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最美東方明珠,是宋慶齡望塵莫及的穿衣指南,卻被拋棄孤獨一生

她是最美東方明珠,是宋慶齡望塵莫及的穿衣指南,卻被拋棄孤獨一生

2015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以「中國:鏡花水月」為主題的慈善舞會及展覽,其中有一件是1976年捐贈給博物館的旗袍,精緻程度嘆為觀止。出品於1932年,標籤上寫道:這是 1976年由顧維鈞夫人贈送給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禮物。

顧維鈞,如雷貫耳的外交達人,而顧維鈞的夫人,黃蕙蘭卻鮮為人知。曾經張學良以道德警察的身份一再貶斥民國外交奇才顧維鈞的第三任妻子黃蕙蘭,直揭畫皮:老牛吃嫩草,專找年輕男子;賴牌;隱瞞年齡……

黃蕙蘭1893年生於爪哇,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印度尼西亞。她的祖父黃志信靠著白手起家吃苦耐勞的精神打下一片可觀的家業。黃蕙蘭的父親黃仲涵在繼承祖業後成了屈指可數的首富。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黃蕙蘭的生母——爪哇中國城內第一號大美女的女子魏明娘,並於15歲下嫁給黃仲涵。婚後黃母為黃父生下兩個女兒:琮蘭和蕙蘭。

因為家財萬貫,所以揮金如土。黃蕙蘭錦衣玉食,家中備有中歐兩式廚房。歐式廚房的總管曾任荷蘭總督的大廚師。她與父母進餐時,有一個管家和6名僕人伺候在側。餐具都是銀制的。母親更是視她為掌上明珠,據說在黃蕙蘭3歲時,黃母送給她一條金項鏈,島上面的鑽石就已重達80克拉

因為是封建社會所以多多少少都會有點重男輕女的黃仲涵從不過問女兒的教育,而身為母親的黃母則大把大把的把錢花在黃蕙蘭身上,除延請英文教師外,還請人教習音樂、舞蹈、美術,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黃惠蘭的身上。

母親的嬌慣溺愛,使黃蕙蘭成為一個揮金如土的富家小姐。憑藉年少的天性聰穎,在生活在倫敦、巴黎、華盛頓或紐約之間,不僅能快速熟悉西方生活方式,還能說法、英、荷等六種語言,富有天生的交際才能。

但儘管黃母苦心孤詣的培養黃蕙蘭,卻還是得不到黃父的半點欣賞。兩個孩子因為都是女兒之身,考慮到日後的繼承家業,黃仲涵還是納了妾。

天底下哪有女人選一個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黃母因此與其關係便日漸疏遠,後來乾脆帶著黃蕙蘭遠走倫敦,永遠地離開了黃仲涵。

長大後的黃蕙蘭美貌自然不在話下,身邊追求者更是不乏少數,加之家財萬貫的富養,讓黃蕙蘭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直到在那一天的晚宴,遇見的顧維鈞。

在晚宴中,顧維鈞對黃蕙蘭的好感由衷而發,並通過姐姐的牽線達以結識。

顧維鈞向黃蕙蘭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這是個包括白金漢宮、愛麗舍宮和白宮的世界,這個世界讓她非常動心。

「我從沒奢望過被邀請去那些地方」

「我到那些地方進行國事活動,我的妻子會和我一起受到邀請的。」

「可是你的妻子已經去世了。」

「是啊,而我有兩個孩子需要一位母親。」

「你的意思是說你想娶我?」

「是的,我希望如此,我盼望你也願意。」

是的,她願意了。1920年10月2日,黃蕙蘭與顧維鈞在布魯塞爾舉行婚禮,新房是旅館一間大套房。當黃蕙蘭挑選一漂亮的晚裝走進套房起居室,希望得到新郎的稱讚時,顧維鈞連頭都沒抬一下,他正忙著自己的工作。就連洞房花燭之夜,他們也是在開往日內瓦的火車上度過的。

也許這一切的『』意外『』暗示了這份婚姻什麼,但是目前卻並沒有影響到黃蕙蘭,反而活得逍遙自在。

嫁給顧維鈞,她成為了國際最美最耀眼的「貴」婦人。家境多金,丈夫又是社交奇才,出行在國際的舞台上,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光鮮亮麗,享受著自打出身就有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隨著顧維鈞的職務的不斷變化,黃蕙蘭的交際也愈發的廣泛和頻繁起來。參加白金漢宮戰後首次宮廷舞會,與英國大使和英王握手,出席杜魯門總統就職典禮,幾乎天天都有社交活動,使她倍感榮耀。

右 黃蕙蘭

而在黃蕙蘭的協助陪伴下,原本就才華出眾的顧維鈞錦上添花,在外交界更是闖出了自己的一天天:擔任過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財政總長,還2次代理內閣總理,27年初正式組閣任國務總理,還不到40歲,人生幾乎已達頂峰,真的很不簡單。

然而不單單是公認的賢內助這一點為顧維鈞掙足了面子,更難能可貴的是黃蕙蘭對國家的熱愛和尊敬。

當時,因為各方面因素而經費拮据,所以波特蘭廣場的破舊使館一直無人問津。黃蕙蘭看到後覺得這樣會很失中國的顏面和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便拿出自己的錢將其翻修一新。除此之外黃蕙蘭還熱心公益事業,在倫敦積极參加戰時救護工作。

在三十多年的交際舞台上,她揮金如土,為國也為己爭光添彩。一外國友人寫詩稱她是「遠東最美麗的珍珠」。

因為畢竟是從小在嬌生慣養的環境里生活慣了,對於揮金如土的黃蕙蘭說,讓自己變得更精緻是一個女人一生的事業。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當一身詩意的林徽因還穿著女學生的傳統校服,新婚燕爾的陸小曼還穿著北平最尋常的旗袍,黃蕙蘭已經活躍在了國際社交舞台上。與時尚接軌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更多的是黃蕙蘭要引領時尚。

她視自己為時尚帶領者,也毫不掩飾對追隨者的鄙夷,說她們只是盲目的冒牌貨。她嘲笑著講了這樣的事,「有一年冬天我因為皮膚病不能穿襪子而光腳去了上海,我沒有告訴別人為什麼,然而令我感到可笑的是上海的婦女接二連三在大冷的冬天也把襪子脫掉了,後來我的皮膚病好了,重新穿上襪子,她們一定很奇怪吧。」她一生的優越感似乎從未改變過,不少同時代的人卻認為這是對財富的炫耀,對她表示反感的也大有人在

作為社交名流,時尚東方美的代表,黃蕙蘭的服裝一定是最新最流行的,甚至是時尚界所模仿的對象。因此國母宋慶齡也會參考黃蕙蘭的著裝打扮,看看自己的服飾是否過時。據傳,宋慶齡正是因為借鑒了黃蕙蘭的風格,才在後來北平的時光里一直穿著旗袍。

在巴黎社交場上,黃蕙蘭被譽為「遠東的珍珠」,壓下宋美齡,被《Vogue》雜誌評為1920—1940年代「最佳著裝」中國女性。

然而丈夫顧維鈞對蕙蘭一身珠光寶氣,卻不以為然,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好看的。他還要求妻子「除了我買給你的飾物外什麼也不戴」。返璞歸真也是一種美。

不僅如此他還希望妻子取消母親為他們訂購的汽車,堅持使用前任公使使用的舊車。但黃蕙蘭認為享用父親的錢是件自然不過的事,而且,黃蕙蘭有自己的見解,她認為在外交場合有必要裝潢門面,畢竟是在上流社會,有些必需品是最基本的。只有這樣,才能融入上流社會,更好的為外交效力

他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她覺得必要的包裝是融入上流社會的基本。逐漸的,顧維鈞、黃蕙蘭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誤會也越來越深。直到顧維鈞心有另屬的時候,使得黃蕙蘭覺得這是一種恥辱,是對自己最美明珠的蒙羞。然而對於外界曖昧不斷的傳言,顧維鈞卻根本沒有解釋的念頭,自己又是心高氣傲,拉不下面子,二人一直就是這樣僵持著。

當我打扮整齊,等待他的讚許時,他往往只不過心不在焉地看我一眼而已」。對於黃蕙蘭引以為傲的時尚精緻,卻得不到半點丈夫的回應,心裡的失落自然而知。

後來有一次顧維鈞在樓下和朋友打麻將,黃蕙蘭直接拿起一個茶壺對著顧維鈞從上往下澆水,哪只顧維鈞還是一動不動的繼續著手裡的「事業」,讓黃蕙蘭大為惱火。

有一次外交活動,法國外交官有意撇開她的妻子,鑽到她的車子里,坐在她與顧維鈞的中間,伸手摸她。她斥其「住手!」,而顧維鈞只在考慮他自己的事,竟全然不知。黃蕙蘭的氣憤可想而知。

種種格格不入讓36年的緣分終於走到了盡頭。顧維鈞與黃蕙蘭離異後,娶了已故駐馬尼拉總領事楊光泩的遺孀嚴幼韻為妻。而黃蕙蘭則一直是於是獨立。其晚年撰寫的《沒有不散的宴席》,追述她的一生,以及她與顧維鈞的恩恩怨怨;但心態是平和的,有怨氣,無惡語。雅量大到連那位橫刀奪愛的女性的名字都隻字未提。

晚年隱居在紐約曼哈頓的黃蕙蘭,靠父親留給她的50萬美金的利息養老。1993年12月,這顆最美的珍珠,不亮了。

她是貴族中的貴族,從小就享受著萬人矚目的溺愛,公主的優越讓她有種與生俱來的盛氣凌人的高。她揮金如土的大氣,來源於家財萬貫的底氣。嫁與外交達人後,她的大氣變成了對國家尊嚴的愛護和尊敬,修葺建築丶致力社交,成為公認的最美賢內助。卻被婚姻背叛出軌,晚年的她看淡一切:他很好,但婚姻不是我們兩個人最好的歸宿。

「我的孩子見過一些我以前的生活,但我覺得他們對過去有些厭煩。我的孫兒女對過去更是一無所知,因此,在記得我的世界的人都去世之前,在那個世界完全消失以前,我儘可能準確地我的生平寫下來。」

那一年。筵席散得早,她所在的那個世界,消失了。

她是心高氣傲的掌上明珠,有妙曼的身姿,玲瓏的曲線,嫁做人妻轉型賢內助。可到頭來這全心全意維護的婚姻依舊逃脫不了背叛,還是成了必散的宴席。

也許,婚姻里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不是最可怕的,比這個更可怕的是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因為價值觀不同,所以追求不同,而追求不同,所以在的軌跡不同,如此而已,註定陌路。

但是相愛時牽手,分離後也可以活的清風自來,活的細水長流。

本文由芳澤(ID:FZnvzi)原創,作者:蔡小米(tahaokude),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芳澤無加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愛叫紅顏知己

TAG:芳澤無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