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學Somatics(四)身心技法的發展與分類
近三十年來,身心學的理念和各派身心技法的推行,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隨著「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潮流,已逐漸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自1979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西摩·克萊門( Syemore kleinman )教授率先在該校開設身心學博、碩士學位的研究課程以來,近年來有更多的學術單位,成立相關科系及研究課程。
在身心一體相互影響的共同理念下,由於個人背景、需要和信念的不同,發展出許多不同傾聽身體和體驗身心的身心技法。其中較著名的學派技巧歸納成以下五大類:
一 以人體結構觀點為基礎的方法
蘿芙技巧(Rofing-Structural Integration)
哈樂手療(Hellerwork)
亞斯頓身體調整技巧(Aston-Patterning)
肌肉放鬆調整術(Myofascial Release)
日本操體技巧(So-tai Technique)等。
日本操體技巧(So-tai Technique)學習
二 以人體功能為基礎發展的方法
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
感官復甦(Sensory Awareness)
費登奎斯的從動中覺察(Feldenkrais』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漢納身心統合教育(Hanna Somatic Education)
身心平衡技巧(Body-Mind Centering)
蘿森手療方法(The Rosen Method)
米頓朵夫的呼吸治療法(Ilse Middendrof』s breath therapy)等。
身心平衡技巧(Body-Mind Centering)學習
三 以西方動作藝術觀點為基礎的方法
拉邦-巴特尼夫動作分析(Laban-Bartenieff Movement Analysis)
連綿流動技巧(Continuum)
意動法(Ideokinesis)
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
動覺覺察法(Kinetic Awareness)
真實動作探索法(Authentic Movement)
史金納放鬆技巧(Skinner Releasing Technique)
普拉提技巧(The Pilates or Physicalmind Method)
健柔&嬋柔(Gyrotonic& Gyrokinesis)等。
健柔&嬋柔(Gyrotonic& Gyrokinesis)學習
四 從能量的觀點發展的方法
極性療法(Polarity Therapy)
靈氣療法(Reiki)
史密斯歸零平衡調整法(Smith』s Zero Balancing)
克里格接觸治療(Kireger』s Therapeutic Touch)
反射區療法(Reflexology-Zone Therapy)等。
五 從情緒心理分析角度所提出的方法
生物能(Bioenergetics)
完型療法(Gestalt)
舞蹈治療法(Dance Therapy)
真誠動作探索(Authentic Movement)
心理動力治療法(Psychomotor Therapy)
羅米學派(Lomi School)
克力曼身心情緒治療(Keleman』s Somatic-Emotional Therapy)等。
雖然東方文化雖沒有明確地整理出一套系統的研究理論,明定之為身心合一技巧,而西方學者提出了身心統一的研究領域,系統性地發展出一系列引導現代人重新認知身體的方法。但東方傳統身體鍛煉的方法皆被西方身心學者重新詮釋,列入為身心調合的最佳良方。其中較有名的包括:中國的氣功、太極、傳統養生法、導引術、靜坐、武術……等;日本的合氣道、劍道、禪坐、內觀技法、操體技巧(So-tai Technique)……等;以及印度的瑜珈、靜坐、奧修動態靜心……等。
除了各派技巧百家爭鳴,世界各地亦每年舉行地區性及國際性的研討會。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研討會由台東大學劉美珠教授與林大豐教授夫婦2000年10月在台東舉辦第一屆「國際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會」開始,邀請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教授身心技法;隨後每年舉辦各種身心教育的相關研習活動,全心推廣身心學的理念與技法。並致力於身心適能(somatic fitness)概念的建構與推廣,且在台東大學創立了亞洲最早的身心學專業訓練科系,陸續指導多位研究生完成相關的論文,逐漸形成該領域特有的研究典範。
在林大豐與劉美珠老師的積極努力下,2006年3月於台東成立了「台灣身心教育學會」旨在為亞洲地區熱愛身心理念的人們提供一個推廣身心學教育及交流身心技法的國際化平台。
現今,身心學探索帶來的這股「注重內在省思」的風潮,已被稱為「人類潛能開發運動」(The Human Potential Movement),正迅速地擴散到世界各地,許多身心技法受到傳統醫療界的認可,在某些地區已被納入健康保險給付的制度內而世界各地也都提供有地區性及國際性的專業身心課程,有的是針對單一身心技巧的專業授證課程,有一些則是針對老人教育、兒童教育、特殊教育、心理諮商、復健醫學、健身運動訓練或舞蹈科學等研習。
目前,在中文地區普拉提技巧與健柔&嬋柔(Gyrotonic& Gyrokinesis)的各類學習教育蓬勃發展,費登奎斯的從動中覺察與日本操體技巧(So-tai Technique)的學習教育也在持續開展之中。
越來越多參與到身心技法學習中的普通人和專業人士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身心學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駁斥身心分離,強調體驗身心的重要性之下,身心學以獨特的方法形成了一個新的研究發展領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