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普做好了,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科普做好了,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當代醫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個人品牌意識,但是個人品牌實踐卻存在不足的現狀。在日前 《健康報》社聯合相關醫學科技機構在京舉辦的「2018 年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 壇」之「健康與科學傳播分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中,四位來自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交流、碰撞了他們是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好醫生品牌的。

主持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馮永強

對話嘉賓: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教授段濤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張海澄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孫建琴

從左到右依次是段濤、孫建琴、張海澄、馮永強

做好自媒體

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主持人:自新媒體出現以來,健康傳播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那麼, 為什麼要鼓勵醫生利用新媒體進行科 普宣傳呢?

張海澄:進入新媒體時代,大家都習慣甚至喜歡上自媒體。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媒體,每個人都隨身攜帶著媒體的平台,每個人既是 記者又是編輯,又是播音員,都可以用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實時傳播 各種各樣的消息,都可以實現「節點 共享」。比如醫院內的突發事件,很快一條微博、微信就將消息傳播出去了,而報紙、雜誌等報道的時效性就 相對差些。

自媒體時代,醫生掌握一定自媒體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我常對病人講,你這個葯千萬不能停,停了就要得心梗了。一天辛辛苦苦下來,也就看了幾十個人。開一個科普健康講座就對著幾百個人,即便開個大講堂也就上千個人。如果我看了一個這樣的病人後,利用午休時間把相關知識整理出來,並利用微博來進行宣傳,把大家都需要的信息傳 播出去,可能其他人再一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都能得到這個信息,就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利用自媒 體進行科普傳播,不僅可以幫到自己 的病人,還可以幫到其他的病人,比講一次課的效率高多了。

鼓勵有資質的

專業人員做科普

主持人:如何把科普做好,把日 常生活中大家習以為常的不科學知 識/行為糾正過來,難度很大。在健康信息傳播過程中,您認為什麼是最關鍵的?

孫建琴:近年來,營養、膳食問題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因為大家都追求養生、健康,少生病,對營養知識需求旺盛。然而在自媒體時代,網 絡發達後隨之而來的是,很多虛假或者不科學文章的大幅度傳播。比如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問題,雖然膳食指南中取消了膽固醇的攝入上限, 但並不是說血液當中的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沒有關係,心血管疾病與血 液膽固醇是有關係的,但血液當中的膽固醇與膳食中的膽固醇沒有必然聯繫。因為食物當中的膽固醇只有 20%的貢獻,其餘80%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自媒體或者媒體在傳播過程中,不把這個道理搞清楚,就會誤導或者曲解科學信息。

健康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首先做科學的傳播,做營養傳播應有資質要求,做營養科普教育的要跟我們一樣是營養學家,或者在這方面受過專業的訓 練,讓專業的人去做科普,真正把科學的信息傳遞給老百姓,而不是訛以傳訛。

科普做多了

也就有了個人品牌

主持人:醫生在科普傳播中為何要樹立品牌,又該怎樣樹立品牌呢?

段濤:我當初寫科普文章的時候也不是一個計劃性非常好的事情, 2014 年移動互聯網元年,也是新媒體開始爆發的一年。那時候意識到新媒體對於醫院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作為院長的我就要求醫院中層 幹部重視新媒體,能夠有醫生去寫一些科普文章,我自己也在寫。從 2014年開始寫到現在,已經變得比 較有規律,我基本上是每周寫三篇文章,周一、周五發科普文章,周三寫院 長筆記或者寫創業日記。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有幾件事情是自己 沒意識到的。

第二,大大提高了我與病人的溝通效率。來找我的病人大多都是疑 難複雜的情況,也有不少外賓,所以 溝通要花很長時間。以前我一上午門診最多能看 20 名~25 名病人,現 在一上午能看40名。是因為病人找我看病之前,會先把我微信、微博上 的文章看一遍。來了以後,很多事情不需要我過多解釋,他就已經了解。 這得益於我寫了三年多的科普文章, 產科大大小小的話題基本上都涉獵 過了,所以,醫患溝通的成本降低了, 工作效率提高了。

很多人問我: 「你哪有那麼多時間?」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一個人的閱讀耐性一般維持在三五分鐘以內,字數在一千字左右,這基本成了一種本能。我看門診的時候會帶一個記事本,患者問我的問題如果沒有寫過,我回去後會寫篇文章。我寫一篇文章的平均用時一般不超過 一個小時,完全是利用碎片化的時 間來完成。如果要核對大家有爭議 的觀點,我至少要找兩三個以上的來源;對於具體的數字,我會找至少兩個來源來確認,這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

(文/健康報記者王寧)

(編輯製作:劉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醫生頻道 的精彩文章:

醫院窗口用筆該收費嗎

TAG:健康報醫生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