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約瑟芬·金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約瑟芬·金

從2017年12月3日開始這裡將持續更新由馬克·瓦利(Marc Valli)和瑪格利塔·戴薩奈(Margherita Dessanay)編著的《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一書。此書於2014年由Laurence King出版社出版。欒志超和「繪畫藝術壞蛋店」將會以互聯網的形式實驗性地在這裡持續地分享這本書的翻譯文稿和文稿語音作為大家學習研究的參考。為便於閱讀,文稿會根據情況略作改動和調整。今後這條內容的文末將持續添加欒志超個人打賞二維碼。感謝譯者的分享。

約瑟芬·金|Josephine King

1965年生於英國倫敦,現居住於英國倫敦

這些作品是自畫像嗎?如果是的話,是誰的自畫像?一位受其他女性藝術家啟發,對自己性向十分確定的藝術家?著裝艷麗、大聲嘶吼的現代女性(被玩弄+被欺騙。絕望地望向痛苦的深淵)?孤獨的、自我毀滅的裝飾派小丑,又或是憤怒、受排擠、自私自利、卑鄙無恥的女性藝術家,用她「從未生育過的子宮裡流出來的血液作畫」?是黑灰圍牆裡躺在精神病房中被麻醉的病人,還是抱著死去的狗悲痛欲絕的主人,或是躺在鮮紅色布面上正被拆線的雙向障礙症女孩兒?這些畫作通常都是正面全身肖像,圖形看起來非常直觀,但同時又傳遞大量微妙的信息,包括視覺的、結構的、質感的,以及語言的,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現代個體。通常,這些畫作都是對古埃及藝術、經典繪畫及新藝術的致敬,同時,又直接地融入了高度個人化的躁狂抑鬱症創傷體驗。金在注重畫面視覺效果的同時,也作出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從而強有力地說明在當今何為女性,或者說何為高度複雜化的個體。

成長背景

我的父母都是從美院出來的藝術家。我的童年就是在聽音樂和看展覽中度過的。自20世紀60年代起,整個社會氛圍就瀰漫著濃重的青年和自由氣息。我們全家人去了很多地方。我記得我們去了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到了我喜歡的畢加索的羊(《母羊》(She-Goat),1950)。倫敦(大英博物館,1972)的圖坦卡蒙(Tutankahamum)展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也特別喜歡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展出的獵野豬和獵熊掛毯。自我10歲起,我們就住在了阿姆斯特丹。我進入魯道夫·斯坦納學校(Rudolph Steiner school)學習。藝術能給我帶來快樂。在23歲時,我進入了美院。但直到26歲,我才決定要做一名畫家。我去了阿姆斯特丹的里特維爾藝術學院(Gerrit Rietveld Academie)進行學習,後來又在里斯本度過了研究生的學習生涯。

創作過程

我想要找到最搶眼的顏色。我對所有顏色的選擇都是憑直覺。而且,我大多數時候用的都是墨水。所以,對我來說,紙是最好的畫布。

我有上百個素描本,它們構成了我龐大的素材庫。這是我的創作靈感之一,給我啟迪的還有經典的大師作品。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就是我想要再講述些不一樣的東西的慾望。

文字和圖像,哪個更重要

文字更重要,我每天都會寫作。

影響

我不想進行一種寫實的繪畫創作。繪畫是關於「內心」的。我以圖案化和抽象的方式在畫布上作畫。我感興趣的是圖案與色彩之間的交互。埃及藝術家、杜喬(Duccio)和其他很多藝術家都影響了我的創作。我喜歡他們作品中的神秘感。

與肖像畫傳統間的關係

我不畫肖像畫,但是我的自畫像沿襲了肖像畫的傳統。我儘可能真實地將我自己展示給觀眾。通過創作肖像畫,我試圖抵達自己內心的最深處。這樣,我就不會感到恐懼。自畫像傳統中的大師如倫勃朗,他把自己畫成一個疲憊的老頭;還有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她畫自己的裸體。

在創作《現代女性》(Modern Woman)這件作品時,我更多地是觀看他者,而不僅僅是自己。暴露自己的肉體,同時也暴露自己的內心,描繪與社會背道而馳的感受。作為一個女性畫家,我還有什麼可保留的。

絕望

在我看來,我的作品絕不止於對絕望的刻畫。近期的新作(自畫像)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了這種絕望,但這只是我創作的一部分。促使我創作的當然並非絕望。我的內心既遭受雙相障礙的折磨,又極度抑鬱,這兩種精神狀態促使我創作。

自律

我十分希望自己能夠自律地努力創作。我身邊的人都很努力,這當然給我帶來了不少動力。對我來說,工作的理想狀態就是: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安靜,有我熟悉的氣息。

在我看來,我的創作並不能說是繪畫。但我每天起床之後就是畫畫,直至精疲力盡。

《尖叫者》(The Scream)

2010,布面丙烯,82 x 65cm(323/8 x 255/8 in)

《無題》(No Title)

2009,布面丙烯,100 x 70cm(39 x 275/8 in)

《雙相障礙成就了我》(Bipolar Made Me)

2009,紙上墨水,100 x 70cm(39 x 275/8 in)

《躁狂抑鬱症》(Manic Depression)

2009,紙上墨水,100 x 70cm(39 x 275/8 in)

《自殺》(Suicide)

2010,紙上墨水,100 x 70cm(39 x 275/8 in)

關於這本書以往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畫藝術壞蛋店 的精彩文章: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大衛·布萊恩·史密斯

TAG:繪畫藝術壞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