,馬上警告他:「獃子,你這般言語,似有報怨之心。還象在高老莊,倚懶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門,須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

八戒不死心,繼續說:「哥哥,你看這擔行李多重?」孫悟空說了一句搞笑的話:「兄弟,自從有了你與沙僧,我又不曾挑著,那知多重?」

八戒馬上扳起指頭開始算賬:「哥啊,你看看數兒么——四片黃藤蔑,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匾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斗篷。」  而且還補充一句,「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

孫悟空心知肚名,問他:「獃子,你和誰說哩?」

八戒不好明說是講給沙僧聽的,只好說:「哥哥,與你說哩。」

他心想,如果沙僧懂事,就該把擔子接過來。可他說了半天,沙僧就是整死不說話。孫悟空卻介面道:「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八戒沒辦法,又把話題引到馬身上:「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著老和尚一個,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弟兄之情。」意思想用兄弟之情打動沙僧,讓沙僧主動開口,但沙僧仍不開腔。

孫悟空說:「你說他是馬哩!他不是凡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這個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這個時候沙僧終於說話了,但卻不說擔子,而是問悟空:「哥哥,真箇是龍么?」行者道:「是龍。」

高,實在是太高了!沙僧很巧妙地就把話題轉到了小白龍身上,於是師兄弟就開始討論起龍的本領來,再也無人提挑擔的事。八戒氣得吐血,但又沒辦法,如果硬壓給沙僧,又怕孫悟空打他,於是只得挑著。

誰說沙僧老實?與豬八戒比,他的智商要整整甩豬頭一條街!甚至可以說,在師徒四人加小白龍中,他是最奸滑的一個,八戒想欺負他?門都沒有!

沙僧為何這麼厲害?在取經團隊中是如何明哲保身的?在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那樣挑拔離間,沙僧為何一句話也不說?蝸牛專門就這些問題,寫了一篇文章《「老機關」沙僧的城府是如何深起來的》,敬請大家翻閱舊文,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好在豬八戒挑了一路擔子,如來也沒忘記給他記一功。在原著第一百回,如來這樣表揚他:「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

如來的話,也再次印證了取經團隊中挑擔的是八戒。

我們再來看看一下,擔子里挑的是究竟什麼。

1、唐朝

雖然唐僧是和尚,吃飯基本靠討,衣服基本靠要,走路基本靠甩火腿,但是,有些地方還是必須花錢的。比如,租船過河,買點針頭線腦等生活必須品,沒有遇到雷鋒和冤大頭,也得花錢,總不可能討不到就搶呀!比如原著第十五回就這樣描述:三藏教行者解開包袱,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與老漁。

2、換洗衣服和袈裟

唐僧走的時候,原著有說明:洪福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外相等。此外,觀音還送來了錦襕袈裟,一併放進擔子里。收了孫悟空等徒弟後,高老莊及其它沿路村民也給他們送了些衣服。

原著第九十七回——行者便叫:「列位長官,不必打了。我們擔進來的那兩個包袱中,有一件錦襕袈裟,價值千金。你們解開拿了去罷。」眾禁子聽言,一齊動手,把兩個包袱解看。雖有幾件布衣,雖有個引袋,俱不值錢,只見幾層油紙包裹著一物,霞光焰焰,知是好物。

3、通關文牒

類似唐僧的護照,每到一個國家,都要蓋上章。

通關文牒上到底寫了什麼?在原著第二十九回,唐僧被百花羞公主僥倖放出,來到寶象國報信,同時送上自己的通關文牒。只見上面寫著——

「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於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

(這部分,唐王介紹了自己被涇河老龍拉下水、答應冥王開水陸大會的經過,寫明是奉觀音菩薩指點,前往西天取經。現在大家明白了很多國王看到通關文牒,為什麼馬上恭恭敬敬了吧?)

「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寶印九顆)

(這部分介紹了唐僧身份,並請大家多多關照,給予放行。最後是出行時間。)

4、經書

作為一名唐朝高僧,隨時都會有人央求唐僧念幾卷經,如果不經常溫習,就有可能念得結結巴巴,所以他基本是經書不離手。

請看原著第三十六回和第三十七回——三藏道:也罷,徒弟們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這卷經來念一念。行者道:師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時的經文,那本不熟?

三藏道:我自出長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的經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閑,等我溫習溫習。三藏坐於寶林寺禪堂中,燈下念一會《梁皇水懺》,看一會《孔雀真經》,只坐到三更時候,卻才把經本包在囊里。

5、紫金缽

這是唐王送給唐僧的吃飯傢伙,沿途他叫孫猴子去化齋,就是用的這個家什,放在今天,至少也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可惜在西天時,叫如來座下的二尊者敲詐了去,不給就不傳經。

6、筆墨紙張、剃刀、針線等物。

像孫悟空、豬八戒等動物可以不修邊幅,但唐僧和沙僧是需要隨時修頭、遞鬍子的。特別是沙僧,一臉絡腮鬍子,幾天不修,可能連嘴都找不到了。

原著第二十二回——三藏收了沙僧,叫悟空:「取戒刀來,與他落了發。」大聖依言,即將戒刀與他剃了頭。

原著第二十七回,因孫悟空打了白骨精,唐寶寶很生氣,叫沙僧從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

此外,還有一線針線、鞋襪、乾糧等物。

那麼,擔子有多重呢?

先算箱子本身重量,豬八戒說「四片黃藤蔑,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那麼至少5公斤一個,兩個10公斤。

豬八戒又言:「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斗篷。」這是掛在扁擔上的東西,九環杖是觀音送的,純金打造,重量肯定不輕,至少8公斤。篾絲藤纏大斗篷,這麼結實,至少也有1公斤吧?

還有「匾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至少也有2公斤。

箱內物:錢幣、通關文牒、針線等物,可能2公斤;經書1公斤;換洗衣服、袈裟至少5公斤,特別是袈裟,上面亂七八糟綴滿了寶物,肯定不輕;紫金缽,少不了3公斤……箱內東西總的加起來,少不了11公斤。

所以,這個擔子總的重量是多少呢?約32公斤,這還是保守估計,也算不輕了,難怪豬八戒一路都在埋怨吃虧了。

想知道沙僧為什麼比八戒奸滑,請前往公號查看第11期文章《「老機關」沙僧的城府是如何深起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蝸牛看西遊 的精彩文章:

TAG:蝸牛看西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