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國標打疼了生產商 用戶的問題誰來管

新國標打疼了生產商 用戶的問題誰來管

之前工信部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報批稿(以下簡稱新國標)再次引發了全社會對於電動自行車的關注。新國標強化了對於生產者的要求,封堵了非否決項漏洞後,生產者只要犯規,產品便可以認定為不合格,這幾乎打消了廠商所有打「擦邊球」的想法。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從根本上規範了廠商的行為

但是最嚴新國標真的就能讓電動車變得安全么?

實際上,對於電動車來說,即便是很多所謂的超標車型,只要用戶能夠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產品的使用說明,絕大多數事故就可以避免。而很多涉及電動車的事故中,事故車輛完全符合舊版國標的規定,駕駛者對於交通安全的漠視才是造成事故的最終原因。

很多情況下用戶的錯誤行為才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有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涉及電動自行車致人死傷的事故5.62萬起,並且事故數量和致死人數還在逐年上升。在整個電動車行業,產品標準逐年提升,質量也是越來越好,將所有事故的責任都推給電動車身上,這顯然不符合客觀事實。

我們並不否認,部分電動車由於速度過快或者其它一些硬體上的原因造成了事故,但我們也絕不應該忽略大多數事故都是由於電動車駕駛員違章行為這一客觀事實。如果只是一味地給電動車生產商念「緊箍咒」而選擇性地忽略用戶的責任,那麼新國標的出台對於降低事故率起到的作用將會是微乎其微的。

我們很高興地看見新國標中對於涉水、充電等之前標準中沒有涉及到的部分的關注,我們也看到了有關部門在新國標修訂中對於民眾實際訴求的理解與接納。現在新國標有了,對於生產者的規範可以說面面俱到了,那麼交管部門是否也該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規範一下用戶的行為呢?

法不責眾已成為電動車違章用戶的「共識」

機動車駕駛員會因為擔心扣分罰款而時刻注意遵守交規,但電動車駕駛員卻會因為交管部門長期縱容無視其違章行為而在道路上為所欲為。法不責眾從來都不是一個法治國家對待違規者的正確態度,是不想管還是不能管,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