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與現代文化現代生活的意義

《易經》與現代文化現代生活的意義

《周易》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有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稱。幾千年來《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吸引著人們在各個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龐大的易學研究與應用體系。那麼對於現代生活,《周易》的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對我們還有哪些啟示?它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工作,以及我們的思維?我們又能否將它應用於當今的現實生活之中?

《周易》博大精深,無所不包。以太極八卦、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旁及天文、地理、兵法、哲學、算術、醫學並滲透到幾千年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周易》中的風水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是宇宙星象學、地理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自然科學。其不但在古代被廣泛的運用,對於現代文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周易》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周易》它博大精深,那麼它究竟對我們的現實生活還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影響呢?我想答案肯定是肯定的。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近十幾年以來,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有兩句話或者是兩個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兩句話一個是與時俱進,一個是和諧社會。

那麼與時俱進在《周易》當中就是與時偕行。偕,在《說文解字》當中就說:偕者,俱也;行者,進也。那麼,與時偕行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與時俱進。與時俱進這種思想就來自於周易文化,和諧社會也是如此。

在《周易》當中講太和,追求一種最高的和諧的理想狀態,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講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講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講和。實際上《周易》當中所提出的最高價值理想就是太和。這成為我們中華學人一直追求的一個價值目標。所以從這兩點我們就可以看到《周易》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對我們的當代社會都有它深刻的價值。

《周易》當中有三點,這些道理當中有三點特別重要,一個是尚變,第二個是貴中,第三個是趨時。 一、尚變

《周易》,這個易字,它的一個基本意義就是變,變易,當然《易》一名而含三義,有不易、簡易和變易。那麼現在我說的是變易。《周易》特別推崇變,唯變所適,又講「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就是事物發展到極點,這就叫做窮;發展到極點,那麼就可能就要發生變化,發生了變化,進行了變革,事物就通達順暢了,這就叫做「變則通」。通達順暢了,這個事物就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順利發展的時期,那這就叫做「通則久」。這個強調變通的觀點,它的一個基本思想的含義,它有個基本思想基礎,是物極則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經》《易傳》當中,它提醒我們人要有一個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只有這樣,你才能身安,家齊,國家可保。我們歷代的思想家,特別是歷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搞改革,魏源、龔自珍強調更法,康有為、譚嗣同搞戊戌維新,都是把《周易》當中這種變通思想,變革的思想作為他們的思想武器。

那麼這個通,通則久,不是說永久,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它還可能會達到,走到極點,那我們還必須變革。不變革就沒有出路,不變革我們國家就不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二、貴中

剛才說了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那麼怎樣使我們的社會不斷地走向前進,而不走向衰落?那麼《周易》它就提出了兩個原則,一個就是剛才講的問題:貴中,強調中道;一個是趨時。

中與和是連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條件,所以只有中才能達到剛才我們所說的社會的和諧,達到那個最高的和諧。那麼在《周易》當中特彆強調這個中,一般來說處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處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如果既處在中爻,同時又是陽爻處在陽位,陰爻處在陰位,比如說陽爻處在五的位置,陰爻處在二的位置,這就是既中又正,它強調中正。蔣介石這個名字就來源於這樣一種思維。

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辭講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於石這兩個字就出來了。這就是說,耿介如石,堅剛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發現這個事情,發現了事物苗頭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為什麼它會吉利?是因為中正:「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蔣介石,蔣中正這個詞就出來了。

那麼中國古人曾有過這樣一句話,說,「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時中」,又講「知時中之意,則思過半」。「思過半」,這也是《周易》當中的話,是說你懂得了時中的內涵,懂得了它的精神實質,那麼對《周易》整個講的道理,你基本上就把握了一半,可見他們推崇時中。 (三)趨時

下邊就要說到時了,「趨時」。那麼這個觀念,在《周易》當中發揮得應該說是淋漓盡致,形成一個非常系統的理論觀念。它講到要明時,要察時,通過察時來明時。時機未到你要待時而動。什麼是待時而動呢?《周易》當中講了,「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隱而不發,等待時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時機成熟,那就要堅定果敢,立即行動,這樣你就會取得非常大的成就,這就是所謂的「待時而動」。

與時俱進,那麼在《周易》當中講了三次。乾卦的《文言傳》講,「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就是講白天奮勉努力,從不懈怠,到了晚上你就應該安閑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你就會取得大的成功。

損卦講:「損益盈虛,與時偕行」。益卦講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就是不管你是損,減損,還是增加,盈滿還是虧缺,都應該根據不同的時機採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它又講,要「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這是在艮卦里。

艮卦它的含義是什麼呢?艮就是止,所以它後邊就講: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也就是說不管你待時而動也好,還是與時偕行也好,與時俱進也好,你都應該以不失時機作為一個基本的準則。「行」比較好理解,比較好做,但是,「止」就不見得。我們做什麼事情,既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當你事業順利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你敢不敢止?這個時機到了,你有沒有魄力嘎然而止?舊的不做了,另做新的,你開創一個新的產業,開創一個新的事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家匯國學培訓機構 的精彩文章:

TAG:易家匯國學培訓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