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隱藏在你身體里的黑暗人格…」

「那些隱藏在你身體里的黑暗人格…」

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

GIF

比如:

你把她當成好朋友,平時有事陪著她,有難幫著她,和男朋友吵架了也安慰她,但是人家轉身卻和別人說:「其實我可不喜歡跟她玩了,但是沒辦法,我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得利用她陪陪我,不然多孤單啊~」

大學同學兼老鄉,每次放假都熱情地約你一起回家。即使是凌晨的車票也毅然決然訂了一起走,別人問:「那麼晚到家能方便嗎?」她卻雲淡風輕,「反正我和那個誰一起走,他爸爸肯定會來接他,然後也會帶著我。」

GIF

想混有錢人圈子,想給人一種多金又大氣的感覺,吹噓:「我今天逛街看XX香水,哪有人家說的那麼貴啊,一瓶也就1000多人民幣啊,挺便宜的。哎,要不是店裡現貨不夠就多買幾瓶了。」實則,某寶淘來的一百一瓶,還買二送一...

之前素不相識的同學,初次見面就說:「以後你要照顧我的啊,以前在家都是我爸媽照顧我,出門也是男朋友看地圖、找地鐵的。好多事都得麻煩你幫我解決呢,你不會介意的吧?」於是果不其然,即使她醒著在床上躺,也要你下樓幫她拿外賣。沒有公主的命,倒得了公主的病...

GIF

室友常常未經你的允許,隨便拿隨便用你的東西,甚至偷偷穿你的衣服,周末穿走周一再偷偷放回去...而你全然不知。直到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刷ins的時候巧妙地看到了她的動態!誒?這不是她嘛,誒?!這不是我的衣服么...

團隊作業的時候,雖然人人有分工,可有些人偏偏假裝自己聽不懂、什麼都不會的樣子,無非想偷懶甚至坐享其成。隨隨便便交上去一堆不合格品,然後推脫:「哎呦我真的做不好啊,你會的話你多做一點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們是一個team啊。」

GIF

遇到這樣的事兒,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

也許是他們這麼做了

但也不排除我們自己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會有些「小邪惡」蹦出來

每個人的內心都或多或少有「黑暗」的一面

只要沒有過於極端化和反社會性

我們就無需逃避

更無需刻意抑制心裡的「小邪惡」

這既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生而為人的趣味所在

放輕鬆,一起來看看其實並不暗黑的黑暗人格吧~

隨著特質論人格心理學發展, 研究者不僅限於關注單一人格特質的測量和分析,而是轉向對人格特質群的研究。

一個新人格特質群備受關注——黑暗人格三合一。構成黑暗人格三合一的人格特質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自戀精神病態。三者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

1

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

在心理和行為上一般表現為:冷酷無情、擅長操縱、陰謀算計、實用主義、注重結果和忽視道德。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謀權主義,注重對於社會關係和情緒的掌控。對於人、事、物的考慮,偏向於他們是否對自己有價值。有時為了獲利會採取各種方法手段,甚至進行不道德行為。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攻擊行為更為隱蔽,他們善於採用複雜的心理策略傷害他人。

2

自戀(narcissism)

作為日常語彙源於希臘神話故事。傳說美少年納喀索斯有一天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卻不知那就是他本人,愛慕不己、難以自拔,終於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死後化為水仙花。

自戀一般表現為:自我中心、自我吹噓、愛慕虛榮、支配性、優越感、傲慢無禮和自以為是。

心理學家認為自戀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幾乎人人都有自戀情結。也有人說自戀的實質是對生命的珍惜,是對自身的認可。在這三種特質中,大眾對於「自戀」的評價明顯優於馬基雅維利主義和精神病態。

3

精神病態(psychopathy)

單單是這四個字,就給人不良感和排斥感,雖然最初被定義為一種以反社會心理和行為為特徵的人格障礙。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精神病態更像一種人格特徵,正常人也有病態心理和病態行為。

作為人格特質,精神病態在行為上一般表現為:行為衝動、尋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責任感。

精神病態使人在做一些壞事的時候,並不會有太多負罪感,甚至意識不到錯誤。其產生的衝動行為主要因為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大多數人都不可避免的受這些人格特質的影響。比如偶爾的惡作劇,自拍發朋友圈還期待著多些點贊,不愛聽別人的批評,說謊,作弊,吐槽一堆等等,在生活中很常見的事

那麼黑暗人格到底從何而來呢?

主要取決於環境因素和遺傳。

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家庭、學校、朋友關係和個人特殊經驗中習得。父母若具備這種特質,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遺傳得到,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孩子對於父母一些行為進行模仿。自戀和精神病態的表型相關可以在基因上找到原因,但家庭背景、學習教育、接觸人群等共享環境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黑暗人格看上去和聽上去似乎都是「邪惡」、「糟糕」的,其實不然,萬物皆有兩面性,即使最黑暗的人格也會有它的閃光點。

這些黑暗的人格特質,更能刺激出人們外向的社交能力、創造力、領導力、自信心、冒險精神等。而這些因素往往能夠促使個人價值的實現和成功。

馬基雅維利主義刺激人們的領導慾望,是人願意投入精力去實現管理和領導目標,並且影響他人,展現領袖魅力。自戀者更容易建立自信,更努力維護尊嚴。為取得認可,可能還會進行自我監控、自我管理和自我領導。精神病態產生的我行我素、雷厲風行、挑戰傳統的行為風格,也會對大眾產生心理補償作用。

正如反傳統超級英雄們——蝙蝠俠、鋼鐵俠等。擁有超能力,做著維護正義的好事,但冷酷無情、大膽固執、攻擊性強、狂妄自大。正是這樣,這些超級英雄的神秘感和人格魅力倍增,備受追捧。

好玩的是,黑暗人格對於異性有較強的吸引力,危險性格帶來的刺激感和神秘感,到更容易激發幻想和追求。

學生時代受歡迎的男生往往是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愛看的小說總也繞不開霸道總裁。

深深影響了一代人的《古惑仔》,黑幫老大形象想起來就熱血沸騰。男生想成為痞帥痞帥的陳浩南、山雞哥,他們冷酷、心狠手辣,卻真性情。女生呢?好想成為大哥的女人哇~

所以說,黑暗人格也沒有那麼暗黑

暗黑的是擁有極端、病態、反社會性的黑暗人格。這類人的出現,也許是一個危險警報信號。

但是大多數的正常人,還是擁有均衡、健康和較健全的人格的。大部分人,是可以良好的管理和控制內心的小惡魔,不會採取極端的態度,不會過於衝動而不計後果的行事,不會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甚至能夠合理的運用黑暗人格特質中正面積極的部分,將它們發揮得恰到好處。適當的釋放內心的「小邪惡」,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緩解壓力的作用。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有時也可擦出驚喜的火化。而這,也是我們充分認識黑暗人格的意義和追求所在。

當內心的小惡魔想出來透透氣的時候,我們大可不必訝異。研究黑暗的一面,為的是更好的認識光明的一面,就如同我們偶爾失足犯錯,卻從未停止成長,我們看著世間的惡,也用世間的善儘力彌補。

遇到了身邊人的「小邪惡」,我們可以嘗試寬容忍讓,視情況而定是否可以原諒,如若實在感到厭惡,那就忽視或者遠離好啦~

當然,委員相信

我們都是好孩子

最最善良的孩子

GIF

最後的最後

不如微微地釋放下,一起吐個槽??

說說那些年,你經歷過的「小邪惡」

可「匿名」後台投稿

reference

https://m.toutiao.com/i6268165362089460225/?tt_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987

http://www.guokr.com/article/59639/

文字:娜娜

排版:娜娜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紀律委員 的精彩文章:

五年的英留學經歷與去留問題

TAG:英國紀律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