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了一百本小說,也許還要多

我讀了一百本小說,也許還要多

2011年5月註冊豆瓣的時候,很多豆瓣老用戶已經抱怨它不再小清新,表示要棄用了。還好,我在豆瓣上沒有太多的活動,只是發現它作為電影和書籍的資料庫和記錄薄來說,很好用。幾年來在斷斷續續地記錄自己看過的小說。去年買了Kindle,想著電子書看起來更方便,卻也並沒有自己想像的一年讀一百本小說,相反,幾年來累計下來才剛夠一百本而已,而豆瓣資深元老動輒則是幾千本閱讀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過年了,我翻了下自己的讀書記錄,早幾年看的那些書的內容,幾乎已經全然忘記,所幸,讀它們所耗去的時光與我的生命一樣,並沒有任何的意義,忘就忘了,沒什麼可惜。趁著近一年的讀書記憶還新鮮,挑揀出幾本值得再讀的書,在這裡記錄一下。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

這本書英文題目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1587,無意義的一年),從上半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起來開始看這本書,作為劇中政法委書記最愛的一本書,我也禁不住想了解其中奧妙。斷斷續續看了近一年,最後掩卷遐思之際,2017,在四百年後的人們眼中看來會是什麼樣的一年?要想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科幻的視角,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但不變的是人性。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是一本一個下午就能讀完的中篇小說,如《百年孤獨》一般,沿襲了作者對家族族譜的執著,西班牙語譯過來的拗口人名動輒幾十個之多。但是小說幾乎從一開始就進入高潮,幾乎沒有懸念的兇殺案,卻使人驚悚十足:失貞的新娘使得偏執的新郎去尋人復仇。一不小心,我們成了被事先張揚的讀者,和全鎮的人一起在預知結局的情況下,為那個毫不知情的替罪羊感到心焦,最後見證了受害者被兇惡的屠刀砍死在想要逃回的自家門前,而大門卻在幾秒前被拴緊。可以說作者一生的技巧都集中花在了這本短篇上面。

《局外人》加繆

依然是一個下午就能看完的中篇小說。本書非常著名的一句話也就是它的開篇第一句話:「今天,媽媽走了。又或者是昨天,我也不清楚。」主人公並不是擁有討喜性格的角色,不特別,不偉大,不光榮。他是一個平庸的人,懶惰,冷漠,沒有追求。但是他的冷漠和平庸被法庭和宗教強行審判,法官要求他認罪,宗教要求他懺悔,輿論要求他贖罪,這時他才真正地成為了一個備受人性綁架並摧殘的局外人。

《我的帝王生涯》蘇童

很多人,包括我,讀此書時都會對其文風和郭敬明文風的驚人相似之處而感到詫異不已。少許矯揉造作的第一人稱自述語調和非常華麗考究的句式詞藻,難免讓人想起中學時度過的郭敬明。但蘇童是六十年代生的南方人,《我的帝王生涯》屬於嚴肅文學,此書之後此類型的書,只有模仿,沒有進步。而蘇童借燮王的走索王之夢,來歌頌對自由的嚮往也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夾邊溝紀事》楊顯惠

此書我爺爺一度非常想讀,但礙於視力漸衰,後來還是放棄了。我作為西北人,也難免想一探究竟。在讀此書之前,我從奶奶口中光知道 60年代的饑荒餓死了不少人。讀完後,我才知道,這西北的黃土溝壑里一個人要挨餓,能餓到如何泯滅人性的地步。一批批只讀詩書的知識分子成了「右派」,酒泉的夾邊溝勞教農場里餓到皮包骨,一些還維持尊嚴,另一些已經喪失了理智。讀的時候有溺水一般的感覺,一直在問「人這樣地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比天地還要不仁的,是人這種生物吧。

除此之外,近兩年我還讀了很多的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其實一直不太喜歡日本作家,只是當作消遣隨便看看。但日本文學當中最喜愛的是三島由紀夫的《潮騷》,在我心中堪稱日式小清新之巔峰作品。除了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所有作品都適合消遣閱讀外,我發現了很喜歡新的犯罪小說作家,來自挪威,叫做尤·奈斯博。此仁兄的書一度使我夜不能寐,越看越怕,越怕越看。今年有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要上映,有些許期待。美國小說中《斯通納》屬於不經意間挖到的寶藏,一個人能夠選擇人生慘淡的真相,並坦然直面,才是真正的勇士。我熱愛平凡世俗甚至失敗的角色,他們使我能夠獲得內心的釋然。

最後附上王小波和李銀河信件往來:

「銀河:你好!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到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里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讓我們愛個夠,愛個夠!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我看過一百本小說,也許還要多,但是這句話是我生平所見過的最美的一句。」

新的一年希望能夠為「一百本小說」而奮鬥,找尋我見過最美的一句話。

我是舒鶱,歡迎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流浪貓咪口中的一根魚刺差點要了它的小命,幸好得到救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