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邏輯的思維訓練板,你買了嗎?
小Q2歲半的時候,我買了邏輯訓練板。當時備選的品牌有好幾個,做了一圈功課後,我把目標鎖定在邏輯狗和洪恩思維龍這兩款產品上。
邏輯狗來自德國,邏輯訓練板的鼻祖。針對3-7歲的孩子,以智力魔板與學習卡片相結合的遊戲模式為主,目的在於促進孩子的個性化發展的前提下,使孩子在遊戲中得到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洪恩思維龍是我國第一套針對本土幼兒特點編寫研發的思維邏輯產品練習題。由洪恩教育研發,適用於2-8歲幼兒。
看介紹兩個品牌都可圈可點,一時間很難選擇。我索性將這兩個品牌的思維訓練板都買了回來,結合題板、內容綜合評定,幫大家拔草。
下面是我和小Q的試玩報告,供大家參考。
邏輯狗vs洪恩思維龍
題板
面板
邏輯狗:題板有6個按鈕。做題之前,可先將按鈕移到題板最下方排成一排,做題時僅需將按鈕移到題板右側對應的位置即可。
思維龍:題板有4個按鈕。可滑動的空間較擁擠,按鈕的軌道設計借鑒了積木滑道的形式。雖然按鈕的數量減少,但實操的感覺是難度反而加大了。
每次做題時需要先把錯誤的按鈕移開,再移入正確的按鈕。好幾次小Q都卡在移按鈕這個環節。
② 操作手感
邏輯狗:按鈕鬆緊適中,比較好推。小Q可以輕鬆滑動按鈕
思維龍:按鈕比較緊,需要用力推;而且推起來不是很順滑,容易卡住
重量
邏輯狗:題板重量:263g; 加上書本重量:381g
思維龍:題板重量:293g; 加上書本重量:442
內容
題材
邏輯狗: 共5冊,內容包含數學啟蒙、認知(色彩、形狀)、美術啟蒙、思維邏輯這4類
思維龍:共9冊,內容包含百科常識、數學啟蒙、語言樂園、思維邏輯、美術啟蒙、音樂舞蹈和English Garden共7類,內容很豐富
內容
邏輯狗:每冊共15頁,正反面均有內容。正面是題目,背面是與題目相關的遊戲。如:塗色、剪紙、手工、走迷宮、眼裡大考驗、看圖說話等。
思維龍:每冊共15頁。其中1冊正面是題目,反面是遊戲;3冊書正面是題目,反面是游兒歌和歌曲;剩餘的5冊書正反都是題目。
圖片與文字的比例
邏輯狗:圖片重於文字,基本可實現看圖做題
問題與答案單靠圖片描繪就能明白。除個別題外,大部分題目不看文字就能明白問題。
思維龍:若不搭配點讀筆使用,其中幾本書的內容超出了年齡定級
洪恩的拳頭產品是點讀筆,所以思維龍的內容設計里也加入了點讀筆的元素。有幾本書需要家長讀出文字,理解文字內容後才能答題。如:百科常識、音樂舞蹈、語言樂園等。如果沒有配套的點讀筆,孩子在做這幾冊題時就會遇到障礙。
難度定級
邏輯狗:由易到難,有燒腦的內容,也有簡單易上手的內容。
思維龍:很燒腦。初玩者很容易邏輯混亂,更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大孩子。
舉個栗子:以「顏色認知」的題目為例。
邏輯狗:在顏色認知的題目中,答案與按鈕的顏色是相一致的。僅一次配對
孩子僅需根據題目的顏色,找出相同顏色的答案,再對應相同顏色的按鈕即可。
思維龍:在顏色認知的題目中,答案與按鈕的顏色是不一致的。需兩次配對
孩子首先要根據題目的顏色,找出相同顏色的答案, 再根據答案旁按鈕的指示色,找出相對應的按鈕。
剛玩的孩子很容易邏輯混亂,明明藍色的小老鼠對應藍色的房子,為什麼卻要把綠色的按鈕移到藍色的小老鼠旁呢?
我寫得有點繞,大家看圖片就明白了。
檢查校對
邏輯狗:需要家長幫助檢查校對。
思維龍:把題板往下翻,背面的圖形若與書本題目旁的圖形一致,即代表正確。
也就是說,孩子可以藉助題板背後的圖形,自己進行檢查校對。(這個設計很棒,加分)
思維訓練板,燒腦好,還是簡單一點好?
這個並沒有好與不好之分。關鍵還是要與孩子的實際能力相一致。
剛接觸的孩子,如果一上來就玩很燒腦的遊戲,孩子會因為太難而退縮,進而失去興趣。
但如果孩子接觸得較晚,本身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較強,那完全可以直接玩燒腦的。太簡單的反而會讓他覺得無趣。
如果問我個人的選擇,依照小Q的實際情況,我更傾向於選不那麼燒腦的「邏輯狗」。
原因有三點:
① 不需要搭配點讀筆(節省成本);
② 圖片重於文字,孩子可以自主做題;
③ 按鈕較松,推滑的感覺更順滑;按鈕可滑動的軌道範圍也很充裕。
不過邏輯狗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是同一本書中,難度排序很不合理。
以《我們畫、我們貼、我們建》為例。全書最簡單的是第三頁,接著轉到第四頁就爆難。
說實話,第四頁的圖形推理我看了一會才明白。拿去給小學2年級的外甥女做了這一題,她答不上來,我講解以後她也是一知半解。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會在下面「早教板的引導方法」中具體提到。
思維訓練板的引入方法
第一步:找「切入點」
我不會把整套玩具都給小Q。如果整套全給她,選擇太多,反而會分散她的注意力。我會事先把每一本書都大致翻看一遍,然後挑選出最適合她的那本書來引入。
最適合孩子的那本書,該怎麼找?
可以是你覺得內容最簡單的,也可以是題材最符合孩子興趣的那本。
邏輯狗系列裡,我個人覺得相對簡單好上手的三本書為:《我們畫、我們貼、我們建》、《色彩與形狀》、《麗薩和泰姆的一天》
思維龍系列裡,我個人覺得相對簡單好上手的三本書為:《美術啟蒙1》、《思維邏輯1》、《數學基礎1》
第二步:不使用題板,單看書
小秘訣:我會在每一頁都畫兩個圓圈。第一個圓圈針對書本;第二個圓圈針對答題版。
當孩子順利做完該頁內容時,我會在第一個圓圈裡打鉤。等到整本書的第一個圓圈都打滿鉤時,即代表全書的題目都已通過,可以開始用題板了。
第三步 :重新排序,從易到難
我相信編輯在編製的時候,一定考慮到了難度遞進的問題。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官方編訂的順序,未必就是最適合你家孩子的閱讀順序。
因此,建議家長在陪同看書的過程中,務必把每本書的內容從易到難做個排序。
在孩子剛開始用題板時,先做你標記出的最簡單的題,慢慢再過度到有一定難度的題。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做題的自信心。
第四步:設立獎勵機制
還記得步驟二中我提到了,在「每頁都畫兩個圓圈」嗎?
第二個圓圈是配合題板用的。若孩子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用題板完成答題,即可在第二個圓圈裡打鉤。
兩個圓圈全打鉤,代表這一頁的內容已經過關。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精神鼓勵。如: hit five、一個擁抱/親親等。孩子受到鼓舞會信心滿滿、鬥志滿滿得繼續答題。
若孩子可以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獨立答題,家長可以在兩個圓圈旁再畫五角星,或貼小貼紙,以示鼓勵。
第五步:時間控制
早教板非常考驗孩子的專註力,耗時太長、費神費腦、太難等因素都極容易使孩子生厭。
想讓孩子對早教板保持興趣,除了上面提到的從易到難引導、設立獎勵機制外,還需要合理得安排每次做題的時間。
家長需要在孩子的極限前喊停!
說明書上的官方建議是:每次做3題,3題後需要休息。
小Q的極限是:脫離題板可以做5道題以上;使用題板,每次最多3道題。
當孩子在做題過程中出現抓頭髮、摸耳朵、揉眼睛等動作時,表示他們已經感到乏力或覺得無趣。出現這些動作後,家長就該調整方案了。可以讓孩子休息一會,玩一會題目背後的遊戲;或者就乾脆喊停。
這個時候不調整,緊接著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採的表現。
專註力的提升,只會發生在孩子對某一樣事物保持高度興趣的狀態下。若孩子已經表現出興趣索然,家長強迫進行只會適得其反。
還有哪些備選品牌的思維訓練板?
1、四喜人益智果 第一階段3-4歲啟蒙智力套裝
產品包含:題板一件(6個按鈕),書8本。
2、易讀寶思維派Q5有聲電子魔板3-6歲
產品包含:有聲電子題板;答題卡
產品可以配合點讀筆使用,因此也會存在文字重於圖片的可能性。
3、葡萄科技兒童邏輯啟蒙訓練第1階段3-4歲幼兒益智邏輯派對
產品包含:AR邏輯題卡(1階);葡萄邏輯訓練板
注意:須搭配葡萄平板或IPAD使用
不管是邏輯狗、洪恩、四喜人、易讀寶還是葡萄科技,我個人建議只需要買一種就足夠了。
千萬不要多買,買多了就和應試教育常用的「做AB卷的方法」是一樣的。我個人很反對這種機械做題的方式。
知識掌握的關鍵是理解。反覆做題訓練的是熟練程度,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並沒有實質幫助。
(全文完)
這篇文章是去年寫的,拿出來複習是因為下周想寫邏輯思維訓練冊。邏輯思維訓練冊開寫的呼聲很高,我自己確實也買了很多。比如:專註力訓練,邏輯思維訓練,腦力訓練,觀察力訓練等等。
最近小Q生病沒去幼兒園,就在家把之前囤的思維訓練書都做了一遍。其實單看書名會誤以為內容千差萬別,實際做了題才發現內容大同小異,差別並不大。而且國外的經典套系未必有想像中出彩,反而名不見經傳的幾套書出奇的好用。具體下周聊~


TAG:Q媽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