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張大千:創境 有曲折不盡的意味

張大千:創境 有曲折不盡的意味

[畫語錄]

山水畫的結構和位置,必須特別加意。如畫寺觀,這些地方就不宜像人家的廬舍,好像和講風水的一樣。怎麼辦呢?就是要多看古人名跡,以及名山大川、名勝古迹,自然就會了解的。

一一《談畫山水》

創境,有曲折不盡的意味,其中的人物以減筆為宜,越簡單越妙。

一一《談畫寫意山水》

中國畫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求線條美,也要注意到色彩的調和,更要顧到畫面的結構。

一一接見西班牙馬德里晚報記者時的談話

畫,忌整幅平均,須具有賓主、疏密、濃淡、輕重、抑揚、遠近、高低……之妙。

一一《畫說》

至於創作時的布局,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師古人,從古畫中吸取藝術修養;二是師造化,就是要遊歷,從實景中觀察。各地的名山大川,景色不同,如峨眉山和黃山就各有特點。通過遊歷來增長見識,充實繪畫資料。只有熟悉了各種山山水水,胸有丘壑,布局自然有所依據。

一一與郁慕貞等的談話

畫以表現美為主。中國畫既有抽象、透視,也合物理,但為了表現美,往往就得利用不同的角度,畫家也可以從各種角度,甚至於是從流動的角度來產生靈感,擷取美的構圖。

一一對謝家孝的談話

[畫論畫風評析]

置陳布勢是顧愷之在他的《畫評》中提出的。南齊謝赫又在其《古畫品錄》的「六法」中把它稱為「經營位置」而列為第五法。

現代人則一般稱之為「構圖」,又稱布局。

一張畫若沒有一個好的布局,那就不可能是一幅完美的畫,也不可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不可能使人有可行、可觀、可游、可居之意。如一幅山水畫,若不能恰當地布置山、水、雲、泉、樹等的位置,使黑白失當,虛實非位,山不在山之位,水不在水之處,樹非樹之植,雲非雲之所,令觀者失望,無美感,那這畫就不成其為畫了。因為畫是最美的,不是常有人說「江山美如畫」嗎?正說明江山不如畫的美。

畫之美絕不止於構圖美,卻也離不了構圖的美、布置的美。所謂境一一畫境、意境,這「境」就離不開布置、離不開構圖,即是說「境」離不開「局」的布置。所以,大千先生說:「至於創作時的布局,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師古人,從古畫中吸取藝術修養;二是師造化,就是要遊歷,從實景中觀察。各地的名山大川,景色不同,如峨眉山和黃山就各有特點。通過遊歷來增長見識,充實繪畫資料。只有熟悉了各種山山水水,胸有丘壑,布局自然有所依據」,「山水畫的結構和位置,必須特別加意。如畫寺觀,這些地方就不宜像人家的廬舍,好像和講風水的一樣.

怎麼辦呢?就是要多看古人名跡,以及名山大川、名勝古迹,自然就會了解的。」從這兩段語錄,首先可明顯地看出兩點,一是師古人,二是師造化。從古人那裡尋找構圖的規律,看古人是怎麼布置畫面的,畫中的景物是怎麼陳置的。如山水畫,是怎麼陳布近、中、遠三景的,相互之間又是怎麼轉折連續而曲曲陳情的,主、次之間又是怎麼處理的,黑白濃淡又如何相間而有致,實處怎麼畫,虛又如何留。然後,還要到真實的山水林泉之中受自然造化之「蒙養」,看真山水之無窮變化、煙雲之變幻、虛實之相生,把從名人古畫中學到的規律在自然造化天地間相參證,而且尚能從自然造化中尋找靈感的火花,從而獲得新穎奇特的構圖形式。

他還說:「創境,有曲折不盡的意味,其中的人物以減筆為宜,越簡單越妙。」這其中的「曲」字,是中國畫家歷來非常重視的。古人曾有言:「境深尤貴曲。」所以,中國的畫,尤其是中國的山水畫,在造境時,在構圖、布局的過程中,對這個「曲」字特別在意,特別講究,只要把這個「曲」字的文章做好了,畫中的「意」境也就「深」了,就能給觀賞者無限的尋幽之致,畫也就越看越要看,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意味無窮。而其中的人物,則要以減筆為宜,只要生動了,筆則是越簡練越妙,越能顯示意境的幽致、雅趣,越有曲折不盡的意味。

一幅中國畫的好與不好,成功與不成功,除了筆墨之外,這個「意」、這個「境」,這個意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這個「意境」就是靠布局,靠布局中的這個「曲」字來表現的。古人還有「曲徑通幽」之說,也可於此作一佐證。

選自《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之張大千》

每天更新的「書畫藝術收藏」,微信公眾號:zhouzzq637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英國繪畫:美麗女人的肖像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