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李 煜

李煜,1989年生,現任謙川中醫品牌總監,謙川華南學術中心研究院副理事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澳洲國立大學生物科技學士,悉尼科技大學中醫健康科學學士, 澳大利亞註冊中醫師,澳大利亞補充療法干針師。

臨床擅長運用靳三針、譚氏平衡針及調神針法治療各類痛症、中風後遺症等疾病。在澳大利亞執業期間,因針灸療效「立竿見影」而廣獲患者好評。

曾於悉尼知名中醫門診Dr.Li"s TCM Clinic和悉尼知名醫療聯合體Health Space Clinics 工作,深入了解澳洲中醫診所和聯合醫療體的運營模式,對樹立和打造醫生個人品牌和集團品牌有獨到的見解。


引 子

在微時代下,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中醫生的個人品牌體現在哪些方面?青年中醫應該如何更好地打造個人品牌,與老中醫在醫療市場競爭?今天,中醫家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一起和大家聊一聊「中醫生的品牌價值」。

-- 對 話 --

中醫家 VS李煜

霸氣的帝王之名

中醫家記者:

李醫生好,您的名字是帝王之家的名字,和南唐的後主李煜是同一個名字。

李煜醫生

是的。我在國外的時候,澳洲人對中國的歷史不太了解,澳洲的同學和同事們對這個名字也沒什麼概念,但2016年我從澳大利亞回國,發現所有人跟我打交道都是說我這個名字很霸氣,是皇帝的名字,我們機構的同事也都開玩笑地喊我「陛下」。

中醫家記者:

咱們言歸正傳吧,今天有幸和您對話,是想和您討論一個主題——中醫生的品牌價值。


微時代下的中醫

中醫家記者:

我們今天處在一個微時代,有各種帶「微」的這新生事物,像微信、微博等等,它們已經在改變我們的思維狀態和生活方式。那麼在這個微時代裡面,也湧現了一大批醫生平台,比如說新浪的愛問醫生、平安的平安好醫生、阿里的阿里健康的等等,這些平台現在都在爭奪醫生的資源,反映了這個時代對健康的迫切需求,這個一方面促進了醫生品牌的形成,但另外一方面甚至會給醫生帶來一些焦慮感。對此您是怎麼看的呢?

李煜醫生

這個問題您問得非常好,當前我們確實處在一個微時代下。互聯網其實很早就有了,但它真正快速發展是在近十年。你看現在一部手機基本就能滿足咱們所有的需求。大家分享生活、工作的方式更多樣化,如微信的朋友圈、微博,還有秒拍這樣的以拍攝短視頻為媒介的分享方法。那回到您提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很多醫生平台,它們都在爭奪醫生資源,我個人認為,在微時代下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這些平台既加快了信息的傳播,又促使醫生去學習和適應新媒體,去研究市場需求。醫生平台更多的是通過傳播渠道樹立醫生的市場品牌,但是作為立身之本,醫生的學術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兩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醫生的個人品牌。


患者更看重醫生的學術品牌

我們做市場調研的時候發現,患者最關心的不是醫生的頭銜、背景、科研等等,而是醫生的學術傳承,就是我們所說的學術品牌。市場品牌可以短時間給醫生帶來很大的流量,但是想要有長久的發展,還是要靠紮實的專業功底。

醫生給病人看病,首先是要有療效。但光有療效是不夠的,要做到有效甚至速效其實也不難,但是要知道為什麼有效,並且幾乎每一次都能有效,或者偶爾療效不如預期時也能知道原因並及時調整,就沒這麼容易了。一名好的中醫生,他使用的醫術應該是成體系的,可傳播甚至一定程度上是可複製的,並不是單純的個人經驗總結。有很多人對中醫學存在誤解,認為它就是經驗醫學,其實不然,中醫學有嚴謹的理論體系。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中醫愛好者和學生喜歡學驗方,臨床卻不見起色,別人的驗方為什麼到我手上就不好用了?因為他的辨證思路你不知道,甚至,有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梳理清楚。經驗是不成體系的東西,無法複製和驗證,而學術恰恰相反。青年醫生要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需要一個可以持續成長的學術體系,比如經典經方。這也是為什麼謙川中醫主推經典經方的緣故。一名醫生選擇正確的學術傳承,功底紮實,再通過剛剛提的各大醫生平台,把自己的個人品牌傳播出去,將學術和個人結合,就能收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青年中醫生們剛畢業工作時開始都會比較迷茫,都在想到底選哪個發展平台比較好,其實要先有學術傳承,再去做一個發展平台的選擇會比較好。

中醫家記者:

其實這些醫生平台在搶奪醫生資源、挖掘人才,充當的是一個伯樂的角色,但是你自己是不是一匹千里馬,要靠自己給溜出來。

李煜醫生

您這樣說我很贊同,就是這個意思,只要是塊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但是有時候金子上面可能是蓋了點灰,那我們所做的個人品牌宣傳就是幫這個醫生把灰擦掉,慢慢地讓它越來越亮。


個人VS平台:讓個人的光更加閃亮

中醫家記者:

其實每個醫生在老百姓那裡形成高度信任,然後實現口碑傳播時,他就有一定的品牌。這個在中醫裡面體現的更為明顯。患者如果看病的話,看西醫主要選擇醫院,覺得等級比較高的醫院,設備越先進,治療方案會越來越前沿;看中醫則主選擇人,一個中醫生就是一座醫院,他們靠望聞問切,幾根針一把草,不太需要其他輔助診療的工具。醫生個人的品牌影響越大,對平台來說,不管是醫院還是醫館,都會有一種潛在的危機感,對此您怎麼看?

李煜醫生

無論中醫西醫,都是非常注重平台協作的。西醫大家比較清楚,可以通過分級診療或者轉醫院去解決,其實中醫圈子裡也重視合作,比如說以用藥為主的中醫和用外治法為主的中醫聯手去治療一個比較複雜的病,又如同一學術體系的中醫進行疑難病例討論。所以中醫也需要抱團取暖、互相學習,過分強調個人品牌可能會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其實醫生和平台的關係,是水漲船高的。個人品牌如果建立在一個比較好的集體基礎上,會更順利;而優秀的個人聚集在一起,集體品牌也會因此得益。關鍵在於平台靠什麼留住醫生?什麼才是對醫生有持續吸引力的東西?有的從業者會回答錢、資源、名……其實醫生個人品牌強大後,這些都沒有吸引力。答案應該是學術。青年中醫有持續提升醫術的需求,高年資醫生有沉澱學術的需求。如果平台能持續滿足醫生的學術需求,那麼必定是雙贏的。

中醫家記者:

其實在大的平台基礎上,能夠讓每個人展示的東西更閃亮。

李煜醫生

對,其實每個醫生都會有自己的一束光,但是可能會比較散。在一個大的平台上,大家聚合起來,發出的光芒就會更加亮。


青年中醫VS老中醫

中醫家記者:

現在老百姓看中醫一般都喜歡看老中醫,覺得老中醫年紀大,經驗會更豐富。對於青年中醫生,總感覺這麼年紀輕輕,有點不太信任。您覺得作為一個青年中醫,要怎麼跟老中醫在醫療市場上去競爭呢?

李煜醫生

我個人看法是這樣的,老中醫他們勝在經驗豐富,這也是我非常的認同的,青年中醫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不安的感覺。但是青年中醫也有自己的一個受眾群體和所擅長的領域,還是首先要做好自己,服務好自己的受眾群體,然後可以選擇一個能夠讓自己成長快速的學術體系,比如說經典經方,縮短這個成長的周期。當有一個學術群體在背後支撐你的時候,是非常好的,選擇一個好的學術品牌,然後大家抱團合力,共同成長。

在這些東西都有的情況下,你已經有了這種學術背景,有了一個完整的學術體系,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人,比如說我,作為一個品牌總監,去幫大家去解決其他問題。你把你的學術做好,剩下的問題,比如說怎麼去推廣自己,怎麼讓青年中醫體現出個人的價值,這就需要一個人為你量身定製。其實不難做,關鍵是要了解這個醫生,了解這個行業。

中醫家記者:

其實老百姓認可的還是療效,老中醫的這個「老」,除了年紀比較大,我覺得經驗老道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青年中醫同樣有非常獨到的經驗,而且他們在互聯網平台上更能發揮優勢,善於利用各種自媒體平台宣傳推廣。而且現在湧現出來的很多平台也是在幫助這些年輕醫生,這也是青年中醫的優勢。

李煜醫生

您說得很對。


取經澳洲個人品牌構建經驗

中醫家記者:

現在中醫在國外發展得非常好,越來越多的海外群眾認可我們中醫。您之前也在澳洲待了很長時間,澳洲是海外最早為中醫立法的一個國家,那麼據您了解,澳洲的中醫生們在構建個人品牌的時候,通常會採用哪些方式呢?

李煜醫生

沒錯,澳洲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為中醫立法的國家,那是在2012年的時候,剛好讓我趕上了,運氣比較好。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在2012年之前呢,中醫在澳洲的推廣方面、個人品牌方面,其實都是不成熟的,因為他們之前的立法其實是在某些州上,比如說維多利亞州,那麼中醫只在維多利亞州是合法的。2012年到現在,澳洲的中醫發展非常快,比如說我以前上班的診所,我覺得發展的速度非常驚人。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在怎麼構建個人品牌這方面呢,其實我們也借鑒了澳洲的經驗。他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效果最好的還是互聯網推廣。在國外, facebook(咱們中文叫「臉書」),還有Instagram都是很火的社交APP。我在Health Space Clinics上班時,老闆就強烈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facebook或者Instagram,個人要和公司官方的facebook、Instagram頻繁互動,還要在公司官網的論壇上寫一些文章,科普的、專業性的都可以。這樣醫生的個人品牌就隨著公司的品牌得到傳播。

我當時就建了自己的facebook還有Instagram,也在公司的網頁發過很多關於中醫理論、中醫健康的文章等等,確實也收到了一些效果,有很多病人看到了我發的這些東西會提問互動,慢慢地線上互動的患者會變成線下看診的病人。這是我在澳洲學習的構建個人品牌的方式,主要還是互聯網推廣。


構建個人品牌實踐分享

中醫家記者:

其實現在很多中醫生對於構建個人品牌的意願非常強烈,但是大多數不知道如何入手,有很多的疑慮。您在澳洲那邊工作了幾年,然後回到國內求學深造,現在也在負責謙川中醫的品牌推廣工作,結合您個人豐富的實踐經歷,您會如何跟大家分享,怎麼去更好地打造中醫生的個人品牌呢?

李煜醫生

前段時間在問安謙川年會上,我有跟大家分享一些這方面的經驗,反響也非常好。比如可以在網路平台互動增加熱度,比如微博就是一個途徑。在澳洲的時候,我在微博上面就有做過自己的一些推廣,病人找我看完病以後,我會跟病人說希望在微博上能對我這個治療效果做一個評價,然後再@我一下,這樣自己的熱度就會慢慢地變高,隨後我的預約量就大幅度增加,因為有人會搜索「針灸」,或者「中醫」,就能搜索到我的名字。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我也和其他中醫生分享過微博的這個點,很多人做了然後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他們的微博上收到很多留言,包括一些問診的。其實這些都是在走流量,等到後面做了越來越多,越來越久,你的病人群體也會越來越大,慢慢地就會把線上的流量帶到線下去。個人樹立品牌的方法其實有很多,我只不過是舉了一個微博的這個例子,這是互聯網最常見的方式。

不光是線上的,也要發展一些線下的病人群體。我們會做一些義教,尤其是在特別需要醫療技術發展中國家推廣中醫,進行針灸、推拿、拔罐等方面的教學和義診,並由媒體拍攝和傳播。這也是打造IP的方式。包括跟其他醫療集團合作,跟其他健康領域的公司交流,你會發現其實大家在某種程度上和中醫都是互惠互利的。這都需要你自己去挖掘,不要想著依靠診所、依靠醫院給你帶來流量。如果你是自己剛出來創業,做自己的診所,那醫生的確需要多走動的,跟周邊的公司們要多聊聊,多了解別人需要什麼,這也是我在澳洲那邊最大的一個收穫,就是要多走動,要出去多看,多了解。因為你會發現,帶回來這個流量群體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多方面地去挖掘,多方面地去發展。


對中醫家的建議

中醫家記者:

其實互聯網時代就是一個開放、分享的時代,現在互聯網上湧現了很多醫生平台,但是絕大多數是以西醫為主的,全方位的中醫平台非常少。中醫家以中醫生為核心,一直在打造中醫人自己的平台,涵蓋了社區和工作室兩大功能板塊,也在努力地幫助醫生們去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在這方面上,您能給中醫家提供一些建議嗎?

李煜醫生

其實我對中醫家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像孔飆老師這樣有情懷的想對中醫做點事情的確實不多,能打造一個全方位的中醫平台更是非常難得,而且非常尊重中醫師的價值,也在全心幫助中醫生構建個人品牌。我個人的建議是這樣子的,想法真的是非常得好,那麼在具體實踐上也需要給醫生更多的指點。

現在中醫家上面的功能非常全面,功能有了,但是中醫生還不會用,不知道用完之後的好處是什麼。幫助中醫生看到用了之後的好處,我覺得這是中醫家需要做的一個點。如果說中醫生都看到了,知道這個東西是好的了,中醫生圈子之間就能自己傳播開了。比如說,某個中醫生用了中醫家之後,這個月的病人量突然增加了20%到30%,然後同一個工作室里中醫生看到了肯定會問,怎麼突然這個月突飛猛進了?人家說我是用了中醫家上面的某某功能,裡面一個某某品牌總監講了關於品牌建設的方法,然後我學了之後病人量就慢慢地做起來了。這樣周圍的中醫生們也就會被帶動用起來了。

應該有很好的品牌建造師、優秀的運營出來跟大家詳細地介紹如何更好地去利用中醫家把自己的工作室品牌打造出來,讓大家親自感受到用了之後的好處,從而讓更多的中醫了解中醫家、用上中醫家,真正地讓中醫生們都知道,只要進入中醫家,會在工作上、學習上、生活上變得很好。比如說,我們謙川品牌就是要讓醫生自己感受到,加入進來之後,無論是病人的流量,還是學術水平,都被帶上去了,這個是他們有體會的,有了體會之後就會留在這裡了。全方面地幫助中醫生成長,這也是我希望中醫家能做到的。

中醫家記者:

中醫家的宗旨是為中醫創造聯結,希望未來能聯合更多謙川這樣的致力於中醫發展的平台,幫助中醫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學術品牌,讓更多的老百姓可以找到能解決問題的明醫。今天的訪談就到這裡,謝謝李醫生!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 本文為中醫家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一位中醫,都有自己的品牌|對話謙川中醫品牌總監

記者 | 陳劍城

編輯 | 朱麗莉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每周一縷書香|警醫濟世三十論 醫雖小技與道通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