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吉州窯瓷器精品鑒賞

中國吉州窯瓷器精品鑒賞

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的豐富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瓷業的發展提高,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瓷器鑒定出手156378-47680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

卞向和在對中國陶瓷發展中對吉州窯有過認識,他指出:吉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吉州窯不僅將中原的制瓷工藝溶於之中,還將吉州本地的人文情趣繪於瓷器上,並在造型,瓷的機理上有新的變化,使吉州窯成為中國瓷的重要品類,才使古代的歐洲、中東各國的王室貴族愛上吉州瓷。

南宋 吉州窯鷓鴣釉梅瓶

吉州窯瓷雖以盌類為大宗,但南宋末年至元朝年間亦偶見少量立件。其時梅瓶之器形比例已稍遜前代,可參考韓國新安沉船發掘所得一例;此船載有大量中國瓷器,在駛往日本途中沉沒,時約元朝至治三年,參閱《新安船》,卷2,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木浦,2006年,頁289,圖版08,及《大元帆影:韓國新安沉船出水文物精華》,浙江省博物館,杭州,2012年,頁46。

南宋/元 吉州窯仿剔犀如意雲紋梅瓶

仿剔犀紋梅瓶是吉州窯中罕見的品種。此一裝飾是入窯前用淺黃色釉在黑釉上繪製出剔犀風格的圖案後,再經窯燒而成。燒制過程中淺黃釉與黑釉交融,紋飾稍有流淌,併產生藍色乳濁窯變,使裝飾效果愈加豐富。相似的吉州仿剔犀紋梅瓶見諸著錄的有三例,一件出土於江西省樟樹市南宋墓,載於北京2008年出版《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卷14,86頁;一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載於東京1982年出版《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Great Collections》,卷1,單色圖版95;另有一件售於紐約蘇富比,2014年9月16日,拍品103號。日本根津美術館藏有一件南宋剔犀如意紋梅瓶,載於東京2004年出版《宋元の美》,圖錄編號44。漆器剔犀紋飾亦為銀器所效仿,見河北2004年出版《中國金銀玻璃琺琅器全集》,卷2,168頁,編號300 (圖一)。

宋 吉州窯木葉盞

盞撇口,鑲銀口,口下微收,弧腹,圈足。盞心飾一片黃葉紋。內外施黑釉,釉層至近足處,胎體深灰色。

此器銀口,相當罕見。江西吉州窯所燒黑褐釉器的裝飾呈多樣化,為各窯之冠。其中尤以木葉紋裝飾著稱,是先把樹葉貼在釉下,於窯燒時葉片燃盡,留下淺色的葉紋。近似的黑釉木葉紋碗見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哥本哈根裝飾美術館、東京出光美術館。

吉州窯梅瓶

此瓶小唇口,豐肩,弧線優美,腹部向下內收,小圈足。外表施白地赭彩,其口部飾草葉紋,肩部飾簡筆卷草紋,腹部以海濤紋為地,六連弧開光內繪蘆草、鴛鴦戲水圖案,下飾菊紋,脛部飾卷草紋,各紋飾帶以粗細不等的弦紋相隔。此梅瓶最有特點之處在於開光裝飾手法的運用,開光不僅在有效的空間內增加了紋飾的層次,而且也使圖案主次分明,別開生面。整體構圖嚴謹,紋飾布局疏密有序,繪畫筆法自然流暢,是吉州梅瓶系列中的精品。

宋 吉州窯褐彩河蝦雙魚紋梅瓶

瓶短頸,撇口,圓肩,下腹內斂,平底略凹。瓶胎呈淺灰色,瓶身通身罩一層白色化妝土,並以褐彩繪兩條鯉魚貫穿整個瓶身,肩部一側繪一隻河蝦,另一側則繪四葉花草紋,瓶身腹部下冊於兩條鯉魚之間又繪以兩隻泥鰍,其繪畫自然洒脫,構圖生動,極具動感,實為磁州窯系褐彩裝飾產品中少有之器。

南宋 吉州窯黑釉剔花折枝梅花紋梅瓶

瓶撇口,圓唇,頸部中間微窄,豐肩,肩部往下收窄,平底卧足,成一個典型的梅瓶形狀。通體施黑釉,烏黑潤澤,圈足露胎,前後方各以剪紙貼花的方法飾折技梅花紋,露出黃色胎,上有褐彩勾花蕊,簡潔有力。

剪紙貼花是吉州窯其中一個特色,以貼花方式留白以後,再以毛筆漆加細節。同以此技巧裝飾的剔花折梅花枝紋瓶,可參考英國維多利亞及阿伯特博物館之藏品,見Rose Kerr,《Song Dynasty Ceramics》,倫敦,2004年,頁111,圖版112。 另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吉州黑釉剔花梅瓶,與本拍品如出一轍,大小相近,見李輝柄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2001年,頁236,圖版217。

南宋(1127~1279)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朵梅紋盞

此盞斗笠式,淺腹,口微斂,底承矮淺的假圈足。外壁施黑釉不及底,近足露胎處刷紅褐色護胎泥。底足澀胎,胎色米黃,具砂質感。內壁剪紙貼畫裝飾朵梅紋,紋飾清晰。值得一提的是,花瓣五齣為梅,六齣則為薝蔔花。本品除口沿輕微的自然磨損外,品相完整。

剪紙藝術運用到瓷器上始於唐代壽州等北方窯場,吉州窯的剪紙貼畫技藝則創燒於南宋,大致工藝有兩種:一種為單色剪紙,即直接把剪紙紋樣貼於器物胚胎上,施上一層釉,待釉干後再剔掉剪紙紋樣,便得到釉色與胎色相對的圖案;另一種雙色剪紙,是將剪紙直接貼在已上過含鐵量高的底釉上,再薄施一層含鐵量低的石灰鈣型竹灰釉,然後剔掉剪紙,以顯出底色紋樣來,拍品即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玩物 的精彩文章:

20年暴漲一千倍!它的價格從來沒跌過

TAG:古董玩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