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湖明珠」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在哪

「太湖明珠」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在哪

【經濟界面】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蘇雁

新年伊始,一系列數據提氣亮眼:2017年我國GDP突破82萬億元,增長6.9%,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如今,我國經濟不僅有量的擴張,更有質的提升。放眼全國,部分地區正在穩步走出結構調整陣痛期,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江蘇無錫,一座長期以「工業立市」的城市,經過兩年多的「負重爬坡」,經濟終於邁上新台階。2017年,無錫成為繼蘇州、南京之後江蘇省第三個GDP突破萬億元的城市,為我國高含金量的「6.9%」獻出了一分力量。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無錫進行了怎樣的探索?記者近日前往無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安裝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新華社發

「每天能研製出50多種新面料」

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案例】

位於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峰值計算速度可達12.5億億次/秒,持續計算速度達9.3億億次/秒,相當於普通家用電腦的200萬倍,主要應用在氣候氣象、工業設計、油氣勘探、生物醫藥、動漫渲染、現代農業等領域。

「我們日常使用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一般是雙核、四核、六核或八核等,這款長寬均為5厘米的『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有260核,這種眾核處理器在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里有40960個。」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系統運營部段芳告訴記者,2017年,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用戶數量超過300家,主機賬號1500多個,支持紫金山天文台等江蘇省用戶超50家,支持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等無錫用戶15家,促進了當地經濟創新發展。

在無錫,創新不只發生在科研院所,企業也在創新的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斷釋放出新活力、新動能。

走進海瀾集團有限公司智能倉儲車間,記者看到各種各樣的包裹在傳送帶上自動識別、有序傳遞……公司員工寇沙介紹,包裹經過分揀物流,只需要30秒鐘就能夠出庫,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我們還把智能晶元植入到衣服的吊牌里,可收集數據,監測每個門店裡每件衣服的試穿情況、銷售情況,為以後的產品研發、配貨等提供參考,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1克羊毛能紡出300至500支超細的羊毛紗。」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在創新,每天能研製出50多種新面料,還把先進的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融合到產業中,「要發揚創新精神,滿足新市場、新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表示,「十三五」期間,無錫市累計安排不低於200億元的現代產業發展資金,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

如今,在創新的大潮中,無錫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營業收入增長18%以上。鴻山物聯網小鎮、雪浪小鎮、浪潮大數據產業園,以及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等建設持續推進,無錫物聯網產業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無錫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4件,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6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17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669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2.5%。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外景。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攝

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6.2%

轉型增強實體經濟的「筋骨」

【案例】

冬日裡,走進無錫一棉紡織集團的長江車間,會感覺到比室外「暖和很多」,這是因為出於保障產品質量考慮,車間里的溫度要常年控制在28攝氏度左右。偌大的車間里,一排排大型機器正在清棉、洗紗,有序運轉,偶爾會有幾個工人進行作業,與很多人印象中傳統的棉紡織企業判若兩樣。

「走過近百年的風風雨雨,求變創新、轉型升級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戚逸說,公司創建於1919年,目前已擁有60萬紗錠、600台織機,年產高檔紗線30000噸、高檔織物5000萬米,年產值20億元。

唐戚逸介紹,2017年他們投入了1.3億元的技術改造資金,把原來手工制紗機改成全自動紗車,降低了物流量和勞動強度,生產效率提升了20%左右。同時,還在車間的每個紗錠上裝上感測器,進行數據監控、分析,從而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實現定製化生產,預計技術改造全部完成後,勞動力用工人員將減少50%。

這是一家老棉紡廠的轉型發展之路。其實,在無錫這片土地上,像一棉紡織集團這樣的企業並不在少數。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也是一個老牌企業,有著75年廠齡,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智能製造項目。「預計2019年智能製造項目全部建成後,將使得勞動生產率提升20%,產品不良率降低10%,並促進節能環保、綠色製造。」該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建剛說。

黃欽表示,無錫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積極開展「中國製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範,探索軍民融合發展路徑,努力打造「智造強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壯大實體經濟。

據統計,2017年無錫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6.2%,高於工業投資增速10.3個百分點,組織實施27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和應用項目3個、省級示範智能車間59個,試點示範企業總數在江蘇省領先。

無錫,一個老工業城市正在轉型升級,發生美麗蝶變。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的生產車間。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攝

「環境好了,老百姓也笑了」

綠色發展提升人民獲得感

【案例】

「你坐在這個凳子上,視頻中就會顯示出你騎著飛龍在空中飛翔的畫面。」在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數字電影科技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遊客在這裡可以通過現代電影技術,親身體驗《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等電影中的經典場景。

被譽為「太湖明珠」的無錫,依水而生,因水而美。11年前,太湖水危機爆發,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無錫開始轉變發展理念,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

「當時,無錫雪浪初軋廠整體搬遷,遺留下了一個個承載著歷史文化印記的老廠房。」無錫數字電影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監王沸說,2013年,正是在這片老廠房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悄然出現。

王沸表示,產業園搭建服務平台,快速集聚了一批數字電影拍攝、製作等全產業鏈的公司和創業團隊,承接了《那年花開月正圓》《二代妖精》等多個劇組進行拍攝。2017年,園區承接影視劇拍攝製作達200多部,產值也從2013年的1.8億元躍升至近50億元,「換個路子,煥發出了新生機」。

「我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來這裡逛逛,產業園裡的星光碼頭、品啦明星館,還有全長175米的民國街等,都散發著影視藝術的魅力,很吸引人。」一位來自四川成都的遊客在產業園裡遊玩時說。

實際上,在無錫,這種發展理念、路子、方式的轉變,並不只是某個點上的個案,而是全線鋪開的。

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10多年前,村裡的產業以採礦為主,採石場整天炮聲隆隆、塵土飛揚。因過度開採,村裡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滿目瘡痍,村裡經濟發展也十分緩慢,村民們苦不堪言。

如今,山聯村關掉了礦廠,發展春踏青、夏美食、秋賞菊、冬養生的鄉村旅遊和農家樂,走上了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路子。「村裡六七十歲的老人們在農家樂幹活,一個月能賺2000多元,過年過節還可給孫子孫女們一些零花錢,幸福感很強。」山聯村主任朱虹說。

2017年,山聯村集體收入1550萬元,是2006年的15倍多,村民人均純收入達30500元。「現在環境好了,老百姓也笑了。」山聯村黨支部書記吳岳平表示,要把握鄉村振興發展機遇,努力打造成為生態美、環境優、產業強、村民富的幸福家園,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

如今,在無錫,綠色發展的理念正在落地生根,生態環境也在持續改善。2017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總體穩定。無錫市太湖辦主任權輝說,今後將繼續以水質改善為核心,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創新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促進太湖流域水質持續改善,生態持續好轉。

黃欽表示,站在新的起點、踏上新的征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無錫市將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太湖之濱,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發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30日 1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解密》被英媒評為「史上最傑出的20部間諜小說」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