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2018「歡樂春節」搶先看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秉承「歡樂、和諧、對話、共享」的宗旨,全球一年一度的「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又將拉開帷幕。
犬吠雞鳴春燦爛,鶯歌燕舞景妖嬈。駐荷蘭使館充分發揮「歡樂春節」品牌輻射作用,整合資源、搭建平台,積極在荷組織或參與組織各類重大中國春節慶祝活動,影響帶動荷蘭更多地方的春節慶祝活動,不斷擴大中國春節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荷蘭2018春節慶祝活動更加美好、熱鬧。
經中國文化部和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組派,以深圳東部華僑城藝術團為班底的「歡樂春節」演出團將在皮爾默倫德(2月19日,初四)、阿姆斯特芬(2月20日,初五)和海牙(2月23日,初八)呈現三場《歡樂春節·中國印象》綜藝演出。演出融合戲曲、舞蹈、雜技、歌曲、武術、器樂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展現了中國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
或 戳下方二維碼:
通過「歡樂春節」框架下的各種有效合作,2018年,海牙、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烏特勒支等荷蘭「四大城市」悉數舉辦中國春節慶祝活動;海牙中國文化中心將於2月19日舉辦「走進中心過大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暨文藝演出,2月21日與烏特勒支省紐海茵市政府在Stadstheater en kunstencentrum De Kom劇院共同舉辦「2018歡樂春節·精彩江蘇」招待會暨文藝演出;全力為荷蘭民眾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和色香味俱佳的文化盛宴。
此外,中國文化網也誠邀國內外攝影愛好者參加2018年「樂享中國——歡樂春節」攝影和微視頻作品全球徵集活動。作品以歡慶中國春節為主題,反映春節系列慶祝活動在全球各地的舉辦盛況。活動將最終評選出收藏級攝影作品,評定若干等級,並向收藏級作品作者支付稿酬。(詳情請見: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new/53002523/2017-12-29/cd_35408689.html?tt_group_id=6504866906204275214)
歡樂春節
本世紀初以來,文化部於每年春節期間開始在海外舉辦一系列面向當地民眾的春節主題文化活動。2009年,該活動被統一歸名為「歡樂春節」。經過10多年的持續推進,「歡樂春節」參與部門由少到多,參與主體從國內發展到國外,活動規模由小到大,參與人數穩步增加。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在對外文化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各成員單位的團結合作下、在各地方政府和駐外使領館的協同努力下,「歡樂春節」由點到面、從初創到成熟,從零散到系統,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多樣。
目前,「歡樂春節」以「歡樂、和諧、對話、共享」為主旨,以「大自然的節日、家庭的節日、心靈的節日」為核心理念,設立「春節廟會」「廣場慶典及巡遊」「行走的年夜飯」「藝術中國匯」「中國春節音樂會」「中國風格」等覆蓋演藝、視覺、創意設計等領域的近10個重點子品牌,廣受海外民眾的喜愛,春節文化所倡導的天人合一、家庭和睦、世界和平等價值理念贏得各國人民的認同。「歡樂春節」已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覆蓋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海外影響最大的綜合性品牌活動,在全世界形成了閃亮的中國品牌,為推動春節文化走出去,增進中外政治互信、經貿互利、文明互鑒、民心相通搭建了重要平台。
歡樂春節 · 中國印象
一、開場舞《普天同慶》 節目時間— 5分鐘
表演者:李超、李明、李雪、蒲露露、陳玥琦等8人
以中國風舞蹈元素為主,表現中華兒女們炙熱的情懷,抒發對祖國大地無比熱愛,共同編織出美麗的中國結。
二、器樂合奏 節目時間— 6分鐘
表演者:沙里晶、傅華強、應紅佳子、李善揚、胡占婷
1.《喜洋洋》是我國著名民樂,由我國已故民樂大師劉明源先生於1958年創作,樂曲節奏歡快輕鬆,充滿喜慶氛圍。適合婚禮和各種慶典。
2.《步步高》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頗有特色的廣東民樂。曲如其名,旋律輕快激昂,層層遞增,節奏明快,音浪疊起疊落,一張一弛,音樂富有動力,表達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
三、雜技《冰與火》 節目時間— 6分40秒
表演者:唐藝、羅麗花
冰和火本是兩個個體,可在我們的雜技藝術當中卻有著力量與柔情的完美結合,《冰與火》這個節目所展示的技巧充滿著剛健之氣,柔情之美,融合了舞蹈、體操的藝術表現手法,行雲流水的藝術技巧令人驚艷,給大家帶來無限的藝術衝擊。
四、傣族舞蹈:《邵多麗》 節目時間— 4分40秒
表演者:張桂瑜、蒲露露、辛若彤
三位輕盈美麗的傣家少女,帶著竹擔、斗笠和鮮花,沐浴在春的懷抱中盡情俏皮的玩耍,去追逐春天的夢,表現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特色。
五、女高音獨唱《我和我的祖國》 節目時間— 3分鐘
表演者:龔俊莉
《我和我的祖國》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訴說了「我和祖國」息息相連,一刻也不能分離的心情。這首歌曲將優美動人的旋律與樸實真摯的歌詞巧妙結合起來,表達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衷心依戀和真誠歌頌。
六、川劇:《變臉》 節目時間— 6分鐘
表演者:遠永巍
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七、器樂合奏《春江花月夜》 節目時間— 10分鐘
表演者:沙里晶、傅華強
《春江花月夜》又稱《夕陽簫鼓》,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後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寫的是潯陽江上月夜,歌頌祖國山河之壯美,表現人民熱愛祖國之情。
八、武術:《少林功夫》 節目時間— 7分30秒
表演者:陳大明、曹洋、張華斌
中國武術,以中國文化為基礎,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武術門類眾多,著名的武術流派之一少林派,武術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少林拳的精華被稱為「少林五拳」,還有刀、槍、棍、鞭等器械的技擊法,變化莫測,剛柔並進,深受世界各地的關注。
九、平衡術《羽毛的力量》 節目時間— 5分50秒
表演者:劉陽
一根羽毛和13根棕枝搭建平衡世界,枝依次搭著,最上面的羽毛成了平衡關鍵。一根羽毛有多輕,微風一吹而起,重量似乎不足道。可在我們平衡樹演員的手裡,一根輕羽卻能支撐起13條棕枝搭成的巨型骨架,成為平衡的關鍵。輕羽在,骨架在,輕羽落,骨架散。
十、民族舞蹈:《小河淌水》 節目時間— 6分鐘
表演者:李超、李明、李雪、蒲露露、陳玥琦等8人
舞蹈《小河淌水》,是一個多民族的舞蹈,他體現了各民族團結友愛,姑娘小夥子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嚮往,是一個充滿激情,充滿希望的舞蹈!
十一.雜技《肩上芭蕾》 節目時間— 5分50秒
表演者:唐藝、羅麗花
芭蕾是一種高雅的舞蹈形式,在與雜技的碰撞中擦出了獨特的火花,在優雅的音樂聲中,女演員在男演員的肩上和頭頂上輕盈起舞,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衝擊。
十二、維族歌舞:《天山放歌》 節目時長— 4分鐘
表演者:李超、李明、李雪、蒲露露、陳玥琦等8人
在中國56個民族當中,維吾爾族有他獨特的民族風情,悠揚的歌聲,高速旋轉的裙擺,盛滿笑意的眼睛,熱情奔放的舞姿,表現出維吾爾族人民的快樂熱情。
十三、全體謝幕 節目時長— 3分鐘
表演者:全體演員
(整場演出時長:75分鐘)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