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不是一種孤單,而是一種品德
也許在現在很多人的字典中,獨立就代表著背井離鄉,遠離父母,一個人孤單地生活,當然這是獨立的一種表現,但卻不是全部,獨立的人擁有獨立於他人的獨特魅力,獨立也不是一種孤單,而是一種品德。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女兒回答:「夠了。」父親又說:「想買什麼就買,別虧自己。」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父親覺得奇怪:「怎麼了?」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裡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麥當勞……」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裡要錢。」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回家又給女兒發了一封郵件:「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費。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在給女兒灌輸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不光是女人,男人更加需要獨立的人生。曾經的很多人以為只要專一而且痴情地喜歡一個姑娘,就會在別人的世界贏得一席之地,但是到頭來才發現,別人只會因為你的優秀而喜歡你;後來工作了以為只要將心比心,對別人尊重也一定可以換回尊重,但是後來才明白,別人只會因為你的實力給你尊重,沒人同情弱者。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優秀有實力的自己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奮鬥軌跡,這本沒什麼共性可言,但是仔細體味你會發現,獨立的人格是這些人無師自通的生存法則。
其實我一直很感謝我的家庭,雖然我的父母很普通,給不了我很多物質上的安慰,但是他們卻教會我從小就要獨立、靠自己,所以我的背井離鄉,遠離父母,孤軍奮鬥,看起來是那麼自然的事情。很多時候父母也會跟我戲謔「如果我們有一天一夜暴富,也一定給你像別人一樣的幸福生活」,我都是笑而不語。其實我也在想,如果人生真的可以重來,如果我的父母真的擁有可以改變我未來的能力,我是不是還能像現在這樣獨立自由的生活?其實我有點畏懼那樣的日子,但還好,一切都只是如果罷了。
身邊獨立生活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獨立的人格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我的人生沒什麼太大的目標,也許一直做個獨立的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TAG:隔壁家的章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