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承民俗文化 延續文化根脈——大宗惠澤尊王誕辰828周年祈福慶典

傳承民俗文化 延續文化根脈——大宗惠澤尊王誕辰828周年祈福慶典

點擊「炮仔聲真熱鬧」可快速關注

社會團體:安溪縣民俗愛好者協會

熱烈慶祝惠澤尊王誕辰828周年

尊王顯赫 萬民敬仰

惠澤尊王——寶姓葉,諱森,福建南安魁躔(凌雲)人(1189年——1208年),為北宋教諭葉迅(號三翁)之十一世孫。自宋至清,神葉森封號累計有廣德、忠應、威武、英烈、惠澤十字,職務榮膺「代天巡狩」,祭祀由民間紀念逐漸升為朝廷派大臣致祭,地位從一介庶民扶搖直上,晉升為侯、為尊王秩位的高級神祗。南安凌雲葉氏自古以來就供奉著惠澤尊王金身神像。籌備一場佛生日(廟會)是相當繁瑣的,祭典程序和環節頗多,準備時間可長達一年甚至更久,慶典舉辦時更要忙碌好多天。而年中家家戶戶都要提前養一頭公豬,以備慶典當天獻祭神明的,而這裡面最為重要的當屬總香主家的這頭公豬和公羊了,他們是將代表六畜之首向天上掌管牲畜的神仙稟報人間六畜興旺的。以下就是閩南佛生日祭典法會的主要步驟。。

良田境丹卿三房恭祝惠澤尊王寶誕千秋祈福法會

一、恭迎聖駕

據老人家講訴,我們深垵鄉良田境共分為三房柱: 二房霞垵、三房丹卿、五房五美寮。各房柱間每三年一周期的分房輪流值祭,當祭者主持慶典,叩天謝地,答謝神恩。丁酉年臘月初八至初九,今年深垵鄉良田境由三房丹卿輪值主祭,眾裔孫眾善信虔誠敬奉。

按照傳統慣例,臘月初八早上七點半,境內本房柱民眾齊聚深垵鄉凌鳳廟舉行恭迎大宗惠澤尊王(祖伯公)聖駕活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震耳欲聾之聲,聲聲巨響打破了村莊平日的寧靜。男女老幼齊出動與來自泉州各地區特色表演隊伍組成一支龐大的迎駕隊伍,恭迎聖駕陣容前有: 禮炮車、頭牌、橫彩、頭燈、鳴鑼開道、大鑼、大旗、軍鼓樂、大鼓陣、蒙古陣、惠安女還有穿漢服的表演對等等。迎駕隊伍浩浩蕩蕩,沿途更有信眾持香隨行前往碧順堂。到達碧順堂後香主焚香三拜請恭請恩主三代祖師、大宗惠澤尊王、境主武德英侯、法主聖君等諸位神祗上轎然後前往凌鳳廟舉行設壇安座儀式,為廣大信眾恩賜福澤。至此,恭迎聖駕儀式才算圓滿結束。從迎駕這一天開始算起,一般要請戲班子連續演大戲酬神「七個晚上」,閩南人稱之為做「七旦」,然後再由下一年輪值的房柱接駕。

恭迎諸神活動

二、祈福法會

按照閩南信仰最具傳統的祭典科儀及結合當地習俗此次法會程序安排依次是: 淨壇——起鼓——炬燭——辭槽——獻牲——祝燈——獻供——入醮三獻——奉送三界諸神——祝燈拜壽——犒賞軍兵。

1、起鼓

起鼓是為了恭迎三界各路神仙降臨神壇,在法會開始時必須進行的擊鼓儀式,他們中有擊鼓的,有敲鑼的,有的吹嗩吶,還有吹簫的,只見打鼓的師傅高揚鼓槌,往鼓心一擊,帶出一陣密集的鼓聲,也引發出一陣氣勢磅礴的樂曲,擊鼓前法師會燒些大金,然後在鼓上畫鼓符,一般認為畫鼓符後,敲鑼打鼓更通靈性,鼓聲方可一傳千里。在這鑼鼓喧天的樂曲聲中,南安市金淘鎮深垵鄉良田境丹卿三房啟建三元清礁祈安植福佑民法會也正式進入序幕。

2、淨壇

凈」是灑凈的意思,「壇」則是法壇、醮壇的意思。在我們閩南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道教凈壇科儀中,道士通過三上香、灑法水、灑鹽米等方式清掃壇位和祭祀場所,然後才奉請諸神降赴法壇參與盛會,以來表達廣大信眾祈求各路神明庇佑: 納福迎祥、祛邪除災、保境安民的美好傳統觀念祈願。

3、炬燭

「炬燭」即為蠟燭光茫四射(香火旺盛)之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祭拜活動中,一般都是在神龕的兩側先點上一對紅蠟燭,前面則擺放供品,然後再行上香禮,表示對神明的虔誠和敬畏之心。「光」歷來就象徵光明和正義,亦可驅散邪惡黑暗。而法師通過施法與各路神明溝通邀請他們降赴醮壇並虔誠祈求各路神仙加持,庇佑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繁榮昌盛。所以「炬燭」科儀也是閩南祭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

4、辭槽、獻牲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結合科儀法事,辭槽就是說豬公離開豬槽,一般宰殺豬公都是在門口大埕上進行的,但是我們忌諱說殺,而稱「發豬」,在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總香主家的這頭豬公了。這頭豬公是要從總香主家裡直接迎請到凌鳳廟宇門口石埕宰殺叩答神恩的。縱覽整場法會,最具看點且最壯觀的當屬於「獻牲」儀式了。所有的公豬、公羊背披紅布,中間插刀,嘴咬燈料金或桔子。人們用這些供品招待神明並讓神明知道整個村莊在他們的庇佑之下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法師則通過施法與神明交流,神明授意法師得眾信士的敬奉並一一驗收,在豬身上蓋個大紅印子,表示神明已經認可及驗收確認完成了。

5、獻供

獻供就是「奉獻供品」,意為一個人獻出其有價值性的物品。在道教的禮儀中,有十獻的規矩,那麼這十種寶物都是什麼呢?香、花、燈、水、果、茶、食、寶、供、湯或者說寶、珠、衣,當然區域間會略有差異實屬正常的。所謂的「獻供」說白了就是獻寶儀式。人們把有價值性的東西擺放在祭祀台上,讓神明知道整個鄉村在他們的庇佑之下風調雨順、欣欣向榮,並祈求神明庇佑合境平安、丁財雙進、科甲聯登、英才輩出、樂業安康、人壽年豐,奔向小康生活的美好願望。

6、入醮三獻

所謂的「入醮三獻」其實應該說是獻熟儀式。就是把之前獻牲科儀上的生豬、生羊等等供品全部搬回家煮熟了,然後重新擺放到廣場祭祀台上供神明用膳。老人家常說:「前屏木偶後屏戲」。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要同時有木偶戲、戲班子兩場演出活動供各路神仙用膳時觀看。

7、奉送三界諸神

各路神明用膳完畢並施福於民後,就要散席返回三界了,這個時候法師又開始施法進行禮送儀式,恭送三界諸神。那這三界諸神指哪些呢? 天上的神仙、法師奉請的人間寺廟的神明、地下界主事的神明。

8、祝壽科儀

法師在為惠澤尊王(祖伯公)慶壽時用的科儀。

9、犒賞軍兵

犒賞軍兵就是請各路神仙的隨從兵將用膳、吃飯。

10、卜選香主

下一年輪值迎駕的香主候選人必須在這次法會上以卜杯向神明請示的形式產生。人數以10——20來個最合適,本房柱經濟實力比較強的或者比較德高望重的中老年人最好,這樣才有能力把下一輪慶典辦的更具特色。每年每次輪到卜信杯選香主的環節是最熱鬧的,因為誰都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成為香主,在人們看來更能得益於惠澤尊王(祖伯公)的庇佑。

「佛生日」作為閩南人世代相傳的一種民俗活動,其影響力及受關注度絕非一般。縱覽歷年來南安凌雲葉氏大宗惠澤尊王(祖伯公)寶誕慶典活動。

歲次庚子年大宗惠澤尊王誕辰831周年丹卿三房33首人名單

總首人: 葉貽水

葉地寬 葉孫地

葉孫陽 葉秋堂

葉梓川 葉孫偉

葉三福 葉海波

葉啊亮 葉春興

葉貽慶 葉衍潘

葉文木 葉天福

葉宜興 葉良敏

葉貽來(七組 ) 葉藝憲

葉競藝 葉僑儒

葉正進 葉燦治

葉炳端 葉炳坤

葉梓鵬 葉全生

葉耀堂 葉謀忠

葉孫發 葉江藝

葉貽僑 葉梓龍

凝心聚力促團結、砥礪前行續寫新時代凌雲葉氏發展的新篇章。

2017年9月15日,南安市雲山宮舉行惠澤尊王真祖寶殿重建奠基典禮,從世界各地趕回家鄉的凌雲族裔及四方善信齊聚一堂,為雲山宮真祖寶殿重建踴躍捐資二千多萬,共慶真祖寶殿重建奠基典禮。惠澤尊王乃凌雲葉裔共同敬奉的神明,大家信仰祖伯公,共同的信仰將凌雲葉裔宗親的情感牽繫在一起,通過舉辦這種慶典活動,融合宗親情誼,增強海內外凌雲葉裔愛國、愛鄉、尊宗敬祖的情懷,成為了聯繫海內外僑親的「鄉愁」紐帶。很多旅居港澳台及海外的族親都很虔誠,他們在外奮鬥事業有成時總不忘這一切都是得益於祖伯公的庇佑,不忘根,不忘本。每當家鄉有大型慶典活動,旅居海外的僑親也都會專程回家並踴躍捐資、捐物,情牽故土、涌報桑梓。

二、讓惠澤尊王(祖伯公)文化在凌雲後裔世世代代傳播下去。

1、南安市雲山宮助學會自創會至今已有十七載光陰。漫漫的十七年路,濃濃的慈善情。十七年來受到雲山宮獎學的人數已達2300多人,助學金達130多萬元。

2、南安市金淘鎮大深安助學會自成立至今已有十三載光陰。累計籌集助學金超過160萬元,支助本科生338人,研究生18人,博士生5人,留學生5人。當然還有咱們詩山鎮社壇教育慈善助學會等等。各凌雲葉氏村落九旬以上的老人每年春節同樣可以領到慰問金,凌雲葉裔尊老、助學,為凌雲葉氏家族的發展,為培育下一代的英才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書寫出一頁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將永遠銘記在族史上。而作為凌雲葉氏後裔的我們更應該牢記祖訓,發揚惠澤尊王(祖伯公)「積德行善」精神,弘揚先祖美德,為祖國、為家族爭光。

文化傳承

三、讓閩南傳統民俗文化「活起來、火下去」。

在閩南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閩南民俗文化的底蘊深厚,這些民間習俗活動都是祖祖輩輩一代代相承傳下來的,是一個區域間長期積累形成的文化傳統。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更多是節日賦予我們的節日氣氛與快樂。傳承傳統民俗文化,延續本土文化根脈。當然不能丟掉傳統文化固有的文化內涵,轉而以商業文化取而代之,這樣就有失根本。文化傳承,也不單是老一輩的事,更應該是咱們這一代、青年一代的一種擔當行為的行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應該以此為大業,承擔起歷史責任,以實際行動去創造新時代的責任和擔當,讓傳統民俗文化「活起來、火下去」

本協會承接:廟會航拍、慶典紀念品,神明護身卡、神像車掛件等

歡迎廣大民俗愛好者,推廣者投稿,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炮仔聲真熱鬧 的精彩文章:

TAG:炮仔聲真熱鬧 |