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2018年1月27日,「密蘇里」號核潛艇緩緩駛入位於珍珠港的基地,意味著它未來將被部署在太平洋地區。有趣的是,在珍珠港還有一艘叫做「密蘇里」號的軍艦,該艦以水上博物館的形式被保存了下來。因此,兩艘同名的軍艦首次實現同框,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密蘇里」號核潛艇是一艘比較新的艦艇,舷號為SSN-780,屬於「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2010年7月31日才正式服役。該艇的排水量為7800噸,配備艇員140名,武器配置是12個BGM-109「戰斧」巡航導彈發射井,以及4根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弗吉尼亞」級是美國最新攻擊型核潛艇技術的結晶,主要承擔三種任務,包括確保航母戰鬥群的水下安全、獵殺對方作戰艦艇、依靠「戰斧」巡航導彈展開遠程對陸打擊。

投入使用之後,「密蘇里」號核潛艇主要部署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區域。只有到最近美國海軍調整部署後,這艘核潛艇的母港才從格羅頓遷移到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從而最終促成了兩艘「密蘇里」號的首次正式會面。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而老的「密蘇里」號則是一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屬於該級艦的3號艦。「密蘇里」號戰列艦於1944年6月11日服役,趕上了太平洋戰爭的尾巴,參加過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戰後,「密蘇里」號還曾經參與「魔毯」行動,將飽經戰爭滄桑的老兵們接回家。該艦的標準排水量為4.6萬噸,滿載排水量5.84萬噸。

「密蘇里」號戰列艦的武備極為強悍,擁有9門16英寸MK 7型主炮,12門5英寸副炮,80門40毫米博福斯炮,以及49門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該艦是大艦巨炮時代的產物,不僅戰艦上各種火炮星羅棋布,而且同現代艦艇相比,還擁有厚厚的裝甲,其最大航速可以達到33節。在誕生的時代,「密蘇里」號戰列艦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艦。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1986年5月10日第二次服役時,「密蘇里」號戰列艦的武器配置調整為9門16英寸MK7型主炮、12門5英寸副炮、32枚BGM-109「戰斧」巡航導彈、16枚RGM-84「魚叉」反艦導彈和4部「密集陣」近防系統。由於這艘戰艦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再則美國海軍很多官兵都非常喜歡戰列艦,因此再次服役時申請調到「密蘇里」號的人要遠遠超過該艦的編製。

對於海軍乃至美國整個國家來說,「密蘇里」號戰列艦的歷史地位極為特殊。日本投降之後,盟軍曾經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簽字投降儀式。而且,「密蘇里」號是美國海軍建成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也是美國最後退役的戰列艦。相比之下,新的「密蘇里」號核潛艇由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命名,而不是戰略核潛艇命名,地位就相差了很多。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作用方面,「密蘇里」號戰列艦和「密蘇里」號核潛艇均配備有「戰斧」巡航導彈,可執行對陸攻擊任務。不過,兩者的使用方式和通用性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密蘇里」號戰列艦猶如手持重劍的武士,一旦出場便氣勢非凡,而「密蘇里」號核潛艇則好似身姿輕盈的刺客,來無影去無蹤。

在美國海軍的歷史上,共有4艘戰艦被命名為「密蘇里」號。第一艘是1841年下水的明輪護衛艦「密蘇里」號,兩年後毀於火災。第二艘「密蘇里」號是艘「緬因」級戰列艦,服役時間是1900年到1922年。第3艘和第4艘之前已經介紹過,這裡就不再多說。

美國兩艘密蘇里號軍艦首次同框,名字一樣用法卻差異很大

美國海軍的艦艇每一次抵達「密蘇里」號戰列艦的泊錨地時,官兵們都會鳴笛站坡,向這位二戰老兵致敬。艦艇抵達珍珠港,往往都會舉辦些活動,一方面是為了不忘記曾經的二戰歷史,同樣也可以促成老水兵和現役水兵之間的交流。比如照片中這位老兵,曾經在3艘核潛艇上服役,分別是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2艘攻擊型核潛艇。見到這種老鬼的時候,美國海軍的現役官兵不會心頭一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中國研製核潛艇是絕無僅有的壯舉,曾經建造過全尺寸模型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