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邱明瑜:念鄉茶

邱明瑜:念鄉茶

周末,接到母親電話,言說要給我寄一些家鄉食物,問我想要些什麼。我啰啰嗦嗦指定了一堆,母親突然問道:「上次帶去的茶還有嗎?要不要再給你寄一些?」不覺一愣,是啊,柜子里的茶早已沒有了,是有多久不曾喝過茶了?

離家已七載有餘,如此算來,不飲茶的日子也是這麼漫長的。2010年9月第一次遠離家,母親特地包了一斤安溪鐵觀音放進我的行李袋。朋友送我到火車站時,亦送了我一盒永春佛手茶。我帶著這兩種家鄉親友最常喝的茶到了遙遠的北方。南北差異確是不可小覷。不久我的飲食習慣便被改變了。麵食代替了大米,沒有美味的湯也沒有了茶。身邊看遍,卻發現北方人不大愛飲茶,綠茶、紅茶、花茶倒是有的,卻怎麼喝也不對味。帶來的茶葉被當成禮物贈予新識的朋友,在異鄉卻不被人識。泡茶飲茶在此處似乎是異類了。都市人都習慣了方便快速的罐裝飲料或者咖啡、可樂這一類西式的飲品。因為沒有合適的茶具,也沒有好水沖泡(宿舍樓的熱水器流出的總是滿是水垢和消毒水味的自來水),我漸漸也把那些茶忘在柜子的角落裡,後來過季了也就扔掉處理了。現在想起來不免長嘆。

憶起自小與茶的淵源。幼年時與阿公阿嫲生活在有「中國茶都」之稱的安溪。老人家嗜茶,有事沒事總是沏一壺茶,招呼四鄰喝茶談天。每年新茶上市時,總有一賣茶的阿叔來找阿公,推薦新出的茶葉。有時見我在一旁,還戲言說:「囡仔,你阿公說沒錢買茶了,把你給我兒子當媳婦抵茶錢怎麼樣啊?」嚇得我後來一見他來就躲起來。多年後賣茶阿叔又來拜訪,以訪友之名,再聊起才知在我們搬離那個小礦區之後阿叔也漸漸停了茶葉買賣。但茶緣卻延續了下來,因此多年後還能夠再續。

七歲時回到老家永春縣,安溪之鄰,亦產茶,土生土長的便是永春佛手。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是福建烏龍茶的品種之一,主產於我們縣蘇坑、玉斗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至今記得佛手茶得名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他突發奇想:佛手柑是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要是茶葉泡出來有佛手柑的香味多好哇!於是他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精心的培植,終獲成功,這位和尚高興之餘,把這種茶取名「佛手」,附近茶農競相引種得以普及。有文字記載:「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

年少時我不曾親自到山間去看茶葉的原貌,成年後看到茶山的照片,那成片的梯田,連綿的綠真是太美的景緻,可惜年少時不懂欣賞。2012年春季有幸去了日月潭老茶廠,流連於青翠茶林間不禁覺得若能當一回採茶女也是甚好的。年少時應當是有機會的,也有認識的親友種茶,只是少了這樣的意識,及至有這樣的觀念卻再沒了機會。

不過,倒是參與過制茶。有幾回假期,由親友帶著去茶廠幫工賺些零花。做的是揀茶的工作。每人一大袋枝葉相混的茶葉,要做的便是挑揀出其中的枝,留下葉。面前一個扁平的圓形大篩子,掬一捧茶葉放在上面,一面晃動篩子一面眼疾手快揀出枝椏。小小的我剛開始笨手笨腳,每日長時間重複相同的事亦是覺得無聊,一段時間後心才逐漸沉靜下來,慢慢地得心應手。現在想起來也許能稱得上是有成就感的事吧。然而當時我也不過只是堅持一段時間。那些年年歲歲堅持重複這樣單調之事的為了家人不辭辛苦的勞動者才更值得佩服。我記得那些面容,或是質樸溫和,或是飽經風霜,或是不拘小節,世間最尋常的姿態卻也最真實,歸於平淡。

家鄉人家常備的茶便是安溪鐵觀音與永春佛手。飲茶應算是閩南人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了。父親母親每日要飲好幾回茶,有親友來訪時泡茶招待,店裡常備著茶招待顧客,邊看電視邊喝茶,飯後喝茶,解渴也喝茶,閑來無事也泡茶打發時間,甚至睡前也要來一泡茶助睡眠。泡茶有講究。先洗盞,用開水燙過茶具,頭一遍茶水再洗一遍茶杯,再倒滿開水隔著濾網沖入茶壺,一一分杯,這才正式品飲。

我並非會品茶之人,雖自小跟著飲茶卻也只當是一種解渴之物。我分不出便宜的茶葉和幾千元的高檔茶有何區別。茶香之清淡,飲後或苦或甘,滿嘴餘味,漸漸就變成一種習慣。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一天下來肚子里早已滿是茶水,走起來咕咚咕咚。有時告知已在上一家喝過了,卻還是被熱情勸著多飲幾杯無礙。家鄉人多飲茶也不見得人人會品茶,或許更多的就是一種生活習慣。可隨著年紀愈長,卻愈發現其中另有深意。高中時學校的晚會上,有節目是茶藝表演。同齡的女孩子身著精美旗袍,在古箏的伴奏下姿態優雅地表演茶藝。那神情,那動作,那氣場,美得不可方物。那時才知茶原是一門藝術。而今雖只上過簡單的幾節茶文化課,卻感觸更深,茶所蘊涵的禪意以及生活之理,我雖仍是有些懵懂說不清所以然,但知曉這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感受和領悟的。

離岸的船不知何時才能歸宿,但一想起茶,一想起鄉,漂泊的歲月便有了些許溫暖。多想再飲一回家鄉水泡的家鄉茶,四處漂泊尋找歸宿的我短期內怕是沒有機會。但也許當我走過千山萬水之後,當我垂垂老去之時,答案便自然揭曉了,茶或許會再回歸我的生活。想念鄉茶,在無盡的追尋和思索途中。

作者簡介:

邱明瑜90後女孩。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方向)在學碩士。讀書寫文,行萬里路,賞各處風景與風土是其喜好。上下求索的路上,愈加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於是,立志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和光公益書屋

私人藏書 純公益 深閱讀

====================

致力於深度閱讀的純公益的和光公益書屋在這裡,古今中外,文、史、藝、哲、法、理、工、醫、農、教育等門類兼容並蓄。來來來,讓咱們一起讀書,一起公益,一起和光同塵。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混同塵世光彩,寬闊融合。和光願攜手每一位讀書人自由地遇見文字,去發現、去品味、去發酵字里字外的美好與醇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細水長流的幸福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