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特勒用一月時間滅掉法國,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希特勒用一月時間滅掉法國,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歐洲第一強國,卻被希特勒用一月時間滅掉,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在奧地利的親德份子和納粹份子的幫助下,兵不血刃佔領了奧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歐侵略擴張的第一步。英法兩國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又只是聽之任之。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希特勒就策劃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他瞄準英法等國不願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通過1938年9月30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地又把蘇台德地區佔為德國所有。

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徑,英法除了提出口頭抗議,並沒有採取任何重大措施。蘇聯鑒於英法同自己的談判缺乏誠意,背地裡還向德國大獻殷勤,繼續推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斯大林為了保護蘇聯的安全及利益,決定放棄與英、法共同對抗納粹德國,反而與納粹德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以爭取時間及空間應對納粹德國在日後可能進行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希特勒為了執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閃擊波蘭的"白色方案",避免過早地與蘇聯發生衝突,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難境地,所以也願意與蘇聯簽訂非戰條約。終於在1939年8月23日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則由此去掉了擔心出現一場兩線作戰的心病並還能經常不斷地從蘇聯那裡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向德國宣布德國遭到了波蘭的入侵,德國被迫予以還擊,隨後,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1939年10月10日發布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佔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佔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在法國被佔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被嚴重削弱的英國了。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英國必須承認德國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但沒有成功,他下令實施在英國登陸的"海獅計劃",但未能實施。

這個國家,叫法國。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

我們可以來看看,「二戰」前法國軍隊有多強大。

從軍隊數量上來說,法國常規部隊的規模一直維繫在300萬左右,超過英國、德國、美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戰爭打響後,法國緊急召集國民參軍入伍,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軍隊總人數擴充到699萬。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畢竟,當時法國的總人數也只有4100萬。這意味著,差不多6個法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應徵入伍。

從武器裝備上說,法國毫不遜色於任何一個世界軍事強國。

以陸軍為例,法國陸軍裝備好、機械化水平高、機動能力強,擁有大量的摩托化單位。「二戰」前夕,法國軍隊在前線共有約58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562架飛機。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陸軍的雷諾B1重型坦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鋼鐵猛獸,戰鬥力很可怖。

以海軍為例,法國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強於德國,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法國海軍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

法國海軍雖然只有一艘航空母艦「貝亞恩」號,可其作戰力不容小覷。它的滿載排水量達28900噸,遠遠超過日本在「二戰」中製造的小型航母。不過,「二戰」爆發後,法國「貝亞恩」號並沒有參戰,而是領到一個重要任務,將本國儲備的2000餘噸黃金秘密轉移到北美,在戰後重建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不僅如此,法國還用11年時間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位於法國東北邊境地區,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假如德國軍隊選擇以此來正面突破的話,必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1939年9月1日,以德軍入侵波蘭為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打響。德國與法國之間的戰爭如箭在弦上,迫在眉睫。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如果德國進攻法國,那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激烈戰爭。鹿死誰手也未可知。而且,就算最後德國打敗了法國,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然而,1940年5月10日凌晨,當德國軍隊突然向法國發起進攻後,法國軍隊堪稱一敗塗地。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戰事只持續了一個月零四天,德國軍隊就佔領了法國都城巴黎。6月21日,法國宣告向德國投降。

這時候,離戰爭爆發才一個月零十一天。

能夠在短短的一個月零十一天,就滅掉擁兵700萬的歐洲第一強國,希特勒主要勝於戰略戰術的成功運用。

希特勒採取「聲東擊西」之策,放出執行施里芬方案的計劃,佯攻馬奇諾防線,吸引英法聯軍主力部隊越過法比邊境火速增援。這正好一頭鑽進德國軍隊的包圍圈。

據說,當英法聯軍出動主力部隊時,希特勒「高興得都要哭了」,他高興地對身邊人說:「等著瞧吧,好戲還在後面。」

果不其然,數十萬、上百萬的英法聯軍被德軍分割、包圍、消滅。此後,當德軍揮師進攻巴黎時,法國已經搜刮不出足夠的部隊進行抵抗,再加上缺乏戰略縱深,只好宣告投降。

孩子的書主要是課本和練習冊、還有一點課外讀物。論本數,比我的多多了。    孩子看書有個特點,那就是很投入。一本書只要看上了眼,他就會愛不釋手,做作業時看,吃飯時看,躺在被子里看,睡眼惺忪時看,直到看完為止。如果一本書因為某種原因尚未讀完時,他會牽掛不止。此時,他不管對待什麼事都會焦躁不安,即使是在飯館裡,也會毫無耐心地催促我們儘快回家。儘管我勸他幹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全然不在乎我的話。而他的這份執拗勁也並不是沒有益處,在作文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幾乎滿分的優異成績總是激勵著他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而令我更為欣慰的是,孩子通過閱讀不斷地悟出來的一些道理,譬如多次讀了同一本書後,他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每讀一次,感覺不一樣,會有新的發現!」這樣的道理對於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而言,絕對是經典。    愛讀書的孩子奇思遐想多。由於經常讀書,從書中看到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總是問這問那個不休。對此,我經常需要耐心地做好各種應戰準備,有時很被動,很尷尬,但我竭盡全力背水一戰,努力做到不讓孩子失望,不把我看「扁」。    對於孩子,我沒有更好的禮物饋贈,只有希望他能夠養成一個支撐他一生的好習慣。而良好的讀書習慣就是最好的提升學習生存能力的根本途徑。    葉聖陶說:「看書讀書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    伊薩克·巴羅說:「一個愛書之人,他必定不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幽婉的安慰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國辜負了商鞅,為何還要再負張儀?為什麼要這樣做?

TAG:奇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